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夕阳西下,青草fù gài( )的山坡绿得愈发nóng chóu( )。零星的野花diǎn zhuì( )其间,它们yī wēi( )在一起,迎着微风绽放。不久,月亮升起来了,月光jiǎo jié( ),我pái huái( )在山道上,路旁的银杏树上qī xī( )着归巢的鸟儿。此时此刻,望着美景,人们的心也不由得xì nì( )敏感起来,充盈着说不清的情愫。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祈(qí)祷 挑剔(tī)
B.薄(bó)雾 侵(qīng)袭
C.笨拙(zhuó) 抽噎(yī)
D.咽(yàn)喉 藤蔓(màn)
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清翠 悬崖 斩钉截铁 忘乎所以
B.干燥 斗篷 不可思议 全神贯注
C.甘蔗 疲倦 念念有词 别出心栽
D.抱怨 严俊 死得其所 见微知著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自愧弗如 弗:不
B.不以为然 然:这样
C.声泪俱下 俱:都
D.过犹不及 及:达到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B.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
C.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D.“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
6.下列诗句中,不能表达了诗人志向的一项是( )
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要有理有据,但也不能因为现行法律规定就不敢越雷池一步,那是无法推进改革的。需要推进的改革,将来可以先修改法律规定再推进。”让我们不由地想到《淮南子》中的名句(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到了,大地万象更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B.倘若学习不掌握正确的方法,只靠蛮力,结果必然是事半功倍。
C.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石雕,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啊
D.大书法家王羲之的行书如行云流水一般,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C.春天的梨园湾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D.生产救灾工作做的好不好,取决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浣溪沙”和“凉州词”都是词牌名。
B.《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悼念张思德同志所作的演讲。
C.《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匆匆》侧重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那个星期天》侧重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中。
D.《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句话是环境描写,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衬托出人们沉重的心情,同时也渲染气氛,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11.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笑着对我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结成了金黄的麦穗;时间在画家笔墨的流淌中,绘成了_________;时间在工人辛苦的劳动里,建成了_________;时间在_________,_________。(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12.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在经典中追寻春的足迹:“ ,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唤醒了万物;“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还孕育着生机;“_______________,又送君归去。”春天又让我们恋恋不舍。
(2)中国古代文学家_________说:“人_________,或_________,或轻于鸿毛。”我发现,本学期课本中的_________(填人名)的死比泰山还重。
(3)孔子被尊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君子和小人存在着本质差距:“_______________,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文言文阅读
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者②,马无故亡而入胡③。人皆吊④之,其父日:“此何遽⑤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日:“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⑥。人皆吊之,其父回:“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⑦。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⑧。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注释】①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②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③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的民族的称呼。④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⑤遽(jù ):就。⑥髀(bì ):大腿。⑦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⑧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13.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画一处。
近 塞 上 之 人 有 善 术 者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马无故亡而入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用一个八字成语给这篇文言文拟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好事和坏事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因为这位老人“善术”,所以他知道丢失了一匹马,能获得更多的骏马。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我们要常怀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即使事情处于不好的一面,也要学会泰然处之。
老海棠树(史铁生 )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③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④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为的是劳动,为的是一份工作,这大概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一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⑤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⑥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奶奶仍坐在满树的繁花下,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奶奶做的四件事,每空不超过5个字。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19.短文为什么以“老海棠树”为题?请至少写出两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从全文看,“张望”这一动作体现了奶奶怎样的心态?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奶奶干活累了,直起腰,喘口气,向远处张望,目的是休息一下。
B.奶奶的张望是她的习惯动作,每当干活时都会这样做。
C.奶奶的张望是寻求“我”对她的帮助。
D.奶奶的张望是希望有一份工作,能跟上时代,让自己不被时代抛弃。
21.短文在用词和标点上都十分精当,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⑤段中的第一处画线句子中,“凑”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的第二处画线句子中,作者三次喊“奶奶”的语气不同,用的标点符号也不同,请简要写出“我”当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在追思奶奶时,有一种“永生的痛悔”。那么,作为晚辈,在如何关爱自家老人的问题上,我们可以从文中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与表达
23.习作
生活中,有很多瞬间令你终生难忘:生病的妈妈做家务时突然咳得厉害,那一瞬间,你哭了;遇到难题,老师的眼神给了你鼓励,那一瞬间,你找到了自信;同个瞬间,记着你的酸甜苦辣,诉说着你的成长故事。请以“那一瞬间,我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自己的经历与感悟,情真意切;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
参考答案
1.覆盖 浓稠 点缀 依偎 皎洁 徘徊 栖息 细腻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覆、稠、缀、偎、皎、腻”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A
【详解】考查字音。
B.侵(qīng)袭——qīn;C.笨拙(zhuó)——zhuō, 抽噎(yī)——yē;D.咽(yàn)喉——yān, 藤蔓(màn)——wàn。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