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苏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考试号涂黑;
2.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主观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客观题(22分)
一、单项选择:以下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2分。
1.新时代必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的时代强音。我国之所以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是因为( )
A.改革开放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中国发展只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C.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D.改革开放影响中国的同时也主导着世界
2.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实现了从乡镇经济迅速崛起,到所辖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市;从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到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如今,率先发展的江苏正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江苏的成就反映了( )
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②我国已经实现了商质量发展
③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近年来,“悟空”“墨子”“怼眼”“太极一号”等中国科学卫星闪耀苍穹,飞速发展的航空航天技术正助力我国航天强国建设高歌猛进。这表明( )
①科技创新是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
②航空航天技术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④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人民( )
①增强民主意识 ②提高政府诚信 ③行使民主权利 ④坚持依法执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以下是九年级学生小杨做的知识梳理,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共同富裕
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③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④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有助于消除救助人挺身而出时的顾虑,这说明( )
A.道德对法治有支撑作用
B.道德能够滋养法治精神
C.法律对道德有促进作用
D.法律与道德可相互替代
7.孙先生开了一家爱心烩面馆,仅售8元一碗,遇到困难的人甚至可以免费来吃。在面店无人看管的情况下,顾客们自觉结账。孙先生和顾客们的行为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
A.敬业;友善 B.文明;和谐 C.友善;诚信 D.平等;自由
8.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某同学对部分新闻内容进行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①市民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参与民主决策
②市民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参与民主监督
③居民参加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参与民主选举
④张某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该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在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的基础上更好地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对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出更高要求。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人民为中心,政府科学立法
B.立良法促普治以提升治理效能
C.立良法,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D.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依法行政
10.目前,苏州市已基本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服务,实现社区无忧式养老,牢牢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这表明( )
A.政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显著
C.政府扩大职能范围,为人民服务
D.建设法治政府需要严格执法
11.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有( )
①人口众多 ②总人口增速趋缓 ③老龄化加剧 ④大量的人口流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图是九年级某同学在学习《共圆中国梦》时绘制的逐梦图,其中①③处目标分别是( )
①2020年②2035年③21世纪中叶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
C.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实现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3.2023年央视春晚歌舞节目《满庭芳·国色》通过“AR+绿幕”制作技术,“寻色人”在虚拟空间里,行走在天地之间,寻找最美中国色。这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
A.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B.继承革命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D.借鉴外来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4.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下列实现“双碳”目标的推进路径,排序正确的是( )
①高效清洁利用煤炭 ②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③全过程低碳排放 ④碳中和目标实现
A.②→①→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15.湖南省累计投入资金约29亿元支援新疆建设;山东省构建“立体组团式”干部援疆新模式……在携手建设大美新疆的进程中,各族人民形成了手足相亲的兄弟情谊。这说明( )
A.我国各民族在经济上一律平等
B.各族人民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
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D.民族分布呈现相互交错的特点
16.习近平主席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之所以对青年寄予厚望,是因为( )
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②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
③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图示法是表示概念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概念中不可用下图所示方法表示的是( )
A.①基本国策;②节约资源
B.①中国精神;②中华文化
C.①传统美德;②尊敬师长
D.①民主权利;②民主管理
18.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一个中国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 D.对文化有底气
19.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政府给各国重要参会人员赠送了三件国礼,景泰蓝瓷瓶便是其中之一。选择景泰蓝瓷瓶为国礼的依据是( )
①开展文化交流,促进国家间的相互交往
②依托文化载体,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
③搭建创新平台,传承一切中华传统文化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激活外国文化基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习近平主席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会谈时强调,中方愿同印尼继续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两国关系,用好既有机制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加大相互支持,携手走好符合各自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由此可见( )
①中国积极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合作与发展
③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应对挑战 ④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面对多种生涯规划选择,漫画中的学生应当( )
A.听从内心选择,只考虑个性特长
B.顺从父母要求,以免走人生弯路
C.必须要出国留学,将来报效祖国
D.结合自己的能力水平,做出选择
22.《榜样》栏目播出了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苏州籍院士——钱七虎的事迹,他长期致力于我国国防工程研究与应用,为国家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他的事迹启示我们( )
A.树立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前途命运
B.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职业选择
C.充分认识到结果比过程更加重要
D.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及使命感
第Ⅱ卷(主观题,共28分)
二、简要回答: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9分,第24题8分,共17分。
23.【数字大潮奔涌激荡苏州阔步逐浪前行】
材料一 苏州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注:据了解,苏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21年15.4%,2022年15.8%。
(1)从上述图表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材料二 近年来,苏州紧紧依靠数字化改革,撬动经济社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数字政府作用,将百姓、企业和基层最为迫切的需求通过“一网通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方式落地;围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推动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推进数商、数据产品在上海、长三角区域的互认互信;聚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苏州“智造”的招牌越来越闪亮。
(2)紧扣材料,分析苏州数字化改革何以赋能高质量发展?
24.【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不仅回应了人民对国家浓浓深情,更是以法治之力保障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同学们认真学习并记录心得:
国家机关应当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公职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尊重各国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鼓励人们参加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收获爱国主义真知和真谛;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以上是甲、乙同学对“如何更好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发表的各自观点,请你紧扣材料,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分析说明: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取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
25.【一带一路喜结硕果丝路精神闪耀世界】
2023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植根于丝路丰厚的历史土壤,“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硕果,也极大促进了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
活动一:
(1)请你紧扣材料信息,探究解读一带一路实力“圈粉”的原因。
活动二:
汉字文化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日益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一扇窗口。2023年5月22日在“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中,揭晓“信”字为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信”字本义为言语真实,引中指诚实、信用。“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赢之路、文明互鉴之路。共建“一带一路”需要诚实守信,相互信任,增强信心。
(2)请你以汉字“信”作为主题,运用所学知识,为传播丝路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写一篇短文。(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80字左右。)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依据所学知识,新时代必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因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故C符合题意;
A: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故A说法错误;
B:“只须”说法绝对,故B说法错误;
D:改革开放影响中国的同时也影响着世界,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A
【详解】本题考查自信中国人和全面深化改革。
①③:依据材料描述,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发展的江苏正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的新篇章。江苏的成就反映了我国发展的成就,也体现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成就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也能体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我国高质量发展还未实现,故②说法错误;
④: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