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讲:《昆虫记》-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1日
资源编号 59150

第06讲:《昆虫记》-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

2023-10-02 中考 0 3,95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4.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

2024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

06讲:《昆虫记》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仔细观察昆虫的生活和它们为生存、繁衍所进行的斗争,然后将其观察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巨著《昆虫记》。《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作品简介】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一部关于昆虫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作者法布尔通过长时间的细致观察,获得了大量关于不同种类昆虫的特征、习性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将昆虫世界真实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观照虫性,又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作品主题】

《昆虫记》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了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和对科普的深刻省思。作者将昆虫多彩的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通过详细、生动地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与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

【主要内容】

卷一:记录了推粪球的圣甲虫、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以及黄翅飞蝗泥蜂有趣的生活习性、高超的本能。

卷二:记录了为黄地老虎幼虫做手术的毛刺沙泥蜂在荒石园中的生活状态。

卷三:记录了石蜂、蜂虻、褶翅小蜂等生活习性、寄生行为、进食方式和产卵方式。

卷四:记录了长腹蜂、切叶蜂、采脂蜂、天牛等在本能的驱使下所展现出的捕食和筑巢方面的特性。

卷五:记录了圣甲虫、金龟、蜣螂、蝉和蚂蚁、螳螂等对待孩子的款款深情。

卷六:记录了食粪虫、蟋蟀、蝗虫、松毛虫等生活习性、昆虫着色问题。卷七:记录了大头黑步甲、叶甲、石蛾等生活习性。

卷八:记录了胡蜂、豌豆象、蜂蚜蝇、彩带圆网蛛、纳尔包讷狼蛛等的筑巢习性。

卷九:记录了圆网蛛、朗格多克蝎等为了生存不懈努力。

卷十:记录了松树鳃角金龟、沼泽地鸢尾象、金步甲、萤火虫等的婚俗产卵。

【昆虫介绍】

1、蝉——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

外形特征:从壳中蜕变出来后,双翼湿润,沉重透明,上面有一条条的浅绿色脉络,胸部略呈褐色,身体的其余部分呈浅绿色,有一处处的白斑。经过两个半小时,体色终于变黑。羽化为蝉后有非常清晰的视觉,五只眼睛。

生活习性:幼虫生活在土中四年,靠吸食植物根部汁液而活,出洞后,寻找到枝杈类的支点,便从壳中蜕变而出。蜕皮的整个过程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2、螳螂——美丽的“杀手”

外形特征:体形矫健,体色淡绿,薄翼修长。小嘴尖尖,脖颈柔软,头可以左右旋转,俯仰自如。腰肢长而有力,前半段内侧有两行尖利的齿刺,外面只有四颗齿刺,小腿与大腿有关节相连,也是双排刃口钢锯,齿刺相较于大腿短一些,但更多更密。

生活习性:专吃活食,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能够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

3、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

外形特征:黄褐色或黑褐色,头圆,胸宽,丝状触角细长易断。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尾须较长。雄性喜鸣好斗,有互相残杀的现象;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

生活习性:生性孤僻,善鸣好斗,歌声出自它的翅膀,翅膀是发声器。蟋蟀通常选择排水条件优良,有充足阳光的地方作为住处,还要自己动手建造且不停地修复,直至去世为止。

萤火虫——食肉的猎人

外形特征:身体呈棕色,胸部呈粉红色,环形服饰的边缘点缀着两个红红的小斑点,长着略为坚韧的外皮。有六只短足,喜用足走路,还有两片作为武器的钩状的颚。雄性萤火虫成虫时会长出鞘翅和翅膀。雌性萤火虫终生处于幼虫状态。

生活习性: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捕捉时,先要用颚给猎物注入毒液,将其麻醉,再将消化液注入其身体,将肉分解为液体。萤火虫无论雌雄、长幼,最后一个体节上的尾灯都是亮的;雌性萤火虫到婚育年龄前两节光带会发光,有时肚子里也发光。萤火虫发光的原因是氧化作用。

4、绿蝈蝈

外形特征:身轻体健,一对罗纱大翅膀,有极强的下颚和利爪。

生活习性:嗜食昆虫,尤其爱吃没有过硬甲胄保护的昆虫;喜欢吃含糖浆蜜饯的食物;存在同类相残的情况;夜幕降临时分,最为活跃;吃饱之后很安静。平时隐藏于茂密的树丛草窠中,或在植物茎秆上爬行、栖息、觅食。

