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模拟试卷(扬州卷)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51997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模拟试卷(扬州卷)

2023-06-09 中考 0 2,38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模拟试卷

备战2023年中考考前冲刺全真模拟卷(扬州)

化学试卷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Fe-56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C.城市污水深度净化                                    D.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

2.以下制作食物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包粽子                  B.煮鸡蛋                  C.切皮蛋                   D.洗黄瓜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金刚石                  B.水                         C.铁                          D.氯化钠

4.《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亦化为铜”,胆矾为CuSO4晶体,CuSO4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5.下列食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猕猴桃pH=3.2                                         B.醋pH=3.3

C.纯牛奶pH=6.5                                          D.苏打水pH=9.1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生铁                      C.食盐水                   D.冰水混合物

7.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若缺少钾元素可能导致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下列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     )

A.碳酸氢铵               B.碳酸钾                  C.硝酸钾                   D.硫酸钙

8.当前手机电池大多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钴酸锂(化学式为LiCoO2),从材料的角度看钴酸锂属于(     )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9.为保证安全,面粉加工厂内应该张贴下列哪种标志(     )

10.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糖                      B.花生油                  C.食盐                      D.味精

11.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泥水                                                 B.量取液体

C.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D.闻药品气味

12.反应可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储能装置,X的化学式为(     )

A.N2                         B.H2                         C.C2H2                      D.C2H4

1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用酒精充当了人们日常生活杀菌消毒的“先锋”,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化学式:C2H6O)。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乙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乙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6:1

14.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其中一种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3种分子                                          B.属于复分解反应

C.丙为CO                                                   D.催化剂不断减少

1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CO具有可燃性,可用与工业炼铁

B.氮气不易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C.石墨能导电,可用作电池电极

D.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切割玻璃

16.有关金属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主要与价格和资源等因素有关

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中的含碳量比生铁中高

C.铝合金门窗耐腐蚀性好,硬度高

D.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其熔点低,可以用于焊接金属

17.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

B.t2℃时,50gKNO3溶于50g水中,溶液质量为100g

C.t1℃时,KNO3、KCl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将t2℃时KC1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

18.已知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加热NH4Cl 和 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少量的氨气,图中装置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A.生成NH3                                                 B.干燥NH3

C.收集NH3                                                  D.吸收NH3尾气

1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0.如图为一种以铁粉、硫酸亚铁溶液为原料制取氧化铁黑(Fe3O4)的原理。已知:若氧气过量,产品会逐渐转变为Fe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化过程仅涉及铁、氧元素化合价变化

B.理论上,每生成23.2gFe3O4,需补充3.2g的氧气

C.理论上,每生成45.6gFeSO4,需补充300g9.8%的稀硫酸

D.若转化Ⅱ中参与反应的氧气过量,则最终所得的固体质量偏大

非选择题

21.“砂锅鱼头”备受人们喜爱。烹任方法为:鱼头下油锅煎黄,放入砂锅中,加适量葱、生姜、香菜、饮用水等,煨煮数小时,最后加入适量加碘食盐即可起锅。

(1)鱼头中的蛋白质_____(填“能”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2)“砂锅鱼头”中几乎不含有的营养物质是_____。

a.无机盐        b.油脂        c.糖类        d.水

(3)某市售“加碘盐”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加入以补碘,为更好发挥补碘效果,通常在起锅时加入加碘盐,可见碘酸钾具有_____的化学性质。

(4)用液化石油气气灶煨制鱼头的砂锅外壁常因燃料的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燃烧产生黑灰,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填“调大”或“调小”)可以避免黑灰产生。

(5)鱼头中含铁、钙、磷等多种元素,青少年摄入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可预防佝偻病。

(6)油腻的砂锅可用洗洁精洗净,这是因为洗沽精具有_____作用。

(7)若不小心被砂锅烫伤,可用冷敷袋进行冰敷。揉搓冷敷袋,水袋破裂,利用其中的盐溶解吸热。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冷赦袋内盐的是_____。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22.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分类角度:CO2属于_______(填字母)。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2)变化角度:右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物质间转化图。实验室中常用CO2→ CaCO3检验CO2气体,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应用角度:可用下图所示方法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

