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中考地理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中考地理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6 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点01 世界的人口与问题
一、选择题
人口年龄结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国际上通常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达到7%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读图“澳大利亚人口年龄结构占比图”,完成1-2小题。
1.2010-2019年,澳大利亚人口变化趋势是( )
A.出生率持续上升
B.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C.15-65岁人口比重增加
D.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2.该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可能造成( )
A.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B.环境质量下降
C.就业困难
D.交通压力增大
2022年11月5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80亿。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20年),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20年)。读图,完成3-4小题。
3.符合各大洲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A.亚洲增长速度最快
B.非洲人口数量最多
C.均有常住人口
D.人口分布不均
4.世界人口从70亿到80亿仅用11年时间,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①资源短缺问题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交通堵塞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02 世界的人种、文化、语言、宗教、习俗
一、选择题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1-2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③地区的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及人口在不同海拔和纬度的分布比例图”,读图完成3-4小题。
3.世界人口相对集中分布在( )
A.中低纬度高原地区 B.中低纬度平原地区
C.中高纬度丘陵地区 D.中高纬度沿海地区
4.图中A所在地区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他们属于( )
A.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种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北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北极地区土著居民以因纽特人为主,他们长期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过着渔猎生活。读图,完成5-6小题。
5.因纽特人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6.因纽特人居住的冰屋低矮而厚实,原因可能是( )
A.抵御暴雨 B.抗寒保暖 C.利于散热 D.通风透气
如图是中国、巴西、德国、尼日利亚四个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图。读图,完成7-8小题。
7.如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低的国家分别是( )
A.巴西、中国 B.德国、尼日利亚 C.德国、巴西 D.尼日利亚、德国
8.下列关于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发达国家,三个发展中国家 B.居民都以黄色人种为主
C.主要语言都是英语 D.都是地处亚洲的国家
9.全球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A.汉语、英语 B.英语、阿拉伯语 C.阿拉伯语、汉语 D.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10.关于世界人口、语言、宗教和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和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球最高
B.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佛教是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D.我国黑河——腾冲一线,西部人口比东部人口密度小
二、综合题
11.读“世界地图”,回答问题。
(1)完全位于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________(填数字和名称)。
(2)完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__(填字母)。
(3)图中③所在的大洲南部主要人种是___________。
(4)有“风库”之称的大洲是________(填数字)。
(5)图中③和⑦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
12. 2022—2023世界环球帆船赛于2023年1月15日在西班牙阿利坎特帆起航,将经佛得角、南非开普敦、巴西伊塔货伊、美国纽波补、丹麦奥胡斯、德国基尔等地最终达意大利地中海沿岸港口城市热那亚,全部赛栏共计180天左右。读2022—2023世界环球帆船赛路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西班牙的居民以____人种为主。
(2)从开普敦往东,帆船队将横穿①大洋和太平洋,到达②大洲的伊塔贾伊。①大洋为____洋,②大洲为____洲。
(3)帆船队离开伊塔贾伊将往北穿越赤道,到达美国的纽波特市。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美国属于____国家。
(4)2022—2023世界帆船赛的终点站是意大利热那亚,该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
考点03 聚落
一、选择题
喜欢旅游的小明在我国某地看到一种传统民居——“蚝宅”。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熟糯米、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蚝壳整齐的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防潮降温,不怕虫蛀。据此完成1-4小题。
1.最初建造“蚝宅”时( )
①当地是乡村 ②当地是城镇 ③当地居民大多从事工业生产 ④当地居民大多从事海洋渔业生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根据“蚝宅”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①以高原为主 ②以沙漠景观为主 ③气候湿热 ④动植物种类较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小明看到的“蚝宅”最大可能位于我国( )
A.东北地区 B.西北内陆 C.东南沿海 D.青藏地区
4.原住居民设计和建造“蚝宅”时,需要重点关注的自然灾害是( )
①台风 ②寒潮 ③干旱 ④滑坡和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风雨桥流行于南方部分地区,整体由桥、塔、亭组成,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如下图所示,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小题。
5.风雨桥桥顶盖瓦,两侧通透的主要作用分别为( )
A.利于避雨、便于通风 B.利于遮阳、便于观察
C.更加美观、便于欣赏 D.更加坚固、便于防守
6.风雨桥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吸引大量游人前来参观,当地政府的下列举措合理的是( )
A.加固桥梁,桥面通车 B.桥头建设宣传牌,介绍桥的历史和工艺
C.桥面两侧出租,发展经济 D.周围建高楼,便于眺望风雨桥
贵州省的镇宁、安顺等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一种可以层层揭开的厚薄均匀的平整大石板。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这些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特色的石板房。近年来,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冲击,石板房数量逐渐减少。图为石板房及其所在地的聚落景观图。据此完成7-9小题。