5、圣甲虫

外形特征:身材小巧玲珑,穿戴庄重而且无可挑剔的光鲜,身子胖乎乎,呈短壮体形,额头和胸廓上佩戴着奇异饰物。头部宽大扁平,有六个细尖齿,既是挖掘工具、切割工具,又是插、举、抛、甩无养分植物纤维的叉子,还可以把好吃的耧过来,排成半圆,前腿扁平,呈弓形,上有粗壮纹脉,外侧配备五个硬齿。

生活习性:食粪虫中最大最负盛名的一种。储备食物的第一步是选料,剔除杂质,收拢成堆,然后清理一块场地,制作、储藏粪球。接着,把储备的食物运到一个安全地方。运送技艺令人拍案叫绝。消化力很强,可以不停进食,一直把储备粮吃完。

6、杨柳天牛

外形特征: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生活习性:食用一些树的树脂,基本没有攻击性。

7、石蚕

特征:①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

②小鞘是它的寓所,也是它的防御工具。③小鞘能帮助石蚕在水里自由地升降或停留在水中央,像是它的潜水艇

【艺术特色】

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这也意味着它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书中不时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试图在科学中融入更深层的含义。

以人性观照虫性,又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法布尔笔下的昆虫既有虫性,又有人性。蝉在地下蛰伏四年,地上仅生活五周,但其每天都尽情地歌唱,它们积极乐观,毫无怨言。

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不时穿插神话、典故、诗歌,使作品文学色彩浓厚,真实地再现了昆虫的生活场景。作品中说萤火虫好似肚子上挂着一盏小灯,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一、名著阅读

1.参照下面关于《海底两万里》的探究专题,为《昆虫记》设计一个探究专题,并简单介绍。

专题一:写航海日记

先绘制一份简单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线路图,标明时间、地点。从小说中选择某几个关键的时间点,结合小说的内容,写几则航海日记。

专题二:介绍尼摩船长

小说中的灵魂人物尼摩船长是个怎样的人?请你根据作品内容,以最后返回陆地的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的身份,给一个亲密的朋友写一封信,向他介绍尼摩船长其人。

2.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谈谈你从该部名著中读出了什么?

《昆虫记》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简·爱》

3.下面文字选自《昆虫记》,请简要谈谈其中的理趣和情趣。

萤火虫可以说是一个双腿残疾者,它在自己的后腿上放上一朵漂亮的白色玫瑰花,一种没有关节、可向四下里活动的有十二个趾肢节的爪子,而这种管状的趾肢节,并非抓住而是黏附着物体。这个器官还有一个用途,它可以当作海绵和刷子来使用。

4.阅读法布尔著《昆虫记》选段,按要求完成批注。

隧蜂门卫①在洞口站岗放哨看门守屋的这只隧蜂比其他的隧蜂年岁大。它是这个住宅的建造者,是现在正在忙着采集花粉的隧蜂姐妹们的妈妈,是现在还是幼虫的隧蜂们的外婆。三年前,当它还是个花季少女时,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它还在干活儿,它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它已经不能再生儿育女,便当上了看门人。它为自己家人开门关门,把陌生人拒之门外。

②谨慎多疑的山羊羔从门缝望出去,对狼说道:“让我看看你的爪子,不然我就不开门。”隧蜂外婆同样谨慎多疑,它也要对来者说道:“让我瞧瞧你的隧蜂黄爪子,不然就不让你进来。”如果被认为并非自家人,谁也甭想进得洞来。

③一只蚂蚁路过洞穴附近。蚂蚁是个厚颜无耻的亡命徒,它很想知道洞底下为何有蜜的甜香味飘上来。隧蜂看门人脖子一扭,意思是说:“滚开,不然要你的命!”通常,这种威吓的动作就足够了。蚂蚁见状赶紧走开。如果它赖着不走,隧蜂看门人便会飞出洞来,向那大胆狂徒扑过去,推搡它,驱赶它。把它赶跑之后,隧蜂看门人便立刻回到哨位,继续站岗放哨。

④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个警惕的门卫擅离过职守。我从未见过它离开家门,去花间大快朵颐,以恢复体力。

⑤清晨凉爽时,采集花粉的隧蜂们因找不到被太阳晒熟的花粉而闭门不出的时候,我就看见隧蜂门卫待在通道上端入口的自己的岗位上。它们一动不动地待在那儿,脑袋堵住入口,与地面持平,以防外来者侵入。如果我离得太近地观察它们,它们就稍稍后退,在暗处等着我这个不速之客离去。

