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31日
资源编号 49919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3-05-08 八年级下册 1 4,26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检测卷

第十单元《压强和浮力》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0章

2.g=10N/kg。

3.本卷平均难度系数0.18。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用F=4N的力拉着木板A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图甲到图乙,B相对地面始终保持静止。图乙中B的底面有三分之一伸出木板。已知A的质量mA=219g,A的底面积SA=30cm2,B的质量mB=81g,B的底面积SB=13.5cm2,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N,方向水平向左     

B.图乙中B对A的压强为900Pa

C.图乙中A对地面的压强为730Pa   

D.图乙中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5.5N,方向水平向左

2.一块均匀矩形冰砖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现用冰刀将冰砖的右侧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对地面的压强p1=1800Pa;将图乙的冰砖倒置后如图丙所示,冰砖对地面的压强p2=3600Pa。甲中冰砖对地面的压强为(  )

A.2100Pa                 B.2400Pa                   C.2700Pa                 D.3000Pa

3.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小球A、B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A球沉底,B球漂浮,如图所示,h1<h2,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两个小球的重力:GA<GB

②两个小球的浮力:FA>FB

③两种液体的密度:ρ<ρ

④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p

A.只有③④正确       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4.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3:4,把它们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0.6×103kg/m3,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甲截取前和容器乙中的液体质量之比为3:2  

B.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C.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0.5×103 kg/m3  

D.容器乙中未放入物体A时,液体的深度为7.5cm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在它们的上部分别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上方的中央,则切去的部分对甲、乙剩余部分的压强Δp、Δp以及甲、乙剩余部分对地压强p、p的关系是(  )

A.Δp>Δp p>p                                B.Δp<Δp p<p 

C.Δp>Δp p<p                                D.Δp<Δp p>p

6.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有一个圆柱体,把它从盛水的烧杯中缓慢提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忽略水面的变化) (  )

A.圆柱体的高是5cm                                  B.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N

C.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D.圆柱体的密度是1.5g/cm3

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乙后,将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B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后,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浸入液体的体积等于B浸入液体的体积   

B.A、B放入前,液体对容器底压力的关系是F>F 

C.A、B所受浮力的关系F浮甲<F浮乙 

D.A、B放入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关系是p>p

8.水平桌面上放着两个相同的足够高的柱形水槽,水中的两个木块也相同。将铁块a放在木块上面,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甲所示;将铁块b用细线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且此时两水槽的水面相平。已知水的密度为ρ,铁的密度为ρ,则(  )

A.a、b两个铁块的重力之比为1:1 

B.a、b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为 

C.两种情况相比较,乙图中水槽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D.若将a取下投入水中,并剪断b的细线,静止时水对容器底压强变化量Δp>Δp

9.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A、B对地的压强之比为4:5,将A沿水平方向切去高为L的部分,把切去部分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为pB,A剩余部分对地的压强为pA,pA、pB与L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切除之前,A的边长为20cm

②A切除m后,余下部分的密度为4×103kg/m3

③B的底面积为400cm2

④L=2.5cm时,pA:pB=4:7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10.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质量不计),底面积为103m2,将一体积为5×104m3的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有1/5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用一根质量和体积不计的细线把容器底和木块底部中心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g=10N/kg)(  )

①木块的密度为0.8×103kg/m3

②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为500g

③浸没水中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0.8N

④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11.如图,有A、B两个物体,用弹簧连接后置于烧杯内,再将烧杯放入装有足够多的水的容器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已知A为正方体,重力为8N;B为体积200cm3,高4cm的柱体,重力5N;烧杯底面积为200cm2,容器底面积为250cm2,且弹簧弹力每改变1N,长度改变0.8cm。现将A、B从烧杯中取出放入水中,静止后,弹簧与图示状态相比伸长了8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状态,B物体对烧杯底的压强为520Pa 

B.将A、B放入水中静止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减小50Pa      

C.将A、B重新放回烧杯的过程中,不小心将一些水带入烧杯中,此时水位相比于图示状态升高

D.A的密度为0.8×103kg/m3

12.如图所示装置,实心铝块(ρ=2.7g/cm3)B、C的体积均为10cm3,当B浸没在水中时,木块A恰能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运动,若用铝块D替换C,则A在粗糙的桌面上向右做匀速运动,则D的质量为(  )(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铝B始终在水中,水与B之间的粘滞阻力及滑轮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A.2.7g                      B.7g                          C.4.7g                      D.2g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3分,共18分)

13.如图所示的小鸡自动喂水器主要应用_______支持瓶内的水柱,当小鸡喝水后瓶口露出时,瓶内水流出,待水面将瓶口封住时,瓶内的气压与原来瓶内的气压相比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M,让M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逐渐竖直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圆柱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为_______Pa,圆柱体M的底面积为_______m2。(g=10N/kg,ρ=1.0×103kg/m3

15.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地均匀的长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乙的高度之比h:h=3:2,底面积之比S:S=5:4,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是_______;若将甲、乙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并将切下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叠放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之比Δp:Δp=2:3,已知甲的质量为10kg,则甲沿竖直方向切去的质量为_______kg。

