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1课时 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要用到放大镜帮助观察。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①透明;②中央厚,边缘薄。只要具有这两个特点(比如:加水后的烧杯、玻璃杯,一滴水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和镜片直径无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越小。
5.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2课时 怎样放得更大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就是显微镜的原理。
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4.使用组合凸透镜,观察身边的其他物体,也能把看到的图像放得更大。组合凸透镜具有放大作用。
4.显微镜中的目镜和物镜是两个凸透镜。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6.显微镜的结构:
7.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目镜、物镜:放大物像。
(2)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
(3)转换器:物镜的连接处,用来转换物镜。
(4)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上面还有压片夹。
(5)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6)准焦螺旋:调焦距。
(7)反光镜:使光线射入镜筒。
第3课时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1.我们身边有许多微小的物体,这些物体用人的肉眼都看不清,但是可以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可以概括为5个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移动载玻片的方向和从目镜中看到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3.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通过显微镜看到的视野就越小。
4.人类受到昆虫的一些启发及相应的发明创造。
昆虫部位 | 特点 | 发明创造 | 应用 |
昆虫头上
的触角 |
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 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 | 将它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密封舱里,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而且在有空气泄漏时能立即发出警报。 |
苍蝇复眼 | 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 | 蝇眼照相机
蝇眼雷达 蝇眼探测系统 |
用来探测高能宇宙射线,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变。 |
蝴蝶的
彩色翅膀 |
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这些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从而调节体温。 | 百叶窗样式 | 用于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保持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 |
第4课时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到了细胞。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木片上看上去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