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真题试卷汇总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初三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共2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启示我们要( )
A. 关心社会发展
B. 遵守社会规则
C. 掌握学习方法
D. 培养批判精神
2. 12月2日,泰州日报刊登《寒风中的暖心故事》。疫情无情,人间有爱,40分钟,急需药品便送到了患者手中。下列与此相似的行为的是( )
A. 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
B. 将捡到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C. 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
D. 学生节假日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3. 某漫画家为自己沉迷网络的儿子构思了一幅画,结合漫画,请你为他配上合适的劝导话语王同学的“时间”( )
A.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要适应网络时代生活
B.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要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C.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D. 网络生活丰富多彩,要学会“信息节食”
4. 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这告诉我们( )
①检察院坚持厉行法治,科学立法
②网络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③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④打击网络违法行为,有利于震慑不法分子,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疫情期间,从高风险地区回来的江某,按要求必须第一时间主动报备,并配合落实集中隔离、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但江某一想到隔离会让自己的生活不那么自由,就有点犹豫了。下列观点能让江某不再犹豫的是( )
①建立规则就是为了限制自由,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②法律赋予公民人身自由权,报不报备是公民自由
③如不及时报备可能造成疫情扩散,危害公共安全
④公民不能只享受自由的权利而不履行防疫的义务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 2022年3月,上海宝山一家超市老板所在楼栋因疫情要封控管理,但当时店铺仍可继续营业,于是老板决定:大门敞开、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自助结账,超市由此进入了自助售货模式。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顾客无一人逃单。对此,你的感悟是( )
①诚信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 ②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③失信者处处受限,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④要运用诚信智慧,权衡利弊,尊重他人隐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表格中违法行为与相应的违法类型及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是帕米尔高原上守护边防的“雄鹰”,他们一家三代人皆深知,没有祖国的界碑,就没有牧民的牛羊。现今,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与边防战士一道守护祖国边境线的护边员,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人人有责 ②守护边疆安全是在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③维护国家安全只是护边员和战士的义务 ④努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人尽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有“人民”二字,如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这表明( )
A.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人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C. 我国是由人民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D. 国家机构都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10. 为加深对国家机关的理解,同学们想查找有关刑事案件案件的开庭与庭审直播公告。你建议他们到下列国家机关官网查询( )
11. 在我国,一方面提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又提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对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党必须坚持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
②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③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执行宪法
④宪法由党制定,对党负责,受党监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表明( )
①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②宪法的落实需要通过各种法律制度来完成
③我国加强对人权的保护 ④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2021年12月4日——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我市某中学组织了宪法知识竞赛、宪法诵读等主题教育活动。如果给本次活动拟一个宣传标题,最恰当的是( )
A. 家校密切配合,共育时代新人
B. 杜绝违宪行为,珍惜美好生活
C. 增强宪法意识,自觉践行宪法
D. 学习党史知识,弘扬民族精神
14. 图示有利于揭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15. 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时,需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这启示政府( )
A. 扩大自身职能,提高行政决策效率
B. 约束权力机关,实现集中统一决策
C. 推进司法公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D. 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公民知情权参与权
16. 2022年3月22日,有关“上海马上封城7天”“全封4天”等不实言论在网上大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张某某、俞某某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被上海警方立案侦查。这说明( )
A. 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是法治的保障
B. 公民要正确行使基本政治权利
C. 行使权利有界限,违反义务须担责
D. 公安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17. 下列每个选项中的行为依次体现公民基本权利和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 李先生按时足额缴纳税款 宁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B. 陈爷爷每月可领取养老金 小夏应征入伍保卫祖国
C. 常老师当选我市人大代表 小孟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
D. 乐乐用零花钱购买新书包 小华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18.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公告,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由原10%降至5%。采取此举措的原因是( )
A. 小微企业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B.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C.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 国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
A. 符合各国国情,具有优越性
B. 保证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C.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D. 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0. 如图漫画体现了( )
A. 不同情况需要差别对待
B. 国家通过制度保障公平
C. 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
D. 个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
第Ⅱ卷 共30分
二、简析题(要求对问题作简要的分析与说明。共2题,共15分)
21. 【法律天地】
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材料一 今年宣传活动的一大重点,是大力宣传公民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基本义务,着重宣传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网络安全法等国家安全相关法律,这些法律都是依据________制定的。
材料二 某法制栏目报道:陈某通过某APP平台结识了境外人员“涵”。为获取报酬,按照“涵”的要求,多次前往军港等军事基地,搜集、拍摄涉军信息,通过社交软件发送给“涵”,并先后收受“涵”转账的报酬共计人民币1万余元。最终,陈某因犯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一万元。
(1)请你把材料一中的内容补充完整。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国家安全相关法律都是依据某法制定的”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请从法律角度分析,陈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你的理由。
22. 【行之有度】
权力的主体是国家,一般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权利的主体是公民,一般指法律赋予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运用所学知识,请对漫画1中的“权力主体”和漫画2中的“权利主体”的行为进行评析。
三、实践探究题(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15分)
23. 2022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一文。再次强调: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某中学九(7)班同学认真解读文章,撷取部分内容,拟出一期以“我青春,我奋斗”为主题的板报,共三个栏目,请你参与其中。
【祟尚劳动】
“发展,是一步接着一步的奋斗”。奋斗者是最美的。2022年9月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第一组同学在栏目一中呈现了三段摘录。
(1)请你分析表格中关于劳动、就业的观点或做法,根据示例,完成表格内容。
【复兴舵手】
第二组同学在栏目二中展示了“非凡十年,伟大变革”的部分内容。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动力强劲;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约3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1亿农村人口摆脱贫困,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欣欣向荣的中国,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请运用所学知识,阐述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公正有我】
发展为了人民,将人民需要作为发展标尺,中国航船向着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方向不断前进。
第三组同学参与了“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活动。他们围绕“百姓事,倡公正”,将搜集到的信息公布在栏目三中。
2022年3月,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公布;“有宝家庭”迎来减税“红包”;我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已覆盖子女教育经费、住房租金、大病医疗支出等,为亿万家庭减下负担,提高税收负担分配的公平性。
过去十年间,从沉冤得雪的张氏叔侄到正当防卫的于海明,从网暴受害者谷女士到被骗婚的姚某,一些案件当事人成为依法治国的鲜活具象。司法为民,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扎实努力……
(3)百姓事,无小事。百姓眼中的公平正义,体现的是民生温度。作为青少年,我们能为之付出什么?
…………
参考答案
1. 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关心国家发展的理解。
A:依据题文描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的意思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启示我们要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关心社会的发展,关注国家的额前途和命运,故A说法正确;
BCD:“遵守社会规则”、“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批判精神”在题文材料中没有体现,与题意内容无关,故BCD错误;
故本题选A。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