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暑假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趣味阅读
专题09:《狼》课内篇
趣味阅读
1.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常出现在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关于狼的故事有很多,请写出下面图片相应的故事或作品名称。 A._______ B._________
(2)汉语里有不少关于狼的成语,请写出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狼的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相似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本文后,班级准备开展关于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拟出了下面三个问题,请你帮忙完成。
(1)汉语里有不少关于狼的成语,请写出几个来。(至少三个)
(2)这些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相似点?
(3)现代人赋予了“狼”很多新的意义,请在下面的两个例句中选择一个,分析句中“狼”的新意义。
例句:①嫁人要嫁灰太狼。
②生态保护主义提倡要“与狼共舞”。
3.下面是关于“狼”的一些处世之道,请仿照示例,在空缺的地方填写四字成语,概括狼的处世之道。
示例:授狼以渔:狼会教小狼生存能力,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
(1)________: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2)________: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3.结合课堂学习及下列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狼的认识及感悟。
材料一 狼,犬科,耳竖立,尾下垂,性凶残,往往结群伤害禽畜。
材料二 在许多情况下,狼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或者饥饿、生病,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
材料三 1907年美国开巴高原一片葱茏,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可常常被贪婪的狼暗算。当地人恨透了狼,用了25年的时间,消灭了狼和一切鹿的天敌,开巴高原成了鹿的“自由王国”,鹿大量繁殖。不久,鹿吃光了所有能吃的绿色植物。整个高原,绿色消退,枯黄蔓延……后来美国很多地区开始了“请回狼先生”的工程。
材料四 由于人类的滥捕滥杀,1875年南极狼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灭绝,1911年白狼在纽芬兰岛灭绝,1917年佛罗里达狼在北美灭绝,1920年新墨西哥狼灭绝,1948年袋狼在大洋洲灭绝,1950年喀斯喀特棕狼在北美灭绝……
4.“其”字在古汉语中常作代词,指代的内容是根据每句话的意思所决定的本文中指代A.两狼B.麦场C.柴堆D.屠户E.半身入垛的狼,指出下列各句中“其”指代什么,将指代的字母写在括号中。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 )
(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 )
(3)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
(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
5.下面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自己撰写的座右铭。你能指出其中所用典故的主人公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一狼径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前狼假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7.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文学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部文言小说集。
8.全文共有五段,请在下面横线上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动词(限一个字),使之成为各段的大意。
遇狼→_____狼→_____狼→____狼→____狼
9.试解释加点的字。
(1)缀行甚远( ) (2)一狼仍从( ) (3)屠大窘( )
(4)顾野有麦场( )(5)积薪其中( ) (6)苫蔽成丘( )
(7)目似瞑( ) (8)又数刀毙之( ) (9)一狼洞其中( )
(10)止露尻尾( ) (11)乃悟前狼假寐( ) (12)狼亦黠矣( )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其一犬坐于前 D.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11.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 场主积薪其中(柴草)
B.狼亦黠矣(狡猾)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C.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恐前后受其敌(遭受)
D.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通道)
12.下列对《狼》一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尚未彻底认清狼的本性,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余地的情况下做出了与狼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那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
1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屠/自后/断其股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4.我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1)对“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屠/自后/断其股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5.下列对《狼》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耽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
B.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议论,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节的展开为:遇狼——御狼——惧狼——杀狼。后一部分为记叙,点明故事的主题。
C.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点明了文章中心,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 B.其一犬坐于前
C.目似瞑,意暇甚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狼径去 B.屠自后断其股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恐前后受其敌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恐前后受其敌
A.一狼洞其中 B.屠自后断其股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其一犬坐于前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 B.其一犬坐于前
C.目似瞑,意暇甚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
B.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
C.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狼径去 B.屠自后断其股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恐前后受其敌
2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3.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
A.说明对于狼那样的坏人,可以作必要的让步,如果他们得寸进尺,贪得无厌,那就必须把它们消灭掉。
B.说明狼是一种贪得无厌、狡猾残忍的动物,我们必须坚决消灭它,否则它将危害人类。
C.说明对于狼那样的拦路打劫的坏蛋,不能给他们财物,只能把他们消灭掉。
D.说明对于像狼那样的敌人,不应该有丝毫畏惧,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而战胜他们。
24.《狼》知识梳理一览表
文学常识 | 作者简介 |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 ||
代表作
及名句 |
《聊斋志异·赌符》 | 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博,天下之败德者亦莫甚于博。 | ||
《聊斋志异·促织》 |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 |||
《习文郎》 | .不尤人则德益弘,能克己则学益进。 | |||
称颂作者
的诗句 |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老舍 落落宏才未得申,挥笔弄墨染风尘。意弥性挚开金石,天顺人和狐鬼驯。绣口锦心有若无,生花彩笔假犹真。千篇恩爱悲欢剧,易俗移风劝世人。 —–胡厥文 |
|||
作品简介 |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 |||
字音 | 缀(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眈(dān) 瞑(míng) 尻(kāo)
寐(mèi) 黠(xiá) |
|||
朗读节奏 |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
|||
重点词语 | 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zhuì)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jiǒng)〕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们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11〔苫(shàn)蔽成丘〕堆积柴草。覆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dān)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14〔少(shǎo)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瞑(míng)〕闭上眼睛。 19〔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遂,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kāo)〕屁股。 24〔假寐(mèi)〕假装睡觉。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xiá)〕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意思是能 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