⑥上午八点至十二点,采集高峰时,我又来观察。由于采集女工们进进出出,一片繁忙,我就看见那扇门一会儿开一会儿关的,忙个不停。这时是隧蜂门卫最紧张最累的时刻。

⑦午后,天气太热,花粉采集工们不再去田间野地里了。它们钻进住宅底部,油漆新建的蜂房,制作供虫卵所需的圆面包。隧蜂外婆始终留在上面,用自己那光秃秃的脑袋堵住大门。即使天气再热,门卫也不能午睡,因为必须保证全家人的安全。

⑧夜幕降临或者更晚一些,我又回来观察。我凭借提灯的光亮又看到隧蜂门卫仍旧如白天一样地忠于职守。其他的隧蜂都休息了,而门卫却没有,它明显地是在担心夜间会出现危险,而这些危险只有它才了解。

⑨粮食准备充足之后,隧蜂便不再外出去采集花粉,也不再满载花粉而归,可这时候,隧蜂外婆仍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警惕,坚守自己门卫的岗位。最后的准备工作就在地下洞穴中进行,那关系到一窝小隧蜂。各个蜂巢关闭了起来。直到所有的一切全部结束之前,洞口大门将始终严密地把守着。然后,隧蜂外婆和隧蜂妈妈将离开家屋。它们毕生忠于职守,将去往我不知道的什么地方默默地死去。

⑩自九月起,第二代隧蜂就出现了,既有雌蜂,也有雄蜂。

(节选自《昆虫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6月第1版)

(1)跟法布尔学写作。第①段加点词在表达上很有意思,请你赏析并做批注:

(2)跟法布尔学科学。法布尔对蚂蚁的发现颠覆了我们的认知。结合你读过的《昆虫记》其他篇章,将蚂蚁的真实面目批注在这里:

(3)跟法布尔学观察。研读⑤—⑧段中的时间词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体会法布尔科学的观察方法,并批注在这里:

(4)跟法布尔学情怀。法布尔对他笔下的昆虫寄寓了深厚的人文情怀。请你把隧蜂外婆的优秀品质批注在这里:

5.名著阅读

九年级二班最近开展了名著阅读活动。同学们阅读名著后,从图书馆或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分小组对不同的作品进行了探究:

(1)第一小组举行了关于《艾青诗选》的问答赛。

问题一: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太阳”;

问题二:艾青的成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该小组成员,请作答。

(2)第二小组读名著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典型情节作者用“三……”来概括,如《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请你在《西游记》中找出一个也用“三……”来概括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小组探究的是科普作品《昆虫记》,请你以该小组成员的身份,写几句话,把这部作品推荐给大家。

6.下面是某同学以“多样的生物”为专题做的阅读积累,请你根据提示补充表格。

书名 笔记
《①     奇妙的草木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现在写作“臃肿”)的根。 摘抄
《②    

 

有趣的鱼儿 有海蛙鱼,动作滑稽,难怪得了个“小丑”的外号;有长着长触须的黑喋鱼;有皮上起皱、满身是细条带子的鳞豚……
《昆虫记》 神奇的昆虫 圣甲虫是③     。自己的食物可以是沾满草梗的粗糙面包,但孩子的食物必须精细加工。多么细腻无私的爱啊! 批注
隧蜂是谦让的君子。当两只隧蜂在洞口相遇时,要进去的便稍往后退,让要出的先出来。这种礼让的行为真值得我们学习呢。
蝉是能干的建筑师。④    

二、语段阅读。

(一)《昆虫记》整本书阅读课,老师以“跟法布尔学观察”为主题选取下面文段,请完成下面小题。

地上铺满了苔藓,我刚踩上柔软的地毯,就看到一个还没有完全张开的蘑菇,乍一看还以为是四处下蛋的母鸡把鸡蛋丢弃在了这里。这是我采到的第一个蘑菇,也是我第一次把蘑菇放在手里颠来倒去地察看,好奇心激起了我的观察欲望,我仔细地审查蘑菇的构造。

很快,我又发现了其他的蘑菇,它们大小形状不一,颜色也不同。眼前的景象,让我这个新手大开眼界。它们中有铃铛形的,也有灯罩形的,还有长得像平底杯的,有的长得像纺锤。我见过一些蘑菇还可以瞬间变成蓝色,也看到一些腐烂的蘑菇上面爬满了幼虫。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梨形蘑菇,看上去干干的,顶端开了一个烟囱状的圆孔,当我用指尖弹它的肚子时,烟囱里会冒出轻烟。这是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蘑菇,我采了一些装在口袋里,无聊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让它冒烟。