7.建造石板房所用的石料属于( )
A.生物资源 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能资源
8.石板房所在地( )
①为乡村聚落 ②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③为城市聚落 ④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为保护颇具特色的石板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拆除后集中重建 B.改用木材,变更房屋建筑结构
C.禁止外地人进入 D.加强修缮,提高居民保护意识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读“我国四幅传统民居图”,完成10-11小题。
10.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相符的是( )
A.①墙体薄-终年高温 B.②易拆卸-草原广布
C.③木质屋-年温差小 D.④屋顶平-气候湿热
12.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歌词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有板桥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有道路. 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大多依山坡而建,背风向阳,墙壁用石头垒砌,墙体厚,窗口很小。读青海省碉房景观图(下图),完成13-14小题。
13.传统碉房墙体厚、窗口小的主要目的是( )
A.阻挡沙暴 B.稳固墙体 C.防风避寒 D.防止雨水
14.影响图示碉房分布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水源 B.气温 C.降水 D.地形
读下列四幅建筑景观图片,完成15-16小题。
15.代表伊斯兰教建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属于热带传统民居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巴塔克式传统居民景观图。房屋下层是硬木搭建的家畜栏,中层是竹林拼接的生活区,上层是一个倒扣的船形屋顶。据此完成17-18小题。
17.该传统民居出现在( )
A.蒙古 B.沙特阿拉伯 C.加拿大 D.印度尼西亚
18.这种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稀少
C.全年寒冷干燥 D.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下图是一组反映不同地区建筑风格的邮票,读图完成19-20小题。
19.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地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居住在④地的居民主要信仰(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干栏式民居俗称“吊脚楼”,大多是全木结构,其建筑造型为两层到三层,底层木柱支撑架空,楼上住人。图为某地干栏式民居。读图完成21-22小题。
21.该建筑景观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22.该地( )
A.降水充沛,地形崎岖 B.植被稀疏,千沟万整
C.河流稀少,草原广布 D.冬冷夏热,地形平坦
读某聚落景观图片,完成23-24小题。
23.图中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
A.城市,这里人口密集 B.乡村,这里有河流
C.城市,这里建筑物高大密集 D.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24.该聚落地处( )
A.雪峰连绵的高原 B.地表崎岖的山区
C.干旱缺水的荒漠 D.一望无际的平原
2021年2月14日,有“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翁丁老寨不幸遭遇火灾,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读翁丁老寨及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25-26小题。
25.翁丁老寨( )
A.属于乡村聚落 B.属于城市聚落 C.建筑高楼林立 D.商业活动发达
26.当地自然环境与传统民居风格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多发——木质结构利于保暖 B.冬季降雪——屋顶陡峭便于排雪
C.湿度较大——底层架空利于防潮 D.光照不足——窗户较大便于采光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由19世纪传入我国广东等华南地区。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读图完成27-28小题。
27.在我国骑楼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的功能突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干燥 C.终年高温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28.目前,广东对具有一定历史的骑楼加以保护,其主要目的是
A.便于海外华侨回乡探亲 B.保护当地特色的建筑文化
C.节省当地的土地资源 D.缓解当地住房紧张问题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福建土楼”和“泉州一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解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人类的宝贵财富,潍坊某中学开展了“研遗保遗共赴未来”为主题的网上研学活动。左图示意福建土楼景观,右图示意宋元“海上丝绸之路”泉州通航地区。
研学一组:以“走进福建土楼”为主题进行研究,发现土楼就地取材,采用特殊工艺建造而成,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
(1)福建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据此说明屋顶采用“人字形”的原因_________。
研学二组:以“寻踪泉州历史”为主题查阅到史料:泉州在宋元时期是各国商旅云集的港口城市,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当地制造的水密隔舱结构帆船,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造船工艺。
(2)简析泉州成为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原因。
研学三组:以“保护文化遗产”为主题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过度的商业化使福建很多古建筑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风貌。
(3)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请提出三条合理的保护措施。
考点04 发展与合作
一、选择题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逃请,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马克龙对此次访华非常重视,访问团由多住法国政府高极官员、60多住法国企业家及20多位文化界人士组成。据此完成1-2小题。
1.此次中法交流属于( )
A.南南对话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南北差距
2.法国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景点中位于法国的是( )
A.古斗兽场 B.白金汉宫 C.卢浮宫博物馆 D.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正在形成由中国主导的“双环流”价值体系链(如图)。读图完成3-4小题。
3.下列属于“南北对话”的环流过程是( )
A.巴西向中国出口铁矿 B.美国向中国出口技术
C.非洲从中国进口汽车 D.中国从泰国进口大米
4.在国际竞争中,我国面临的挑战是( )
A.能源供应紧张,需从国外大量进口 B.技术落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技术
C.主要出口农业初级产品,价格低廉 D.人口老龄化,需从国外输入劳动力
…………
参考答案
考点01 世界的人口与问题
1.B 2.A
【解析】1.根据澳大利亚0—14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分析,出生率有增有减,A错误;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由13.38%上升至15.92%,B正确;15-65岁人口比重下降,C错误;在澳大利亚人口年龄结构占比图中,不能判断出人口总数持续增加,D错误;故选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