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盐和化肥-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8日
资源编号 59842

专题09 盐和化肥-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2023-10-12 中考 0 1,84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9 盐和化肥

一、选择题

1.发明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

A. 张青莲                                                               B. 侯德榜

C. 拉瓦锡                                                               D. 道尔顿

2.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能用作磷肥的是(   )

A. Ca3(PO4)2                  B. CO(NH2)2                   C. NH4NO3                     D. K2SO4

3.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A. 溶解粗盐                  B. 过滤食盐水              C. 蒸发食盐水              D. 转移蒸发皿

4.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不受空气成分明显影响的是(    )

A. 生石灰                      B. 苛性钠                       C. 氯化钠                       D. 浓硫酸

5.合理使用化肥对“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

A. NH4Cl                       B. K2SO4                        C. CO(NH22              D. Ca(H2PO42

6.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7.下列有关纯碱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组成:由碳、氧和钠三种元素组成

B. 性质:能与BaCl2、NaCl等盐溶液反应

C. 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的生产

D. 生产:侯氏制碱法

8.小强发现自家农田中的水稻叶子发黄且茎杆细弱,小强建议父亲施用含钾的复合肥料。下列肥料符合要求的是(   )

A. (NH42SO4             B. KNO3                         C. (NH42HPO4          D. K2CO3

9.某植物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含有营养元素种类最多的是(    )

A. NH4H2PO4                 B. KCl                            C. NaNO3                       D. NH4NO3

10.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属于(    )

A. 复合肥                      B. 磷肥                          C. 钾肥                          D. 氮肥

11.实验室有一瓶无色透明的废液。经同学们测定,其pH=2,对其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组合,推测合理的是(    )

A. Fe3+、Na+、Cl、                                        B. Na+、K+、Cl

C. K+、Na+、Cl、                                         D. Ba2+、Ca2+、、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1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 NaOH、KNO3、NaCl                                          B. Na2CO3、CaCl2、KNO3

C. HCl、Na2SO4、NaHCO3                                      D. Ca(OH)2、KNO3、FeCl3

14.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分别鉴别两组物质:①C、CuO②稀H2SO4、Na2CO3溶液,都能选用的试剂是(    )

A. O2                             B. NaOH溶液                 C. 铁片                          D. 稀H2SO4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K+、Na+、Ca2+、                                        B. Fe3+、Ag+、Ba2+

C. Ba2+、、Mg2+、K+                                     D. OH、Na+、、

16.部分盐和酸的溶解性(20℃)如右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盐酸是挥发性酸                                                 B. 是可溶性盐

C. 常温下溶解度:                      D. 常温下,溶液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

17.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实验室称取含有氯化钠的纯碱样品12.5g,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95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氯化钠溶液103.1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若反应①中得到53.5g氯化铵,它与30g尿素[CO(NH2)2]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B. 若Na2CO3粉末中混有少量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C. 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3%

D.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4.8%

18.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宏观: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

B. 微观: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C. 变化:等质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D. 实验: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结果会偏小

19.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后将甲、乙两支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如图2所示,充分反应,静置,为探究烧杯内溶液的组成,取适量上层清液,向其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1充分反应静置后,乙试管内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两种酸

B. 图2烧杯内可以观察到沉淀逐渐减少,最终只剩余白色沉淀

C. 图2充分反应静置后,烧杯内上层清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

D. 图3中加入30.0g氢氧化钡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0.797g

20.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氯化铵                      B.硫酸钾                   C.磷矿粉                 D.硝酸钾

21.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都必需用到的仪器是(   )

A. 玻璃棒                    B. 酒精灯    C. 漏斗              D. 试管

22.在粗盐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有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A. 溶解粗盐                                               B. 过滤粗盐水

C. 蒸发结晶                                     D. 趁热取下蒸发皿

23.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Na2CO3)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纯碱(Na2CO3)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4.碳酸氢钠(NaHCO3)是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NaHCO3属于(   )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25.棉花地里的棉花因为缺氮导致叶片发黄,我们应该施用的化学肥料是(   )

A. KCl                           B. NH4NO3                     C. Ca3(PO42              D. K2CO3

26.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是常见的食品调味剂                                B. 氯化钠可用于生产氯气、烧碱