可是,我的家人却不接受我采摘的另一种鲜艳的蘑菇。他们把它叫做“布道雷尔”,这种蘑菇臭名昭彰,吃了会中毒。妈妈没有多说,只是将它排除在菜单之外。我不明白,为什么外表如此讨人喜欢的“布道雷尔”,会有这样的手段。

那时的我对于蘑菇有关的知识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时光就好像一条欢乐的溪流,穿行于柳树之间,流淌在无声无息的坡面上。时光转瞬即逝,所以要好好利用它。(节选自《昆虫记·采蘑菇的小男孩》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有删改)

7.法布尔描写蘑菇非常生动形象有趣味,请举例分析。

8.法布尔对蘑菇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的观察与探索过程,给予你哪些启示?

9.探究文本之后,同学们准备绘制“法布尔观察记之蘑菇系列漫画”,请你完成漫画脚本。

图画内容 配文 设计意图
哪只母鸡丢的鸡蛋?噢,是蘑菇! 观察细致,充满想象力
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梨形蘑菇,用指尖弹蘑菇的肚子,冒出轻烟。 (揣摩蘑菇的心理给图配文) 突出观察蘑菇的趣味性
在厨房里,妈妈摆着手拒绝小男孩送上的颜色鲜艳的蘑菇。 ③ (揣摩小男孩的心理给图配文)

10.蘑菇系列漫画完成后,班级展出了这些漫画作品,展板上引用了罗斯丹的话:“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结合《昆虫记》整本书阅读,谈谈你的理解。

(二)我在一个大玻璃瓶里面放上一些草,把捉到的几只萤火虫和几只蜗牛也放了进去。蜗牛个头儿正合适,不大不小,正在等待变形,正符合萤火虫的口味。我寸步不离地监视着玻璃瓶中的情况,因为萤火虫攻击猎物是瞬间的事情,不高度集中精力,必然会错过观察的机会。我终于发现是什么情况了。萤火虫稍微探了探捕猎对象。蜗牛通常是全身藏于壳内,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点在壳的外面。萤火虫见状,便立刻打开它那极其简单、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工具,这是两片呈钩状的颚,锋利无比,细若发丝。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小槽沟。这就是它的工具。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其动作不像是在施以手术,而像是在与猎物亲吻。用孩子们的话来说,它像是与蜗牛“拉钩”。它在“拉钩”时,有条不紊,不慌不忙,每拉一次,都要稍事休息,似平是在观察“拉钩”的效果如何。它“拉钩”的次数并不多,顶多五六次,就足以把猎物给制服,使之动弹不得。然后,它就要动嘴进食了,它很可能也是要用弯钩去啄,因为我几次都未观察清楚,所以对这一点我说不太准。总之,萤火虫在实施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快如闪电,不用问,它利用带细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注入蜗牛体内,使之昏死过去。(节选自《昆虫记》)

你班开展《昆虫记》阅读分享活动,请你参与:

11.【我来复述】阅读选文,梳理萤火虫捕食蜗牛的过程,完成复述提纲。

      →打开工具→      →观察效果→动嘴进食

12.【趣说绰号】林耀东同学给萤火虫拟了一个绰号,请你从下列昆虫中任选一种,仿照示例为其拟写绰号并简述理由。

①螳螂   ②红蚂蚁   ③大头黑布甲

昆虫:萤火虫   绰号:麻醉专家

理由:萤火虫对蜗牛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

13.【探究分享】通过阅读探究,你们小组发现《昆虫记》和《西游记》都很有“趣”。请结合作品,分享你们的发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天鹅飞翔于银河之间,下面围绕着我的,有昆虫的音乐,时起时息。微小的生命,诉说它的快乐,使我忘记了星辰的美景。那些天眼,向下看着我,静静的,冷冷的,但一点也不能打动我内在的心弦。为什么呢?它们缺少大秘密——生命。

【乙】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悄悄转动。……蝗虫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偏偏傻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

…………

参考答案

一、名著阅读

1.示例:专题:跟法布尔学观察

介绍:阅读书中描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精彩段落,结合实例,总结法布尔观察的经验。借鉴法布尔的经验,自己设计一个观察实验,并进行实践,做好观察笔记。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的探究。

根据《海底两万里》的探究专题示例,可以仿照其形式进行对《昆虫记》进行设计探究专题。要先对《昆虫记》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4.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第06讲:《昆虫记》-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5915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