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2021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徘徊 瞬间 万不得已
B.控制 幼稚 不可思议
C.书藉 陶醉 自做自受
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感情朗读诗句,重音轻读的一个是( )
A.劝 B.更 C.无
3.诵读《仆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读法不妥的选项是( )
A.激昂 B.深情 C.舒缓
4.《少年闰土》一文中有许多词句意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如:猹,小毡帽,装弥捉小鸟等。理解这些词句,比较好的做法是( )
A.问他人 B.联系生活 C.查找资料
5.《马诗》、《石灰吟》和《竹石》三首古诗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 )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直抒胸臆
6.下列关于小说的内容,表述不妥的一项是( )
A.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B.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基本脱离生活。
C.《桥》、《穷人》和《在柏林》三篇小说,故事结局都出乎意料,结尾升华主题。
7.《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中“回忆往事”版块提供给我们参考的两篇阅读材料《老师领进门》和《作文上的红圈圈》主要是帮助我们( )
A.填写时间轴 B.分享难忘回忆 C.制作成长纪念册
8.关于《表里的生物》一文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我”的观点是: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B.文中的“我”用具体事例(表里能发出清脆的声音,里面很好看,还有一个恐怖的小蝎子)说明自己的观点。
C.“只许听,不许动。”和“只许看,不许动。”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管教很严。
9.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小梁,你不要太脆弱!”(《金色的鱼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意思是讲鱼汤少,味道差,难以下明。
B.这段文字是老班长神态和语言描写
C.这段文字表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基础知识
10.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yíng xuān nào qí zhì xuán yá
míng mèi lǐng yù bì miǎn tōng xiāo
11.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自愧弗如:______ (2)学弈:______
(3)见微知著:______ (4)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_____
12.按要求完成练习
1.《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这样写:“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这里采用了______叙的写法;文章最后写——“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这种写法是______。
2.文章题目有多种表现方式,如:①人名 ②物名 ③概括主要内容 ④揭示中心等。 以下三个题目,分别采用哪种方式,请在题目后面写上相应的序号。
《腊八粥》______ 《少年闰土》______ 《为人民服务》______
3.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写出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13.照样子,仿写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
例:喜——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在发疯了。
写一个人“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个人“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古诗填空。
(1)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2)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2.______________,有再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有再青的时候;______________,有再开的时候。(《匆匆》)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文学家_______说的,句中的“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_______和_______《为人民服务》中______________,他们的死,都比泰山还重。
语文综合性学习。
读《拔河比赛》的片断,按要求评改习作。
裁判哨声一响,选手个个铆足了劲,脚蹬地面,身体后仰,双手紧拉绳索,脸涨得通红。大力士王强在队尾,腰上绕着一圈绳子,手背青筋暴起,屁股就差落到地上了,看他那样像是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系在绳子上的红绸子像一只正在跳舞的蝴蝶,忽左忽右……
15.从内容(语言)、情感和写法等方面,为这个习作片断写几句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阅读”内容考查
16.爸爸妈妈出门了,让尼尔斯在家( )
A.读书 B.写作业 C.看电视
17.尼尔斯和大公羊战胜狐狸发生在( )
A.清晨 B.中午 C.深夜
18.小灰雁身上的伤是( )治好的。
A.阿卡 B.莫顿 C.尼尔斯
19.填空。
(1)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
(2)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虞美人》唐·李煜)
(3)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_____。《乡村四月》宋·翁卷)
(4)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衣巷》唐·刘禹锡)
20.用几句话写出《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梗概或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小古文阅读
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①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②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③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④欲得其前利,而不顾⑤其后之有患也。
【注释】①悲:大声。②委身曲附:缩着身子,弯起了前肢。委,缩着。曲,弯曲。附,脚背,这里代脚。③延:伸长。④务:一定,必须。⑤顾:考虑。
21.朗读下面的句子,用“/”在句中标出两处朗读停顿。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
22.“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小古文的内容,在思维导图的方框中填写相应的事物名称,再按要求写一个成语。
根据思维导图,写一个八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不记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24.读上面的内容,仔细体会情感。
边读边想像:头脑中会出现三幅画面:(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男孩子儿依偎在母亲怀里。
25.文中描写母亲连续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等,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疼爱与内疚等心情。
26.“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朗读这句话时,语速要______________,语气要温和。
27.从“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想开去,你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鸟是树的花朵
①我们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树木落光了叶子!看吧,这就冬天了!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满树的花朵!
②有时候,鸟是一群一群地飞来又飞走的,黑压压一大片的是八哥或乌鸦,冬天的麻雀也喜欢一群一群地落在光秃秃的树上。黑色的鸟群会在瞬间装点一丛树林。一群白鸽落到树枝上,仿佛早春的玉兰花开,白得丰腴而优雅。鸟儿们叫着喊着,吵吵闹闹。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稀疏的树枝上。有时候只有一只,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
③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得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乌鸦的歌声粗壮而无所顾忌,麻雀使得冬天没有了秩序。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婉转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这是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鸟儿们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④实际上,一年四季,鸟儿向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唱歌;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月夜被一声鸟鸣切开。
⑤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因为,我认定鸟是树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
28.用大意思连接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文章详写了_______(季节),略写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②自然段,作者详写“鸟是树的花”这部分内容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从文中的____________等词语看出来。
31.从修辞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鸟儿们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习作表达
题目:
我得到了_______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关心、提高、教训……
要求:
1.围绕中心意思,把内容写清楚;2.恰当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捕捉生活细节,写出真实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3.400字以上,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掌握。
选项C有误,“书藉”改为“书籍”,意思是“是指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在狭义上的理解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纸张的集合。中国古代纸张推广前,书籍多用以火焙干的竹子编成。”“自作自受”改为“自作自受”,意思是“意思是自己做了蠢事或坏事后带来的不良后果,自己承担。”
2、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朗读。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诵读这首诗时,句中的重音“无”字,采用轻读的方式去读,更能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无”是真情的吐露,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一切尽在不言中,所以重音轻读。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