1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装有2kg的水,容器的质量为0.2kg,厚度忽略不计。A、B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B物块的体积是A物块体积的1/6。当把A、B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如图乙所示,现剪断细线,A物块上浮,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60Pa,物块A有1/4体积露出水面。则甲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_______,B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1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分布均匀、底面积为100cm2的长方体甲和一个质量未知的薄壁柱形容器乙,已知容器乙的高度为20cm,其内装有3000cm3的水。现将甲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Δh,并将甲切下的部分保持竖直轻放入乙容器的水中沉底,甲物体和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随切去厚度Δh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Δh=10cm时,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为_______Pa;图丙中a的值为_______cm。

18.如图,圆柱体甲高50cm,底面积100cm2,质量为4kg;足够高的容器乙,底面积为200cm2,内装有10cm深的水,则此时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_Pa。现将甲水平横切高度为a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缓慢竖直放入容器乙中,此时甲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与乙容器中水对容器底压强之比为2:1,则切去部分体积与圆柱体甲总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46分)

19.在学习浮力部分知识时萱萱想要“探究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操作步骤如图1a、b、c、d、e、f。

(1)表格中缺少a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图a读出数据:  N,在实验步骤b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

(2)分析实验步骤a、b、c、d,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  有关;分析_______三个实验步骤,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深度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萱萱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步骤f中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kg/m3

(4)同组的小春同学想用电子秤来测量矿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图2:

①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示数如图2A所示;

②把被测矿石用细线拴好,缓慢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矿石未触碰到烧杯底部,电子秤的示数如图2B所示;

③然后缓慢放下矿石,让被测矿石沉入烧杯底部,如图2C所示;

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数据,可测出被测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g,被测矿石的体积_______m3,被测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kg/m3

20.小红用菜盆盛水清洗樱桃时,将一个塑料水果盘漂浮在菜盆里的水面上盛放樱桃,当她把水里的樱桃捞起来放入果盘后,发现菜盆里的水位有所变化。为一探究竟,她用一个水槽、一个长方体空盒A、一个正方体金属块B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来研究。已知水槽的底面积为200cm2,空盒A底面积为100cm2,金属块B为体积是1.25×104m3的正方体。她先把金属块B放入水槽中沉底,当空盒A漂浮在水面上时,盒底浸入水中1cm深。整个实验中,水槽里的水未溢出。(ρB=7.0×103kg/m3

(1)空盒A漂浮在水面上时,求盒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

(2)求空盒A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浮力的大小。

(3)小红把金属块B从水中捞起后放进盒A并漂浮在水面上时,求盒A受到的浮力的大小。(金属块B上附着的水忽略不计)

(4)请计算第(3)问中水槽里的水位变化的高度。

21.如图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A放在水平面上,内放个装满水的圆柱形容器B(B厚度不计,且与A底部未紧密贴合)。容器A底面积为300cm2,容器B质量为800g,底面积为200cm2,高度为20cm。正方体木块边长为10cm,密度为0.5g/cm3(每个木块放入容器B后会立即吸水100g),求:

(1)木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B中的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

(2)把一个木块缓慢放入容器B中,当木块最终静止时,溢出的水的体积;

(3)把n个木块缓慢放入容器B中,然后全部取出,容器B能够在A中浮起时,n的最小值(不计取出木块时表面沾的水)。

22.重为2N、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体积分别为200cm3的木球和25cm3的塑料球用轻质细绳相连放入水中,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它自身体积的3/8,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如图甲所示;当把细绳剪断后,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1/2,塑料球沉到容器底,如图乙所示。

(1)图甲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少?

(2)木球的重力是多少?

(3)图乙中,容器底对塑料球的支持力是多少?

23.小丽同学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  (上端/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若将它放入液体中后不能竖直漂浮,请提出改进做法  

(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  (越长/越短/不变)。

(3)小丽想,如果在吸管上标上相应的密度刻度,不就能直接显示所测液体密度的大小吗?于是她决定对吸管进行刻度的标定。在标定刻度前,她先测出吸管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H(如图1所示)。若漂浮在密度为ρ的其他液体中,则浸入的深度为h,可推出h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用ρ、ρ、H表示)根据以上表达式即可对不同液体的密度在吸管上进行标定。图2中的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_________。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要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可适当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配重,或换  (选填“粗”或“细”)一点的管子。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分析】(1)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据此判断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根据p===算出图乙中B对A的压强;

(3)根据p′==算出图乙中A对地面的压强;

(4)对A进行受力分析,再进一步确定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A、B相对地面始终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则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为1.5N,方向向左,B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方向向右,大小等于1.5N,故A错误;

B、图乙中B对A的压强为:

p=====900Pa,故B正确;

C、图乙中A对地面的压强为:

p′====1000Pa,故C错误;

D、图乙中以A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向右的拉力为4N,同时受到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和物体B对它向左的摩擦力,二者之和为4N,所以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4N﹣1.5N=2.5N,故D错误。

故选:B。

2、B

【分析】由F=pS算出乙、丙两图中压力,利用压力相等,求出面积比,再将乙丙组合成柱状固体,利用p=F/S算出组合体的压强。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1)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4)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4991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