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三次适应性练习 化学试卷
可能要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Ag-108 S-32 N-14 Mg-24 Fe-27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l个选项符合题意。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紫薯中富含的硒被誉为“抗癌大王”,这里的“硒”是指(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2.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含量约21%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它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4.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蒸馏水 B.波尔多液 C.食盐水 D.纯牛奶
5.二氧化锰(MnO2)中,氧为-2价,则Mn的化合价为( )
A.+6 B.+4 C.+3 D.+2
6.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可燃性 D.挥发性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硫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过滤粗盐水 C.读液体体积 D.氢气验纯
9.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不可再分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离子都是带电的原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0.下列气体的排放可能会造成酸雨的是( )
A.CO B.CH4 C.SO2 D.CO2
11.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
A.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12.小科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13.2021年起,饮品行业开始用纸吸管代替难降解的塑料吸管,纸吸管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6H10O5)n,下列关于(C6H10O5)n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随n不同而变化
D.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14.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在超冷原子双原子分子混合气中,首次实现三原子分子的相干合成,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
D.不易相互反应的物质在特殊的条件下也可能发生反应
1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鉴别:用熟石灰鉴别NH4Cl固体和KCl固体
B.除杂:用适量的氯化钡溶液,通过充分反应,过滤,除去盐酸中混有的硫酸
C.检验:用肥皂水检验自来水是否是硬水
D.分离:用足量的稀盐酸,通过充分反应,过滤,分离铁和铜的混合物
16.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B.用②⑤制取氧气
C.用①④制取二氧化碳
D.用①③制取氧气
17.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活泼金属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1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19.用Pt-Rh合金催化氧化NH3制NO,其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1,含氮生成物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关于该转化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00℃时,生成的产物只有N2、NO
B.氨气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Pt-Rh合金催化氧化NH3制NO,适宜的温度为800℃
D.化学反应前后Pt-Rh合金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未改变
20.30g镁、铁、锌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得到126g硫酸盐固体,则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
A.40g B.3.9g C.2.0g D.2.5g
二、非选择题
21.2023年4月20日,无锡新晋网红店,南长街“茶颜悦色”整时开业,当天人气火爆。
(1)“幽兰拿铁”是茶颜悦色的奶茶之一,碧根果、淡奶油、红茶和鲜奶的搭配让它成为茶颜悦色的招牌,其中的鲜奶可为人体提供蛋白质,蛋白质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珍珠奶茶配料中含有白砂糖、葡萄糖、木薯淀粉,它们属于六大类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_。
(3)“茶颜悦色”使用的吸管是聚乳酸[其化学式为(C3H4O3)n]可降解吸管。
①你认为聚乳酸可降解吸管属___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②从环保角度分析,使用聚乳酸吸管的好处是___________。
22.汽车燃料的发展与能源发展相伴而行,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燃油阶段在石油时代,汽车使用汽油、柴油作为动力燃料。石油经过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替代燃料替代燃料主要有燃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掺杂燃料(如乙醇汽油)等,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燃料电池阶段燃料电池是将___________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23.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1)《淮南万毕术》记载有“曾青(指硫酸铜溶液)得铁化为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如图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将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____
(2)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炼锌”过程为“炉甘石(主要含ZnCO3)装载入一泥罐内…。
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取出即倭铅也”。“其底铺薪”指利用燃烧的“薪”将煤炭饼引燃,从燃烧条件分析燃烧“薪”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进行“可视化”探究,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一】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1)证明中和反应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二】借助数字传感器,进行数据分析判断。用数字传感器测量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pH变化曲线和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2)根据pH变化曲线,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根据温度变化曲线可知,该反应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M最接近的数据是___________。(填“6”、“7”、“12”或“16”)
25.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及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图(图)如下: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
(2)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
(3)60℃时,100克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4)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若要提纯硝酸钾,可采用___________法。
(5)实验室有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70克,为了选择合适的方法提纯两种物质,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预判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质量。实验设计如下图:
①通过上述实验可判断出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m)范围是___________。
【实验二】准确获得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质量,实验设计如下图:
②通过设计实验二,实验小组获得了170克混合物中硝酸钾和氯化钠的质量,请写出获得硝酸钾和氯化钠质量的计算过程_________。
26.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氮元素对地球上所有生命都至关重要,是所有蛋白质及DNA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元素之一,植物生长离不开氮元素。氮元素是动植物生命的基础,自然界中由于存在氮的循环(循环过程如图所示),生命世界才能像我们所见到的那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氮的循环离不开氮的固定。氮的固定是将氮单质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它分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人工固氮主要是用化学方法,制备出含氮化合物。一种新型合成氨(NH3)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自然固氮的途径主要有两种:①通过闪电等产生含氮化合物的高能固氮,约占自然固氮10%,②生物固氮,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一些微生物种群(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约占自然固氮的90%。可是固氮植物一般是豆科植物,像白菜、番茄等植物没有固氮功能。因此科学家对于“植物固氮”很有兴趣,因为这对于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都有意义。
(1)大气中的氮以________(填化学式)形式存在。图中共表示了________种固氮的途径。
(2)下列过程没有起到氮的固定作用的是___________。
a.N2和O2反应生成NO 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c.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
(3)栽培下列植物时,不需要人工施加氮肥的是___________。
a.大白菜 b.西红柿 C.黄豆 d.棉花
(4)写出如图所示总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7.利用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还含有少量的锌、铁、CaO等杂质)制备NiCO3的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碱性条件下NiSO4转化为Ni(OH)2沉淀;图中黑色区域表示的物质是Fe(OH)3
(1)“酸溶”时,为使废镍充分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氧化”阶段发生的反应为H2O2+2FeSO4+H2SO4=Fe2(SO4)3+aH2O,则a=___________。
(3)“除铁”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Fe3+。改变温度、pH,Fe3+转化所得的产物可能不相同(如图)。80℃、pH=6时,Fe3+转化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沉镍”是将Na2CO3溶液加入NiSO4溶液中生成NiCO3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过程不能将NiSO4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8.初三化学学完后,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池塘边收集的气体的组成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提出猜想】收集的气体中可能含有CH4、CO2、CO和H2O
【提供的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会变蓝色
【设计方案】: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猜想”的实验探究。
【讨论与交流】
(1)该系列装置还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尾气处理的方法可以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完成图方框内的实验方案(选用下列装置,按连接顺序填写)___________。
(3)原气体中若含有CH4,则D中的现象是_______;E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4)老师认为以上设计仍有缺陷,不能通过定性分析确定原气体中___________气体是否存在。
(5)小王和小李同学想通过定量实验的方法检验尚不能确定的气体。于是对实验方案进行了
改进,E装置中的试剂改为足量的X溶液,可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试验后,对D、E装置在实验前后的质量进行称量,数据计入表1中,
①X是___________。
②根据表1数据计算后,得知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__克。结合表1中数据分析可知,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原混合气中含有CO。
③试验后,为证明E装置中X溶液有剩余,可将___________加入E装置溶液中,振荡,静止一会儿,取上层清夜,再滴加硫酸铜溶液,看到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验证。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l个选项符合题意。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解析】试题分析:紫薯中富含的硒是指表示宏观概念的元素,表示表示微观的微粒。故选A.
考点:基本概念。
2.A
【解析】…………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