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
科学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我会选。(共60分,每题2分)
同学们,时间如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半个学期的科学生活。在微小的世界里,我们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如细胞、微生物,放大镜、显微镜等,你还记得吗?
1.(2分)螨虫是一种体型比较小的动物,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下图中( )最有可能是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螨虫图像。
2.(2分)观察水中微生物需要制作玻片标本,盖上盖玻片的方法要正确,不然会影响观察效果。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3.(2分)下图是张慧小组同学观察洋葱表皮时画的洋葱表皮结构。他们对此作了三种不同的解释,最后查阅资料得知( )是错误的。
A. 一个一个的小格子是洋葱细胞
B.②所指的部分是细胞核
C.更小的颜色较深的①是细胞核
4.(2分)下面是一位学生分别使用肉眼、放大镜以及显微镜对蝴蝶足的观察记录表,根据表内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种观察是使用放大镜
B.肉眼比放大镜观察地更清楚
C.显微镜能看清蝴蝶足的细节部分
5.(2分)在17世纪,人们发现只要把两个放大镜片叠加起来,就可以通过它们观察到更大放大倍数的物体。
下列叠加镜片的方式正确的是( )
A.镜面左右并列
B.上下镜面相对且间隔合适的距离
C.两个镜面有一部分接触且交错叠加
6.(2分)某小组在目镜(5X)和物镜(10X)的镜头组合下,看到了视野中有一长条形微生物在按顺时针方向游动(如图)。有A、B、C三位同学根据课堂实验,对放大倍数及实际游动方向得出以下三种结论,正确的是( )
A. 放大50倍,顺时针 B.放大15倍,逆时针 C.放大50倍,逆时针
7.(2分)下列事例中,属于微生物造福人类的是( )。
①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 ②制成疫苗预防传染病 ③发酵食物改变口感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地球上有很多自然现象,比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四季的变化等,它们是怎么产生的?这和地球的运动有关系吗?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地球的运动又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呢?让我们探究一下吧!
8.(2分)已知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在甲和丙之间来回变化,下列推测中合理的是( )
A. 在门口安装了一排晾衣竿,太阳在甲位置时,晾衣竿的影子最长
B.太阳在丙位置时,太阳高度最大,日落时间最早
C.太阳位置呈现甲一乙一丙的变化,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逐渐变长
9.(2分)下图中甲点所在的位置是济南,乙点所在的位置是哈尔滨,五角星所在的位置是北京,这三个城市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
A.北京 B.济南 C.哈尔滨
10.(2分)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勒密的“地心说”是错误的,所以它是一个荒谬的理论,阻碍了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B.哥白尼的“日心说”,是目前全世界认为完全正确的理论,可以解释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
C.“地心说”和“日心说”都可以解释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
11.(2分)蝙蝠在夜晚出来活动,主要是受到( )的变化对它的影响。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12.(2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发明了用圭表计时的方法来定二十四节气和年的长度。关于圭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圭表测影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观测手段之一
B.圭表包括“圭”和“表”两部分,表垂直立于圭的南端
C.圭表通过一天中太阳的投影和方位变化来确定每天的时间
13.(2分) 植被繁茂的西山卧于滇池畔,素有睡美人之称,是许多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以下在夜间活动的动物是( )
14.(2分)观察地球仪,我们会发现地球仪是可以绕地轴转动的。芳芳和小丽在研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他们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手电筒的光去照射转动的地球仪。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 (如图所示),证实了地球的( )
A. 自转 B.公转 C.自转的同时公转
15.(2分)下图是龙港同一个地方不同季节阳光从窗户里照进来的情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可能是夏季拍的 B.①可能是冬季拍的 C.②可能是夏季拍的
在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在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技术。工具与技术,有的很简单,有的很复杂;有的应用广泛,有的应用于有限的领域;有的很古老,有的才发明不久……你会用几种工具?掌握几种技术?
16.(2分)用几段塑料槽搭成以下不同的形状,能成功模拟水渠引水将一杯水从高处引到低处的是( )
17.(2分)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在地震救援时需要安装吊桥,吊桥就是一个杠杆,由图中可知它的支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18.(2分)如图是某营地车车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轮较为宽大,容易在沙土地面下陷
B.车轮使用厚实的橡胶材料,能让营地车漂浮在水上
C.转轴处安装了滚珠轴承,可以减小摩擦力
19.(2分)如图所示,辘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安装在井上的一种汲水装置,在我国北方广泛运用于农业灌溉。它是利用原理( )制成的。
A.杠杆 B.轮轴 C.斜面
20.(2分)下图中的两个螺杆同样粗细和长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螺杆螺纹疏,拧起来更省力
B.B螺杆螺纹密,拧起来更省力
C.省力不省力,跟螺纹没关系
21.(2分)小科用陶泥为自己做一个专属印章,陶泥上刻的样式应该是( )
22.(2分)小明同时也体会了舂米的乐趣,知道了以下( )舂米装置最省力。
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能量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相对于不同形式的运动,能量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声、光、电、热、磁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你对它们了解多少?