C. 蒸发海水即可获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D. 氯化钠可用于腌制食品

27.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aCO3属于碳酸盐                                              B. 贝壳和珍珠中含有CaCO3

C. CaCO3易溶于水                                                  D. CaCO3可用作补钙剂

2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向硫酸锌溶液中加入铜

B.向NaCl溶液中加入NaCl

C.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29.向溶液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

A. Cl                             B.                          C. Ca2+                           D.

30.下列试剂中,能将稀H2SO4和Na2SO4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 酚酞溶液                   B. 稀盐酸                       C. NaCl溶液                  D. K2CO3溶液

3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用观察或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A.CuSO4、NaOH、NaCl                                  B.Na2CO3、Ca(OH)2、HCl

C.FeCl3、FeSO4、NaNO3                                 D.Ba(NO32、NaCl、H2SO4

32.在粗盐提纯的分组实验中,小民同学在计算产率时发现产率明显偏高,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造成产率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操作①中粗盐没有充分溶解

B.操作④中有液体溅出

C.操作⑤中水分没有完全蒸干

D.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

3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pH=3的溶液中:    Mg2+

B. pH=11的溶液中:Na+    K+    Cl

C. 无色溶液中:Cu2+    Al3+    Cl

D. 含有大量的溶液中:Ba2+    H+    Cl

34.下列溶液混合后,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

A.HCl  KOH Na2CO3  CaCl2

B.AgNO3  HCl  HNO3  NaCl

C.CuSO4  HNO3  NaOH  KCl

D.FeCl3  NaOH  NH4Cl  HCl

35.为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需要施用的化肥是(     )

A. Ca3(PO43              B. K2SO4                        C. KNO3                        D. CO(NH22

36.振兴乡村,发展农业生产,化肥起着重要作用。某农作物出现叶色发黄、倒伏现象,需施加的化肥是(  )

A.KCl                           B.CO(NH22          C.KNO3                   D.NH4H2PO4

37.下列有关碳酸氢钠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钠俗称苏打                                              B. 碳酸氢钠属于碱

C. 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D. 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2HCO3

38.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  )

A.生活中用作调味品的食盐

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

C.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

D.作为建筑材料的大理石

39.下列有关盐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B.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C. 亚硝酸钠可用于腌制蔬菜

D. 小苏打可用于焙制糕点

40.只用水这一种试剂不能将下列各组固体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 KNO3和NH4NO3                                                B. CaCO3和Ca(NO3)2

C. NaOH和NaCl                                                     D. K2SO4和NaNO3

41.某化工厂废水池中的溶液是无色透明的,用pH试纸检测废液,废液pH=3,则废液中存在物质合理的一组是 (  )

A.ZnCl2  KNO3  KMnO4

B.K2SO4   Al(NO33   BaCl2

C.Na2CO3   NaNO3  KCl

D.Na2SO4   KNO3   MgCl2

二、填空题

42.下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及其有效成分:

用品 发酵粉 炉具清洁剂 洁瓷净
有效成分 碳酸氢钠 氢氧化钠 盐酸

(1)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______。

(2)氢氧化钠属于碱,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相同的阴离子:______(填离子符号)。

(3)洁瓷净不慎洒落在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产生气体,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现象______。

43.为除去粗食盐样品中含有的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先将样品中不溶性杂质去除,得到粗盐水后,再按以下实验步骤去除可溶性杂质:①向粗盐水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④蒸发、结晶。

(1)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它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2)步骤①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3)步骤③中有气体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4.已如铵态氮肥能与碱反应,放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现有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尿素[CO(NH2)]2六种氮肥:

(1)在上述六种化肥中,______呈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四种氮肥相区别。

(2)其他四种氮肥的鉴别方法如图所示。写出氮肥B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A、B、C、D四种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______。

45.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步骤Ⅲ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

(3)步骤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以上过程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46.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

探究一:古人智慧

(1)《水经注》中描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这样得到食盐的方法在化学上称为______。

(2)我国四川省自贡市劳动人民在公元1873年便开始尝试取井水煮卤,获得的氯化钠中仍然含有氯化镁等杂质,古人采用“淋盐沥水”(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粗盐)的方法来除去氯化镁,是因为______。

探究二:现代方法

智慧小组的同学想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得到氯化钠晶体。他们查阅资料知道,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除去不溶性杂质