|||
通假字 | 止有剩骨,止:通“只”。 译文:只剩下骨头。 | |||
古今异义 | 1、去: 古义:离开。 今义 : 到某—地方。
原文中的句子:一狼径去。 译文:一只狼径直走开了。 2、少: 古义:稍微。 今义 : 数量小。 原文中的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3、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 原文中的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译文: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4、耳: 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原文中的句子:止增笑耳。 译文: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5、股: 古义:后腿。 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原文中的句子: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译文: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 6、盖: 古义:原来是。 今义:遮蔽、覆盖。 原文中的句子: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
|||
一词多义 | 【意】 | ①神情、态度。 原文中的句子:意暇甚。译文:神情悠闲的很。 | ||
②意图。 原文中的句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译文: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 | ||||
【敌】
|
①攻击。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译文: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 |||
②敌人。 原文中的句子:盖以诱敌。译文: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 ||||
【前】 | ①前面。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译文: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 | |||
②向前。 原文中的句子:狼不敢前。译文:狼不敢上前。 | ||||
词类活用 | 【前】 | 1、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 ||
【敌】 | 2、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 |||
【洞】 | 3、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 |||
【隧】 | 4、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 |||
【犬】 | 5、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 |||
特殊句式 | 倒装句 | 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 状语后置。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 ||
省略句 | (1)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译文: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 |
|||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省略主语“屠”,
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
||||
(3)“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
||||
(4)“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译文: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
||||
译文 | 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跟随屠户)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 屠户十分害怕,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于是屠户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大概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真狡猾啊,但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
|||
行文思路 | 1.第一层次(1),故事的开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写屠户“遇狼”。
2.第二层次(2),故事的发展,写屠户“惧狼”之后“御狼”。 3.第三层次(3),故事的高潮,写屠户“杀狼”后对狼的奸诈有了深刻的认识。 4.第四层次(4),作者评论,揭示主题: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
|||
启示 | 关于狼的启示:像狼这样的恶势力,最终一定会被正义所消灭。
关于屠夫的启示:遇到像狼一样狡猾的坏人,我们要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
理解性默写 | 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 | |||
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 | ||||
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 | ||||
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 | ||||
问题探究 |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
2、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
||||
3、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
||||
4、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
||||
5、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为什么?
|
||||
经典习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共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战?止增笑耳。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缀行甚远 缀:_________ (2)恐前后受其敌 敌:_________
(3)弛担持刀 弛:_________ (4)—狼洞其中 洞:_________
(5)屠自后断其股 股:_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B.眈眈相向 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C.屠暴起 暴:突然
D.止露尻尾 尻:大腿
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A.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下车引之 (《陈太丘与友期行》)
C.夫君子之行 《诫子书》) D.闻之于宋君 (《穿井得一人》)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B.选文中,屠户与狼经历了三次交锋:第一次,屠户遇狼惧狼;第二次,屠户与狼对峙;第三次,屠户杀死了两只狼。
C.从选文中“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等句子,可以看出狼的狡猾。
D.选文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8.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答案】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打洞) B.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C.恐前后受其敌(敌人) D.一狼径去(离开)
10.分析下列句中“之”的用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A.①⑤/②④/③ B.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④/②/⑤/③
11.根据课文内容,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
1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参考答案
1.(1)A 喜羊羊与灰太狼 B东郭先生和狼(2)示例:狼吞虎咽、引狼入室、狼狈不堪、狼狈为奸。(3)关于狼的成语大多为贬义词。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本题,应将画面里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来概括出故事的名称。第一幅图包含四只羊和两匹狼,可以判断出为《喜羊羊与灰太狼》,第二幅图从书生、狼、驴和口袋可以判断出此图是《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2)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能力。关于狼的成语有很多,如“狼吞虎咽”“狼狈不堪”等,要注意保证字形书写的准确性。(3)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感情色彩的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某种语言环境中带有赞扬、喜爱或贬斥、憎恶等感情色彩。关于狼的成语大多属于贬义词。
2.(1)狼吞虎咽、引狼入室、狼狈不堪、狼狈为奸、狼奔豕突等。(2)关于狼的成语贬义居多。
(3)①灰太狼爱老婆绝对胜过爱自己,他有责任心,非常热爱劳动,聪明能干,有毅力。
②狼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我们应该和自然万物和谐相处。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