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13 健康地生活-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易错题(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2日
资源编号 75924

易错点13 健康地生活-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易错题(全国通用)

2024-05-13 中考 0 96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易错题(全国通用)
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易错题(全国通用): 易错点01 生态系统-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易错题(全国通用) 易错点02 显微镜的操作误区-...

备战2024中考生物易错题

易错点13 健康地生活

【易错陷阱1】不能区分病原体与抗原

【陷阱分析】对于病原体和抗原不能正确的区分,有的时候甚至错误的使用。

【解题技巧】1.病原体一定是生物,而抗原既可是非生物,也可是生物

2.病原体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或其他媒介。抗原是指能引起抗体生成的物质。它为任何可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3.抗原主要是在于和淋巴细胞进行的免疫反应引起的任何的物质反应,之后就是出现的抗原情况,主要是避免产生的过敏症状。

【易错陷阱2】混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陷阱分析】混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不能明确二者的区别之处。

【解题技巧】1.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固有免疫,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它可分为3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是人体第三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具有后天形成、特异性、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等特点。

【易错陷阱3】区分不清出血状况的急救

【陷阱分析】对于不同血管出血的情况,不会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解题技巧】

血管名称 血流方向 血流速度 血液颜色 出血特点 急救措施
动脉 离开心脏 鲜红色 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近心端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静脉 流回心脏 较慢 暗红色 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远心端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毛细血管 —— 最慢 红色 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 冲洗伤口,用创可贴或纱布等加压止血

【易错提醒一】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例1】健康老年人、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病人、新冠肺炎病人的飞沫、新冠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⑤④③①②              B.⑤②③④①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③②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常见错因:对传染源、病原体、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辨别不清。

避错攻略: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变式1-1】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

A.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B.早晚刷牙、洗脸

C.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D.不随地大便

【变式1-2】下列疾病均是由病原体引起的是(  )

A.肺结核和侏儒症                                                    B.流行性感冒和乙肝

C.坏血病和蛔虫病                                                    D.糖尿病和白化病

【变式1-3】如图中甲同学是流感患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属于病原体

B.乙属于易感人群

C.流感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D.锻炼身体有利于提高抵抗力,预防传染病

【易错提醒二】传染病的分类

【例2】不生吃未经洗净的蔬菜瓜果,是为了预防(  )

A.体表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消化道传染病

【知识点】传染病的分类

常见错因:对于各类传染病以及传播途径分辨不清,常常混淆。

避错攻略:这四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以及常见病例如下表所示:

传染病类别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 发病季节 常见病例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黏膜、肺 飞沫、空气传播 冬、春 流行性感冒、百日咳、肺结核、猩红热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饮水和食物传播 夏、秋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蛔虫病等
血液传染病 血液和淋巴 吸血昆虫传播 四季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体表传染病 皮肤和体表黏膜 接触传播 四季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癣等

【变式2-1】按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分,流行性感冒属于(  )

A.血液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体表传染病                                                           D.消化道传染病

【变式2-2】下列各种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肺结核、糖尿病、坏血病

B.蛔虫病、佝偻病、水痘

C.高血压、手足口病、淋病

D.麻疹、流感、乙型肝炎

【变式2-3】不随地吐痰,有利于预防(  )

A.血液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易错提醒三】病原体与抗原

【例3】为预防狂犬病,某市要求养狗居民要带狗接种狂犬病疫苗,领取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动物健康免疫证。从免疫角度分析,患狂犬病的狗属于,接种的狂犬病疫苗属于(  )

A.病原体    抗原                                                    B.传染源    抗原

C.传播途径    抗体                                                D.易感人群    抗体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常见错因:对于病原体和抗原辨别不清,不知道从何角度辨识。

避错攻略: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进入人体,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时候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来说就是抗原。

【变式3-1】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那么,从免疫学和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婴儿所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

A.抗体、控制传染源                                                B.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C.抗原、切断传播途径                                             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变式3-2】移植的器官对人体来说(  )

A.抗原                              B.抗体                          C.传染源                       D.病原体

【变式3-3】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病毒、新冠疫苗、新冠肺炎患者分别属于(  )

A.病原体、抗原、传染源                                         B.抗体、抗原、传染源

C.传染源、抗体、抗原                                             D.病原体、抗体、抗原

【易错提醒四】抗原与抗体

【例4】接种新冠疫苗是筑起群体免疫屏障的最好办法,灭活疫苗是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使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的疫苗, 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能够预防新冠肺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

B.注射新冠疫苗后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C.该疫苗同时可以预防肺结核

D.疫苗刺激人机体产生的是特异性免疫反应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常见错因:对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和内涵分辨不清。

避错攻略: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变式4-1】天花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的淋巴细胞在天花病毒的刺激下,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病人逐渐病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个物质是抗体

B.这个物质对所有的病毒都起作用

C.这个物质是人生来就有的

D.这个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变式4-2】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B.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C.被蛇咬后立即注射抗毒血清                                  D.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得此病

【变式4-3】下列关于免疫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B.特异性免疫是天生就有的

C.免疫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预防接种属于计划免疫

【易错提醒五】急救常识

【例5】学校“防溺水”和“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视。图的①②是某校模拟救护演练所采用的救护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患者呼吸道畅通

B.采用①的抢救措施为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

C.②为某人b处动脉出血时,应按a位置止血

D.在①和②抢救结束后,立即打120电话呼救

【知识点】急救常识

常见错因:对急救常识应该熟练掌握,并能运用自如。

避错攻略: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

【变式5-1】以下应对雪灾的方法,不安全的是(  )

A.密切关注天气预报                                                B.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C.准备足够的食物和水                                             D.尽量开车出行

【变式5-2】夏天到了,严禁私自下河游泳。某校组织的防溺水训练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B.给溺水者服用抗生素并捂住口鼻

C.清除被救者呼吸道内的异物

D.若心跳停止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变式5-3】人工呼吸属于一种紧急的急救措施,是用人为的方法,帮助呼吸停止的患者进行被动呼吸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A组  中考真题

1.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接种卡介苗可预防该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是引起该病的传染源

B.接种该疫苗可保护易感人群

C.接种该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

D.接种该疫苗产生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下列有关急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现心脏骤停患者,应立即对其先做15次胸外心脏按压,1次人工呼吸

B.发现某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并关闭气源,将其移到通风处

C.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先判断他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D.若意外导致动脉出血,应立即用止血带在伤口的近心端止血

3、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动脉出血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近心端止血,不符合题意。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及传染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                                             B.流感患者是传染源

C.接种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只有病毒

4.下列免疫类型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

B.体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皮肤的屏障作用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5.某种链球菌表面的物质甲和心脏瓣膜上的某物质相似。该链球菌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物质甲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物质乙,物质乙在抵御该菌时,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引起某种心脏病。物质甲和物质乙分别是(  )

A.抗体和抗原                                                           B.抗原和溶菌酶

C.溶菌酶和抗体                                                       D.抗原和抗体

6.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离不开疫苗的研发。某天花疫苗研发团队,在研发疫苗过程中,为检验疫苗的效能,他们用20只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①②依次应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组小白鼠注射天花病毒后之所以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_________,这种免疫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从传染病角度来看,天花病毒属于这种传染病的_________。

(4)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要求健康人群居家不外出、对环境进行消杀等,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为什么这样做?

…………

参考答案

【例1】D

【解析】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等)、寄生虫或其他媒介。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健康老人属于⑤易感人群,新冠肺炎属于④传染病,新冠肺炎病人属于①传染源,新冠肺炎病人的飞沫属于③传播途径,新冠病毒属于②病原体,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易错点13 健康地生活-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易错题(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7592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