(3)取少量粗盐,加足量水溶解,可通过______方法除去其中不溶性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

(4)选择试剂:小民同学选择硝酸钡溶液除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经小组讨论,认为他选的试剂不正确。

方法小结:除杂所选试剂需满足以下条件:只与杂质反应;______。

最终,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5)实验探究:

滴加甲、乙、丙三种试剂的正确顺序最多有______种,请写出其中一种______(写溶质的化学式,下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固体D的成分有______。

(6)反思评价:液体E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写一个)。小郑同学认为上述实验可以将甲、乙、丙三种溶液改成两种______(按加入的先后顺序填写)。

47.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盐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食盐溶成盐水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从棉袄中挤出盐水,过滤,蒸发得到食盐。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酒精灯和_____。

(3)氯化钠的溶解度如下表。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179g氯化钠,10°C时完全溶解所需水的质量至少为_____g。

温度/°C 0 10 20 30 40 50 60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8

(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_____(任写一点即可)。

4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后发现溶液变红,说明碳酸钠溶液呈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丙同学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后,发现溶液变浑浊,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丁同学将甲、乙、丙三位同学实验后的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完全反应后溶液呈无色。他们决定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除酚酞外)有哪些?

【作出猜想】猜想Ⅰ:NaCl、CaCl2

猜想Ⅱ: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探究】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猜想Ⅱ成立。

【反思交流】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检验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除了可以用Na2CO3溶液外,还可用下列选项中的______代替(填字母)。

A.pH试纸   B.铁粉    C.铜粉    D.CuSO4溶液

49.镁、纯碱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地的菱镁矿中主要含MgCO3及少量FeCO3、Al2O3和SiO2,以菱镁矿等为原料制取镁、纯碱的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中,为了加快反应速率,选用_______(填“块状”或“粉末状”)菱镁矿:写出菱镁矿中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CO2气体时,需加压通入的气体是_______;在反应②③中均发生_______反应(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3)此工艺条件下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Mg2+ Al3+ Fe3+
开始沉淀的pH 8.9 3.4 1.5
沉淀完全的pH 10.9 4.7 2.8

向a溶液中通入足量空气后,溶液中_______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向b溶液中加MgO调节溶液pH,调pH范围为_______。

50.制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某盐湖水样品含有NaCl、Na2SO4及少量MgSO4和CaSO4,某小组从中获取NaCl和Na2SO4的主要过程如下:

(1)“除杂1”应依次加入的两种试剂是______、______,“除杂2”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除杂限选试剂:HCl、HNO3、Na2CO3、Ca(OH)2

(2)将“溶液A”在80℃蒸发浓缩,至有少量固体析出。

①该小组分析溶解度曲线,推测析出的少量固体是NaCl,但检验后却发现是Na2SO4。请作出合理解释:______。

②该小组停止蒸发浓缩,经______、过滤得到大量Na2SO4固体及母液;将母液中的NaCl分离出来,操作是______。

(3)设计由硫磺(单质硫)生产Na2SO4的转化路径,依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提示:常见+4价硫的化合物可与O2化合为+6价硫的化合物)

5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盐酸、碳酸钠、Ba(OH)2溶液三种物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实验。

(1)大家一致认为在试管①中还需要加入______溶液才能证明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通过三组实验,同学们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______。

(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NaOH

猜想二:Ba(OH)2、NaOH

猜想三: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试管③中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有______产生 猜想三正确
步骤二:静置一段时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______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

【反思拓展】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发现Ba(OH)2和NaOH化学性质相似,你认为Ba(OH)2的保存方法是______。

52.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这样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查阅资料】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交流与表达】

(1)本实验除了使用下列玻璃仪器外,还缺少一种多次使用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

(2)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密度为1)的烧杯里,边加边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用托盘天平称量剩余粗盐的质量,读数如下图所示,其质量是______(填选项)。

 

A. 0.2g                                      B. 1.2g                                      C. 2.8g

(3)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______,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实验中是通过蒸发所得溶液中溶剂的方法而不是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获取食盐晶体,其理由是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如果最后得到精盐的质量为3.3g,则其产率为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6)实验得到的精盐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3.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并展开了拓展学习与探究。

【学习交流】

(1)上述实验A中无明显现象。B中溶液颜色呈_____色。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出问题】

