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湘教版)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然环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的生产活动也不能随心所欲,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列行为与当地地理环境不相适应的是( )
A.因纽特人居住冰屋 B.在森林中发展畜牧业
C.阿拉伯人穿白袍、戴头巾 D.荷兰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2.下面左图与右图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左图的比例尺较大 B.左图表示的范围较大
C.右图表示的内容简略 D.右图中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km
3.有一幅破损的地图,标注比例尺的地方被撕掉了,有一位聪明的同学选择了两个城市量了一下图上距离是2.5厘米,又从网上查出两城市实际相距约10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大约是( )
A.1∶400000 B.1∶4000000
C.1∶40000000 D.2.5∶1000
4.读下列四幅图,判断比例尺最大的是( )
七年级某班教室里贴有四幅大小相同的地图,分别是①世界地图②中国地图③山东地图④滨州市地图。根据要求,完成5–6题。
5.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④③①②
6.关于四幅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图中不可能看到无棣县的轮廓 B.②图表示的范围最大
C.③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D.④图的比例尺最小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据此完成7–9题。
7.图示意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太阳和月亮②地球卫星照片③天圆地方④麦哲伦环球航行路图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
8.下面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 )
A.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 B.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9.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①太阳东升西落②站在海边看归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见船身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地球公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某班同学利用地球仪进行了探究活动。读图,完成10–13题。
10.下列关于地球仪上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是经度的起点 B.纬线的形状是半圆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11.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 )
A.赤道 B.北极圈
C.南极点 D.北回归线
12.下列经线中,能与110°W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 )
A.110°E B.110°W
C.70°W D.70°E
13.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经度都在东半球 B.180度经线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C.东经170度在西经170度以西 D.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图为经纬网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该经纬网图所示范围为(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西半球 D.东半球
15.图中②地的经纬度是( )
A.(30°S,10°E) B.(30°S,10°W) C.(23.5°S,10°W) D.(23.5°S,10°E)
16.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高纬度 B.②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③地所处纬线最长 D.④地位于③地西北方向
17.图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
某班级同学通过“一笔画世界”活动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图为张明亮同学的作品,据此完成18–20小题。
18.甲大洲表示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南极洲 D.非洲
19.张明亮同学的作品漏掉一个大洲,该大洲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A.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大西洋北冰洋
20.乙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乌拉尔山脉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1–23题。
21.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比例大致是( )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四分海洋,六分陆地
C.五分海洋,五分陆地
D.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2.由世界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 )
A.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南极地区是海洋,北极地区是陆地
D.赤道依次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23.图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技能。读图,完成24–26题。
24.图中山顶A的海拔可能是( )
A.1250米 B.1350米
C.1450米 D.1550米
25.某学校拟组织地理兴趣学习小组到此地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计划从B处出发了解山谷河流的发育状况,你认为最好的考察路径(图中虚线所标注)应该是哪一条( )
A.甲 B.乙 C.丙 D.丁
26.对图中四条路线的解读错误的是( )
A.甲路线走的是山脊,视野最开阔 B.乙路线走的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
C.甲路线到达的海拔最高 D.丁路线是走的最省力的路线之一
读“东非大裂谷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完成27–28题。
27.形成东非大裂谷的原因是( )
A.这里地震频繁造成的 B.这里火山活动剧烈造成的
C.地壳板块在这里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 D.地壳板块在这里发生相碰运动形成东非大裂谷
28.东非大裂谷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
A.几千万年后,会成为山脉 B.几千万年后,会形成盆地
C.几千万年后,会形成海洋 D.几千万年后,不会有什么变化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10月24日13时11分在台湾宜兰县(北纬24.55度,东经121.80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据此完成29–30题。
29.此次地震是因为下列哪两个板块的挤压碰撞产生的(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30.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被埋时应该大声呼救 B.地震时应禁止乘坐电梯
C.地震时应撤离到相对空旷地带 D.地震被困后躲在卫生间墙角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深秋的周末,东北风带来了阵阵凉意,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家住美丽小城——滨海市的小明、小畅、小佳的好心情,他们相约去湖滨公园划船游玩.
材料二:“滨海市区略图”
(1)三位同学相约在湖泊西南方向的运动场附近会合,这个运动场指的是____(填代号)
(2)要判断图中方向,我们应该用( )
A.一般定向法 B.指向标定向法 C.经纬网定向法 D.指南针定向法
(3)图中火车站在宾馆的____方向,运动场a在火车站____方向。
(4)船从B处划向A处,是顺风还是逆风?____。
(5)图中的比例尺是____式。这个比例尺改为线段式____。
(6)如果三位同学划船保持每分钟20米的速度,从A处到B处需要____分钟。
(A到B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
(7)图中“”是地理要素中的( )
A.比例尺 B.指向标 C.图例 D.方向
(8)图中①②③分别是小明、小丽、小强的家,其中____的家距离宾馆最近。
3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左图①②③中,与“坐地日行八万里”相符的是______地,沿该地向北行,不改变方向______(能、不能)回到起点。
(2)读中图,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做回归运动的原因是______。当太阳直射图中①地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节气),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______,正午影子长度最______, ①②③三地昼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是______,全年昼夜平分,每天早上日出的时间是_______。
(3)若右图示意的是正午时刻射进小华家屋内阳光面积情况,那么当屋内阳光面积达到全年最大值时,太阳直射点在图中_____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_____(大、小)。
33.下图为某学校地理小组野外考察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各题。(7分)
(1)该地理小组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露营点中,最有可能选择在________处,该地理小组发现四地中最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是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
(2)凸面镜是以凸面成像,可增加驾驶员视野。仔细观察图中凸面镜的特点,为减少行车安全隐患,甲乙丙丁四处,需安装凸面镜的是________。如果有一辆汽车由甲处驶向乙处,那么该车的行驶方向大致是________。
(3)图中甲丁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5cm,实际距离为________米,为了缩短两点之间的行程,如果在甲丁之间拟修建一条直线公路,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________。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人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
材料二: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环球航行线路如下图。
(1)环球航行起止:西班牙位于A____洲,该大洲西隔B____洋与C____洲相望,世界上唯一比A大洲面积小的大洲是____。
(2)环球航行路线:1519年,从西班牙率先进入____洋,然后绕过D____洲南端进入E____洋,1521年,到达F____洲的菲律宾群岛,艰难渡过G____洋,再绕过H____洲南端好望角,于1522年回到西班牙。
(3)环球航行最大的地理意义是:____
(4)环球航行回顾: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未经过的大洋是____,两次进过的大洋是____。
…………
参考答案
1.B
【解析】因纽特人聚居区位于寒带地区,气候寒冷,冰层广布,居住冰屋,易于取材,墙体厚,利于保持室内温度,A不符合题意;畜牧业多发展在草原地区,在森林中发展畜牧业不利于保护森林资源,B符合题意;阿拉伯人居住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少雨,穿白色长袍,戴头巾是为了反射阳光,避免阳光照射,C不符合题意;荷兰地处大西洋沿岸,风力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风力发电,D不符合题意。故选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