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化学必刷卷(无锡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77038

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化学必刷卷(无锡卷)(含答案解析)

2024-05-26 中考 0 81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必刷(无锡卷)

化学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氢是由氢分子构成的            B.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C.金属氢能导电                      D.金属氢形成过程中原子核发生改变

2.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粉笔灰           B.植物油                  C.食盐                      D.硫酸铜

3.如果人体不缺乏微量元素而随意过量补充,不仅对健康无益,反而有害。下列元素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是(    )

A.氮                  B.磷                         C.钙                          D.铁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两个氮原子N2    B.氯离子Cl-1    C.三个氧分子3O2    D.四个硫酸根离子: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粉末            B.夹持试管              C.加热液体            D.连接仪器

6.2024年有关资料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收购量超4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超490公斤。化肥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Cl                B.CO(NH22          C.NH4Cl                    D.KH2PO4

7.山梨酸(C6H8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下列关于山梨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山梨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山梨酸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氢元素

C.山梨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4:1

D.每个山梨酸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8.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C.用盐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9.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通过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

10.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是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

B.图书档案起火,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D.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11.搭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准时发射升空,运载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外有4个电子层

B.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中子数为37

D.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12.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13.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14.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团队,在氮气电化学合成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图是“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和丙都是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17

15.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碳元素的价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a点对应的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物质作为燃料大量使用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B.b点物质只能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d点物质

C.c、d两点物质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D.已知d点物质可转化为e点物质,e点物质不止一种可能

16.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17.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 g ZnSO4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依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和Zn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60g

B.升温到40℃时,烧杯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从60℃升温到8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10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向烧杯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5~7 s后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玻璃管口,观察到有火焰产生,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片由右向左逐渐变红,同时火焰明显变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管口产生的火焰为淡蓝色

B.该实验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该实验中共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

D.火焰变小的原因可能是稀硫酸的浓度减小

19.现有7.8gCaCO3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6g。将该混合物与100g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3.3g

B.稀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C.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是3.3g

D.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20.一种提纯白磷样品(杂质不参与如图反应)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P 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B.过程Ⅱ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C.过程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理论上,通过本提纯工艺不会产生白磷损失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50分)

21.(3分)“人间烟火,抚慰凡心”。最近淄博因为烧烤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

(1)精美的食材在烧烤架上翻滚着,接受来自炭火的“淬炼”,香气四溢,远远就能闻到随烟火升起的肉香、油香、孜然香。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常见的烧烤有烤羊肉、烤面筋、烤鱿鱼等,其中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填序号)。

a.糖类    b.维生素    c.蛋白质

(3)烧烤用的木炭是一种中空圆柱状的,请从燃烧角度解释木炭制成中空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2.(3分)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推广使用天然气可以减小污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太阳能飞机                B.柴火取暖                          C.风力发电

(3)下列做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汽车限号行驶            B.垃圾分类回收                   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23.(4分)无锡漆器,隽秀精致的艺术。

(1)制作漆器使用的生漆中含有C21H32O2。C21H32O2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朱漆由生漆和红色硫化汞(HgS)调和而成。Hg和硫磺(S8)加热化合可生成Hg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朱漆经调和后,需透过细纱布,以除去其中较大的固体颗粒,该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

24.(6分)实验室以软锰矿(主要含MnO2的矿石)为原料制备MnO2的流程如下:

(1)MnO2催化分解KCl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酸浸”时,为使软锰矿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写一条)。

(3)“沉锰”反应为。加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在空气中“煅烧”MnCO3会生成不同的锰氧化物,各锰氧化物质量分数随煅烧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370~410℃发生主要反应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②已知酒精灯外焰的最高温度可达600℃以上。称取一定质量的MnO2,与KClO3混合均匀,充分加热后冷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发现固体质量减少。MnO2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5.(6分)复合材料是运用先进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硬性优良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在航天、航空、电子、交通等领域发展迅速的重要先进材料。复合材料由基体与增强体两部分组成。常见基体材料有金属、陶瓷、树脂、玻璃。增强体材料种类繁多,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分子纤维等。