制汽水时, NaHCO3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①据此推测,通常条件下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

a.镁带           b.氯化钠            c.烧碱

②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有关。

(4)环保角度:我国向世界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①实现“碳中和”有利于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

②我国科学家使用纳米纤维作催化剂实现了CO2的转化.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上述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填序号),反应前后未发生改变的微粒有_______(填微粒符号)。

③磷石膏是磷酸生产过程的副产物,主要成分是石膏(CaSO4·2H2O)。用它吸收废气中的CO2可以回收有用的物质。吸收 CO2时,先将磷石膏与氨水混合,再通入 CO2,反应后生成(NH42SO4和 CaCO3,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不同温度下,磷石膏吸收 CO2的吸收率如图,温度高于 65℃时,CO2的吸收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

23.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编号),判断氧气是否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填“a”或“b”)通入。

(3)装置C与D组合可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装置B和C对比,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

(4)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就是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其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组装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②③⑤       c ②①④③⑤      d ②③④①⑤

(5)用收集的氧气按右图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一)水的净化

(1)居民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____________(填“②”或“③”或“④”序号)。

(2)净水器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可去除异味和余氯。

(二)水的分解

(3)电解法:电解水时,当电源正极对应电极产生8mL气体时,负极对应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____________mL。

(4)光解法:图2为水在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和太阳光作用下分解的原理图。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其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5)对比以上两种水的分解方法,光解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填一个即可)。

(三)水资源的保护

(6)使用无磷洗涤剂、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再排放都是为了防止水的富营养化污染,一旦水域发生该污染,水中溶解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大大减少,水质会变黑发臭。

(7)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增强全社会惜水、节水、护水意识。请您写出一条节水措施____________。

(四)化学实验离不开水

某学习小组运用传感器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得到如下图像,其中图22-3是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与时间、溶液pH与时间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8)钠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者“放热”)。

(9)结合图22-3分析,钠充分反应时对应的点是____________(选填“a”“b”“c”)。

(10)钠与水反应能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请结合图22-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1)将少量金属钠投入稀的硫酸镁溶液中,生成一种白色沉淀,写出该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5.铜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广泛的金属。

(一)对古代铜制品认识

(1)出土的古代青铜器能保存至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铜的活泼性弱,不易生锈           b.深埋于地下,隔绝空气

(2)《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___________(填“大”或“小”)。

(二)铜的化合物制备

用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还含有少量Fe2O3、SiO2杂质)制备铜绿流程如图:(已知: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3)反应池中发生的有关反应:、___________。滤渣的成分一定有___________。

(4)部分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所示。调节pH,使Fe3+完全沉淀而Cu2+不沉淀,则pH的范围应控制在__________。

(5)结晶池中温度须控制在70℃-80℃,如果出现_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

(二)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6)探究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某碱式碳酸铜成分可表示为Cua(OH)b(CO3c,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使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组装好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称好的3.46g的碱式碳酸铜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再分别称量装置C和装置D的质量。

③先打开活塞K1、K2,关闭活塞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再打开活塞_________,关闭活塞___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至B中固体全部变黑。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称量洗气瓶C和U形管D的质量如下表:

计算a:b:c=_________。若缺少E装置,b:c的比值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将上述实验所得黑色固体继续加强热,观察到黑色固体又变成了红色。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 。

【猜想】红色固体可能是:猜想I:Cu:   猜想Ⅱ:Cu2O:   猜想Ⅲ:_________。

【实验】

①称量B中得到红色剩余固体质量为2.16g。

②再向红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_________(填现象),则猜想I错误。请结合以上数据,计算红色固体的成分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故该项说法正确;

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作用很大,故该项说法正确;

C、城市污水深度净化有助于防治水污染,故该项说法正确;

D、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故该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B

【解析】A、包粽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煮鸡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切皮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洗黄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模拟试卷(扬州卷) https://www.0516ds.com/5199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