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
(根据2023年秋最新教材整理)
(带★为相对重要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一框 坚持改革开放
1、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作出了哪些努力?(P3)
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2、改革开放是如何进行的?(P4)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说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对于“改革开放是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存在争议。尽管目前国家重要文件中并没有出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这句话,但是包括2022年在内召开的好几次国家重要会议讲话中都有提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现在很多教辅书把“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视为错误观点,我认为这一做法欠妥,建议命题老师在出题时要尽量避免上述这一有争议的表述。
3、★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我国发展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有哪些?)(P3-P5)
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激发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②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③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4、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P4相关链接)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选择题必考】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不能说成其他的,比如改革开放、保护环境等。
【说明】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
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5、★改革开放的重要性?(P5阅读感悟)
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或:P8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P11)
【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P6-P7)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②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7、★新时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P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说明】进入新时代的时间是党的十八大(2012年)以后,不是党的十九大(2017年)。十九大只是“宣告”我国进入了新时代。
8、★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P8)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9、(补充)【常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坚持改革开放。④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⑤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⑥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0、(补充)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参与者。
②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营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良好氛围。
③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祖国的发展。
④明确自己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
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P9-P11)
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2023年秋新教材在此处删除“城镇化水平不高、”)
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说明】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选择题有时会出现。
…………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框 创新改变生活
1、创新与生活的关系?(P15-P17)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
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③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为什么说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P15)
①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②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④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3、创新对个人的意义?(P16)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②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③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4、创新对社会的意义?(创新的领域及作用)(P16)
①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②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5、★创新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P14蓝字、P17-P18)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说明】P18中间的“相关链接”此句可划线: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6、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P19)
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②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③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说明】在P18有涉及到“时代精神”,由于整本书知识关联性比较强,可能选择题里会提前出现有关“民族精神”的内容,在本册P67和P115有具体讲解。中国精神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方面,其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选择题经常颠倒说法。
第二框 创新永无止境
1、★为什么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P20)
(1)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
①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②不足: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说明】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还不是“前列”,我国还不是科技创新强国,不能说“我国科技总体水平领先世界”。
2、★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P21-P24)
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④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说明】第④点书上无原话,分多的时候可以答
3、★教育的重要性?(P22)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易错提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选择题经常把“教育”换成其他的,比如“科技”。
4、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P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5、★为什么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P24-P25)
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③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6、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P24-P25)
①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②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7、创新精神的表现?(P26)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说明】P11有个“改革创新精神”,要加以区分
8、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P27)
①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③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第一框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1、民主价值的要求和实现形式是什么?(民主的内涵)(P30)
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P31-P33)
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
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⑤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3、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P33)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4、★为什么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P33-P34)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③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⑤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5、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P33)
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6、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有哪两种?(P34)
①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②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7、★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意义?(P35)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8、我国的民主现状是怎样的?(P36)
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们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第二框 参与民主生活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必要性、内涵和保障分别是什么?(P38)
(1)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2)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保障: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途径)有哪些?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民主选举(P38)
(1)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3)原则: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4)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4、民主协商(P39)
(1)方式: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
(2)意义: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5、民主决策(P39)
(1)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2)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3)方式(保障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框 夯实法治基础
1、法治的意义?(P45、P47)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③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P44蓝字)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P45-P46)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依法治国的重要性?(P47-P48)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书上的“确定为”改为“是”)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地位?(P48)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5、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P4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6、★如何建设法治中国?(P49-P50)
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说明】
P49相关链接可以划线和补充的内容: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新十六字方针):
科学立法(前提)——举例:人大及常委会制定通过《XX法》
严格执法(关键)——举例:行政机关(如公安交警)……、XX被抓……
公正司法(防线/保障)——举例:法院、检察院……
全民守法(基础)——举例: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守法
7、(补充)全面从严治党,加大反腐败力度说明了什么?
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③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8、(补充)扫黑除恶反腐败的意义?
①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为人民谋利益。
②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③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9、(补充)作为青少年,你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些什么?
①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②积极宣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③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依法行使监督权。
④增强权利义务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P51)
(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可概括为“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3)★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4)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2、法治政府的内涵?(P51)
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P52)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P52-P53)
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
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
…………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框 延续文化血脉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P59)
(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说明】选择题经常出现“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此观点错误
2、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P59)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中华文化的重要性?(P60-P61)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P6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P61)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
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62)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2-P65)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③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8、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P63)
(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内容: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9、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5)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10、(补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①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文化强国。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⑤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繁荣发展。
⑥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