反应后A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HCl

猜想三:、

【查阅资料】

溶液呈中性。

【讨论交流】在讨论方案时,某些同学认为可以直接将B中滴了无色酚酞的碳酸钠溶液倒入A中,根据实验现象来验证猜想,其中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如下表。

同学 预测实验现象 结论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无色 猜想一成立
产生无色气泡,溶液为无色 猜想二成立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红色 猜想三成立

(3)你认为上述_____同学依据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

【实验验证】

(4)丁同学将B中溶液倒入A中进行实验,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和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红色,与甲、乙、丙三位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有所不同。实验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填化学式),丁同学的实验现象能证明猜想_____成立。

【反思拓展】

(5)大家认为还可以选择其他方案来验证猜想。你认为下列方案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

①测A中溶液的pH

②向A中溶液中通入气体

③向A中溶液中滴加溶液

54.酸、碱、盐是几类重要化合物,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标号填空:

a.碳酸钠       b.碳酸钙         c.氢氧化钙

①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

②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

③可用于玻璃、洗涤剂生产的是_______。

(2)浓硫酸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原因是_______。

(3)利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步骤依次为:研碎,酒精浸泡,过滤,装瓶备用。

①上述步骤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②通过实验得出紫甘蓝指示剂在不同液体中的显色情况如下:

液体 蒸馏水 氯化钙溶液 炉具清洁剂 白醋
颜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红色

向滴有紫甘蓝指示剂的稀盐酸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反应所得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一条曲战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变化情况,另一条曲线表示生成气体的质量变化情况)。

加入溶液质量为a g时,所得溶液中除指示剂外还含有溶质是_______;加入溶液质量由0至b g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55.【2022广西来宾】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制备、性质及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  了解纯碱的制备——“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主要化学原理是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

(1)纯碱属于 ________(填“酸”“碱”或“盐”)。

(2)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的两种气体是 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l2       B.NH3       C.SO2       D.CO2

任务二 探究纯碱的性质——Na2CO3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

②Na2CO3在水中全部解离出Na+和CO32

③CaCl2溶液呈中性,Ca2+、Cl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猜想一:H2O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Na+与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一不成立
(2)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二不成立
(3)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②往①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至过量

②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②_______。

猜想三成立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CO32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另一种阴离子。

【拓展与延伸】结合任务二的所有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探究纯碱的用途——用于生产洗涤剂

【查阅资料】Na2CO3可用于生产洗涤剂。Na2CO3溶液呈碱性,可清洗油污,溶液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继续对影响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并测定溶液pH,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溶液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解释与结论】(1)实验①、②、③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证明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选择的3个实验的编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下列物质可用于去油污的是 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Cl        B.NaOH         C.K2CO3        D.CaCO3

56.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下图:

已知:粗盐中的杂质有泥沙、MgCl2、CaC12,流程中部分操作及试剂已省略。

(1)“操作I”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滤渣中除泥沙外还有_______(填化学式)。

(3)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海水中本身就有氯化镁,请分析反应①、②转化过程的目的_______。

57.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

(2)向滤液F中加入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8.【2021广西贵港】某校甲、乙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纯碱的性质”实验中,分别做了如图1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分别倒入洁净的A、B烧杯中。实验结束后,甲、乙小组同学都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固体不溶物,上层溶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烧杯中的上层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含有哪些?

【猜想假设】一定含有NaCl,可能还含有NaOH、Na2CO3、Ba(OH)2、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明同学猜想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Ba(OH)2、Na2SO4。小红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HNO3与Na2CO3反应是分步进行的:Na2CO3+HNO3═NaNO3+NaHCO3(先),NaHCO3+HNO3═NaNO3+H2O+CO2↑(后)。

②B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甲组同学:

往A烧杯中逐滴滴入稀HNO3,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无色。烧杯中固体不溶物的质量,随滴入稀HNO3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写出固体不溶物质量增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NaOH、_______。

乙组同学: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B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______________

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NaOH、Na2CO3
继续往上述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HNO3 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

乙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根据甲组同学所做实验的现象,无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存在NaOH,理由是                                                                                   (用文字叙述)。

…………

参考答案

1. B

【解析】A、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不符合题意;

B、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符合题意;

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出了空气的成分,不符合题意;

D、道尔顿发现了原子论,不符合题意。故选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09 盐和化肥-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5984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