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基础检测卷+期中卷+期末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单元基础检测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年轻战士陈祥榕在守边护边的过程中壮烈牺牲,用青春和鲜血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他的事迹启发我们( )
①责任来自于法律的规定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④要心存祖国,自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荣登2021年12月“中国好人榜”的江西好人钟宏权花费16 年时间捐献的血液可以挽救近600人的生命。除此之外,他还时刻关心家乡的教育、乡村振兴等事业,从1998年至今,他总共为家乡的各项事业捐款18万余元。材料表明( )
A.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B.要自觉践行敬业精神
C.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D.献血是个人的法定义务
3.在脱贫攻坚战中,一些人永远倒在脱贫攻坚阵地上。他们中有帮扶干部、退伍老兵、驻村书记他们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了脱贫攻坚的丰碑。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内容的是( )
A.在服务社会中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B.他们的关爱,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C.服务社会能够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D.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4.2022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将有20万人次的志愿者在全市758个点位开展志愿服务;此次城市志愿者人数多、服务范围广泛,从赛会到城市,鸟巢新一代志愿者的热情再次被点燃。他们展现奉献精神,一身“天雾蓝”,一颗火热心,一张张灿烂的青春笑脸,为冬奥盛会增添亮丽色彩。由此可见,志愿者( )
①在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在奉献中传播了社会正能量
③发挥自身优势,寻求社会认可
④服务社会,不言代价与回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可可三番五次无视课堂纪律,大声喧哗。班主任找到他,不仅批评了他,而且让他在教室内站立一节课。班主任这样做( )
①能够帮助可可改正错误
②伤害了可可的自尊心
③能够培养可可的责任意识
④能够避免违法犯罪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6.“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2022新年贺词中这些话告诉我们( )
A.扮演的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相同 B.承担责任只有代价没有任何回报
C.英雄模范承担的责任比普通人多 D.扮演的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
7.“如果遇到困难,可来这里点一份免费的单人套餐。”在疫情期间,南昌县一家小面馆自发为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人员、老人等提供爱心餐。面馆主人的行为值得我们点赞,因为她( )
A.善于欣赏自己,促进自我发展 B.懂得宽容他人,赢得社会认可
C.承担法定职责,履行法定义务 D.关心帮助他人,传递美好情感
8.对图中女孩的行为最贴切的评价是 ( )
A.平等待人,增进信任
B.关爱他人,温暖社会
C.礼貌待人,语言文明
D.尊重他人,消除隔阂
9.2021年7月,为支援河南抗击暴雨灾害,新疆哈密紧急赶制、筹集了100万个爱心馕和200吨哈密瓜捐往河南,河南民众纷纷向哈密人民表示谢意,哈密市副市长付剑伟说:“河南对口支援哈密市10年,河南哈密一家亲!”对此,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关爱他人就是为了满足他人需要 B.关爱他人仅限于危难时刻
C.关爱他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关系 D.关爱他人是为了物质回报
10.赵刚、蔡兵是西电宝鸡电气技术中心的试验员,常年出差往返于宝鸡和西安之间。由于疫情严重,2021年12月23日零时起西安实行临时封闭管理,两位小伙子因工作滞留在了西安,在了解到西安的疫情形势后,他们便产生了当志愿者的想法:既然无法回家,那就去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启示我们要( )
①主动关爱他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②以集体利益为重,抛弃个人利益
③尽己所能,积极服务和奉献社会
④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勇担社会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1年11月,张桂梅入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63岁的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她的事迹( )
①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②能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③是为了让自己获得社会的认可 ④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在抗疫大考面前,许许多多普通人表现出令人敬 佩的勇气和担当,他们之中有“疫情不退我不退” 的社区民警,有“已抱必死之心,始明不惧之志” 的年轻志愿者……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一份 热,发一份光,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动人故事。 他们用行动表明( )