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是一种常见的基体,化学式为(C11H12O3n,具有质量轻、电绝缘性能优良、耐腐蚀、粘接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涂料、胶粘剂、建筑等领域,环氧树脂的热导率较低,不利于散热。近年我国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如图1。

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磨性好、电学和热力学性能优异等特性。研究人员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出了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并通过实验比较了该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比磨损率,其结果如图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优异的复合材料将会被广泛应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纤维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合材料。

(2)近年我国环氧树脂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________,该物质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个即可)。

(3)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其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为________(写化学式)。

(4)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复合材料天然存在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b.环氧树脂受热会熔化,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

c.碳纳米管与石墨的性质完全相同

26.(9分)氧气支持生命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H2O2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取少量氧气。

①市售溶质质量分数的30%H2O2溶液样品的理论活性氧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②配制100g6%的H2O2溶液,需要30%的H2O2溶液质量为________g。  

(2)工业上有多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如:

方法一: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将空气液化。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96℃~-183℃之间,使液态氮气先蒸发,剩余液态氧气储存于钢瓶里。

方法二: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将得到的氧气干燥,在低温、加压条件下,使之转化为液态,储存于钢瓶里。

①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在方法一空气液化过程中,主要改变的是________。

②某工厂用方法二制取氧气,发现氧气的产量略小于理论值,且所得氧气中有淡淡的鱼腥气味。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该鱼腥气味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或名称)。

(3)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H2O2,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解离”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为探究双氧水的分解,进行以下两个实验:

①氯化物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

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0.1g氯化物,室温:实验时间:1.5h.

由表可知,双氧水保存时应绝对避免引入的离子是________(写离子符号)。

②pH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

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60℃;用NaOH溶液调pH:实验时间:1.5h。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pH为________(填数字)时,双氧水的分解率最高。

(5)用双氧水可制得“鱼浮灵”“钙多宝”。

①“鱼浮灵”主要成分是2Na2CO3·3H2O2,可迅速增加水体含氧量,其原因是________。

②“钙多宝”主要成分是CaO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长时间存放的过氧化钙(CaO2)中含有主要杂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Ca(OH)2.

27.(9分)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发光        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热         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1g。

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2,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K1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2g。

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g。

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②m1、m2、m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任务三】调控燃烧

(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

(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5.6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ag产物,且铁无剩余,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8.(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气体性质实验后,对氢气的性质开展了以下项目式学习。

【项目一:氢气的性质】

用自制的氢气通过软管吹泡泡液并用喷枪点燃,观察现象(注意实验有危险,不要模仿)。

(1)吹出的泡泡液大多数都上升,但也有少数的泡泡液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项目二:氢气点燃需验纯】

用保鲜袋收集两袋氢气,甲袋是50%空气与50%氢气的混合气体,乙袋是纯净的氢气,然后分别点燃。

【查阅资料】三种常见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

(2)点燃上面两袋气体,发现甲发生爆炸,原因是________。

(3)根据上表可以得出,________(填写气体名称)使用最安全,该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和醋酸钠(CH3COONa)在加热条件下制得,同时得到碳酸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同学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定氢气(锌粒和稀硫酸反应装置导管中导出)和酒精灯燃烧后火焰温度的变化情况。

(4)结合甲图信息,可以得出氢气做燃料比酒精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研究开发氢能源的脚步从未停止。如图乙为利用MnFe2O4热化学循环制氢的反应流程,反应前后Mn的化合价均为+2价。

①与传统电解法制取氢气相比,该流程的优点是________。

②若MnFe2O(4y)中y=0.5,则MnFe2O(4y)中Fe3+与Fe2+的个数比为________。

③请计算利用该流程每生成48kgO2,理论上能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解析】A、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金属氢(氢原子构成)与氢气(氢分子构成)的构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金属氢具有金属性质,具有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 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在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2.C

【解析】A、粉笔灰难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故A错;

B、植物油难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故B错;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无色溶液,故C正确;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化学必刷卷(无锡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7703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