23.(2分)豆豆把电路中的一根导线靠近指南针(如下图),闭合开关后,他会看到( )
A.指针向一个方向偏转 B.指针左右晃动 C.指针不动
24.(2分)小电动机中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子,让转子转动起来后,可以发现( )
A.磁铁放得远时,转子转动得更快
B.断开电源,只要磁铁靠近转子,转子也会转动
C. 接通电源,用一块磁铁靠近转子,转子也会转动
25.(2分)晓光找到了以下几样电器的标签,在使用相同时间下,最耗电的是( )
26.(2分)妈妈告诉晓儿,家门口的消防铃也运用了电磁铁:按钮是开关,按下按钮接通电流,铁芯被磁化,将衔铁向左吸,小锤就会碰击铃盖,发出声音。这是运用了电磁铁( )的特点。
A.通电时可以产生磁性 B.磁极方向可以改变 C. 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27.(2分)为了保障小区安全,在小区入口处一般都有设置有电动抬杆,下动关于抬杆工作原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电动抬杆运用了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B.可以通过通电断电控制抬杆的抬与降
C.电动抬杆工作时能量来自门口保安人员
28.(2分)如图所示,小桥建设完成后,需要用木材搭建一个桥名标牌,工作人员用电钻在木板上打孔,接通电源,钻头就会在电动机带动下旋转。在这个过程中能量转换关系是( )
A. 磁能-电能-机械能 B.电能-磁能-机械能 C.机械能-磁能-电能
29.(2分)如图,有一种可在冬天使用的自发热“暖手蛋”,蛋芯里装着铁粉、活性炭、蛭石、水、吸水性树脂、盐等物质,打开包装握在手中遇到空气时会发生变化产生热量,这个过程中主要的能量转化是( )
A.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B.电能转化成热能 C.动能转化成热能
30.(2分)某科学探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断开开关S,现象如左图所示。闭合开关S,现象如图所示。反复多次后该小组进行了科学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铁A端是s极,B端是N极
B.改变电池方向后,电磁铁A端是N极,B端是S极
C.改变电流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二、综合探究与应用(共40分)
31.(6分)六一班某小组制作了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
(1)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正确的顺序是( )
①染 ②展 ③撕 ④吸 ⑤盖 ⑥滴
A.①③②④⑤⑥ B.⑥③②⑤①④ C.③①②④⑥⑤
(2)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滴碘酒的目的是( )
A.检测是否含淀粉 B.黏住细胞表皮 C.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晰
(3)该小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 )
32.(12分)探究二:小科想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模拟装置来进一步认识地球的运动。
(1)如图甲所示,小科将地球仪按箭头方向沿虚线进行移动,是想模拟地球的____________(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2)请在图丙中用阴影画出地球仪上不被照亮的部分。
(3)下列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4)关于四季形成的原因,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与日地距离有关 B.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C.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5)地球处于图甲中的位置A时,若要在图乙中表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应将手电筒移至图乙中的位置____________(填字母),此时影长在圭表上的刻度___________(填序号)处。
33.(12分)探究三:桔子摘下来后要经过一段陡坡才能运到家里。如何让爸爸搬运桔子更省力呢?为了解决
这个问题,科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1)表格中少了一个数据,请分析上图并思考,这个数据应该填 N。
(2)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结论,请画出爸爸用手推车推桔子上坡更省力的路线。
(4)科科回家的路上捡到一颗带刺壳的板栗,他用石头将其砸开。从工具和技术角度来说,在这个过程中“石头”就是科科的____________,用石头“砸”是一种___________。
(5)关于工具与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工具使用起来都省力方便
B.工具和技术都是可以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
C.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推动工具和技术的共同发展
34.(10分)探究四:科学小组利用电和磁的原理制作了一个简易电动机,如图所示。
(1)通电后,线圈转动,此时发生了能量变化,表现为 能转化为 能。
(2)电磁起重机利用的是电磁铁通电________________,断电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
(3)研究通电后的电磁铁是否有磁极时,如果看到( ),那么可以确定它是有磁极的。
A.电磁铁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吸起同样多的铁钉
B.电磁铁的一些部位吸起的铁钉数量远远比其他部位多
C.接上更多的电池后电磁铁的磁力明显增强
(4)小花将一个缠绕30匝线圈的电磁铁接入有一节电池组成的简单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磁铁能吸15个回形针。反复几次后,小花发现电磁铁吸的回形针数量变少了,他又反复做了几次以后,电磁铁只能吸5个回形针了。这是因为( )
A.电池的电量减少,电磁铁的磁力变小了
B.电磁铁的线圈断了
C.回形针越来越重了
(5)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辆小车,上面放一块条形磁铁,左侧地面固定一根电磁铁,当开关闭合.,小车向左运动,可以判断电磁铁的右端是 极。(填“N”或“S”)
…………
参考答案
1. C
【详解】A.线虫身体呈细长的圆柱形,两部细,通常末端较前端尖细,错误;B.草履虫的身体很小,圆筒形。草履虫的身体前端较钝,后端较尖,中后部较宽,形状像一只倒转的草鞋,错误; C.螨虫属于节肢动物,它是一类体型微小的动物,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数种类小于1毫米。下图中C最有可能是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螨虫图像,正确;所以C符合题意。
2. A
【详解】在制作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