①不同的角色都有自己的责任担当
②劳动和奉献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顺应时代发展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参与公益活动才能奉献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2年5月31日,在赧水河洞口县黄桥镇永发村段某村民修建的8个防溺水安全屋安装完成,沿河村民都为他的义举伸出大拇指。他的行为是( )
①预防溺水,关爱生命 ②爱出风头,标新立异
③热心公益,乐于奉献 ④服务社会,获取名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名言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名言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比获取更有幸福感。
下列做法能体现上述两则名言蕴含的道理的是( )
①协助警察维护好路口的交通秩序
②发现歹徒行凶,能勇敢地与他殊死搏斗
③在节假日里,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
④值日时,找借口让同学代替自己完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高原风景绝美壮丽,但高原病却能要人命。作为医生,吴天一院士为此倾注了全部心血,诊疗藏族群众上万名,提出了高原病防治国际标准,开创了藏族适应心理学研究,被誉为“高原生命的保护神”。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生命来之不易,要爱惜身体 ②用责任担当书写生命的意义
③应将生命投入奋斗与奉献中 ④艰苦环境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青团是( )
①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锋队 ②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
③广大志愿者组成的青年团体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服务冬奥会的行列,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在社会中成长 ②倾力奉献社会
③追求物质奖励 ④主动关心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我妹在家吭哧吭哧打包抗疫物资时,把自己手机也打包给上海人民了。”这条帖子被上海市民纷纷转发。很快这部手机随物流驾驶员一同“返回”扬州。结合下图告诉我们,关爱他人( )
A.为了有回报 B.能赢得尊重 C.只讲求奉献 D.要亏待自己
19.农民辛勤劳作,医生救死扶伤,警察维护治安……正是因为大家都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才能享受到幸福安宁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 )
①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相同的责任
②承担责任就必须获得个人回报
③社会角色不同,责任也不相同
④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听声音辨别故障,是郭宝军和军队检车员的“超能力”,也是必备的技能。为确保电煤和年货运输,郭宝军和他的团队在太原大山里,用每班45000步的“千锤百炼”,丈量出货运列车的安全。一趟车6000多下敲击,是这样的“千锤百炼”,练就了他们一听就知道列车是什么问题的本领。这些检测员的事迹告诉我们( )
A.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相同的角色
B.积极承担责任就能获得社会高度赞誉
C.做负责任的公民必须承担所有的责任
D.承担责任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坚持不懈
二、分析说明题(共40分)
21.2020年12月8日,一则“男子高铁上为充电强迫女子换座”的视频火了,视频中的男子要求换座遭拒后,大声指责邻座女子。这一幕被其他乘客拍下来并传到网上后,引发网民广泛关注。有人认为:换座需要双方都同意才行,强迫他人换座是侵权行为。也有人认为:做人要心怀善意,能帮人处且帮人。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辨析。(1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以来,我国多措并举关爱未成年人:
(1)结合材料,分析国家实施上述举措的必要性。(4分)
(2)教育部要求下线“拍照搜题”App后,部分同学叫苦不迭。请从诚信或责任中任选一角度,对下图中学生提两点建议。(10分)
23.2021年11月6日,西宁对主城区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虽然当天最低气温低至零下13摄氏度,但一场切断疫情传播的全民竞速赛正在进行。12小时130.51万人份样品的背后,西宁速度、西宁温度、西宁效率再一次被生动诠释。西宁速度、西宁温度、西宁效率的背后,是成千上万名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白+黑"式的坚守,也是百万西宁儿女感恩奋进、拼搏赶超,坚决筑牢疫情防线的强劲向心力。正是他们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主动接受核酸检测,西宁才能成为一座有温度、有速度、有效率的城市。
(1)阅读材料说一说西宁温度背后传递着怎样的美好情感?(3分)
(2)这一美好情感有何重要意义?(9分)
…………
参考答案
1. D
【解析】
本题考查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的做法的知识点。旨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②④:从题干分析,年轻战士陈祥榕在守边护边的过程中壮烈牺牲,告诉我们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要心存祖国,自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故②④正确;
①:责任有来自法律的规定,但是材料没有体现这一观点,故①错误;
③:实现人生价值有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但是并非必须放弃个人利益,故③错误;故本题选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