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23年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55579

【真题】2023年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08-08 中考 0 2,13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真题】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各科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泰州市二二三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化学、物理共150分钟 题号范围:化学1~19;物理20~48

(化学满分:60分)

请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答题卡正面为化学学科的答题范围,反面为物理学科的答题范围。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i-28  S-32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第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蜡烛燃烧及产物检验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蜡受热熔化              B.石灰水变浑浊              C.火焰上冒黑烟              D.棉质芯线烧焦

2.磷灰石陶瓷性质优良,可制造人造骨和人造假牙。这里的“磷”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3.某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的是(    )

A.K2CO3                         B.KNO3                          C.CO(NH2)2                    D.Ca(H2PO4)2

4.某同学进行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检验氧气                                                              B.氢气验纯

C.点燃氢气                                                              D.熄灭酒精灯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利用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聚合成性能与聚乙烯相似的塑料,由这种塑料制成的薄膜埋在土壤里几天后就会被细菌吞噬掉而降解,既解决了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

5.塑料属于(    )

A.复合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6.下列对节能减排的建议可行的是(    )

A.生活垃圾集中焚烧                                                B.大力推广燃油汽车

C.推广使用光伏发电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7.下列不属于CO2吸收或转化途径的是(    )

A.光合作用                                                              B.加高烟囱

C.聚合成塑料                                                          D.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8.金纳米粒子可催化某些化学反应,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9                                        B.金原子的电子数为118

C.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g                                 D.金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仪器没有用到的是(    )

A.漏斗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10.《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    )

A.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B.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1.氯气和氨气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数目均没有改变

C.丙物质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1

12.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常用蒸发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C.6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

D.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氯化钠

13.有关盐酸性质的学习中,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验证浓盐酸的挥发性:打开瓶塞,观察瓶口是否有白雾

B.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取样,分别滴加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

C.除去CaCl2溶液混有的少量盐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

D.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组成:取样,用pH试纸检测

14.“价类二维图”是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所属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坐标图。下图是铜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a能与AgNO3溶液反应

B.物质b的化学式为CuO

C.CuSO4可由物质d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D.e点对应物质有多种,如CuCl2、Cu(NO32

15.硫酸铝固体分解得到的活性Al2O3可作为工业催化剂载体。取33.3gAl2(SO4)3.18H2O于坩埚内,隔绝空气灼烧。在热分解过程中,热重分析仪记录的数据如下图(已去除坩埚的质量),已知425℃前减少的均为结晶水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l2(SO4)3.18H2O和Al2O3受热都易分解

B.Al2(SO4)3.18H2O加热至M点时固体质量减少19.8g

C.图中N点物质化学式为Al2(SO4)3

D.图中a=5.1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前沿科技、生产生活社会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Ⅰ.中华传统文化

(1)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活字印刷胶泥含有CaO,加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黑火药爆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兵马俑彩绘中发现了绝美的“中国紫”,“中国紫”主要成分是硅酸铜钡(BaCuSi2O6),其中硅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Ⅱ.中国前沿科技

(3)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入驻“天宫”。宇航服内活性炭用于处理呼吸产生的废气,说明活性炭具有______性。

(4)2023年3月,8200立方米天然气加注船在江苏建造完工并顺利下水。从能源是否可循环再生的角度看,天然气属于______能源,天然气在液化过程中分子间隔______。

Ⅲ.生产生活社会

(5)泰州“梅兰春”酒酿造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有机化学的物质分类中,淀粉和葡萄糖都属于______,葡萄糖转化为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泰州本地豆腐制作包含磨豆、滤渣、煮浆、点卤等工序,“点卤”是在豆浆中加入盐卤或石膏,利用了大豆中蛋白质的性质是______。

17.九年级某班学生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装置B或C,与装置C相比,装置B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

(4)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选用装置C和D组合制取二氧化碳,证明已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

(5)小莉在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进行微型化一体设计如装置E,实验过程中稀高锰酸钾溶液和紫色石蕊试液中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

18.某化学小组围绕四氧化三铁开展主题学习。

Ⅰ.检验

(1)生活中常用墨粉中所含铁的氧化物为四氧化三铁,用物理方法初步检验的操作为_________,用化学方法进一步检验可确定。

Ⅱ.制备

方法一:

方法二:

(2)方法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低碳铁皮在空气中跟______等物质作用会生锈。

(3)方法二中A的化学式是______。操作Ⅰ和操作Ⅱ相同,为______。

(4)与方法二比较,方法一的不足之处是______(答1点即可)。

(5)氢氧化氧铁(FeOO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当A溶液①和A溶液②的质量之比为______时,铁元素全部转化到Fe3O4中。

Ⅲ.应用

纳米高性能Fe3O4可以实现高效催化分解水,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6)该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7)分解水前后Fe3O4的______和化学性质不变。

(8)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家用某品牌发酵粉进行探究。

活动一:定性研究

(1)小星通过观察标签知道这种发酵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为测定发酵粉溶解形成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发酵粉加适量水溶解,在室温下用pH计测得所得溶液pH为8.2,说明溶液中除Na+、外,一定含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小静对碳酸氢钠固体溶解过程温度变化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使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得不同质量的碳酸氢钠粉末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由图可知,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_______热量,影响溶解过程温度变化程度还与_______因素有关(答1点即可)。

活动二:定量测定

小燕设计了如图3装置,测定该发酵粉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已知发酵粉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3)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_。

(4)小燕取15.0g固体样品和足量稀盐酸置于装置A中,打开活塞,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C增重6.6g。请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小组同学围绕实验中产生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误差进行分析,形成两种不同意见。请分别写出产生偏大和偏小两种误差的原因和导致结果_______。(经检测装置气密性良好)

活动三:拓展延伸

小林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提出问题:NaOH和NaHCO3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6)猜想一:两者不反应

猜想二:两者发生反应,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反应生成H2O和_______(写化学式)。

(7)已知:该实验条件下CaCl2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变浑浊,CaCl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无现象,为验证猜想二正确,请你补充实验方案:取少量NaHCO3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_______。(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可供选用的试剂有:CaCl2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

参考答案

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第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A

【解析】

A、石蜡受热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火焰上冒黑烟,是因为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棉质芯线烧焦,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C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磷”不是指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而是强调物质的宏观组成,是指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真题】2023年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557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