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2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10日
资源编号 48419

徐州市202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04-13 中考 0 4,14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徐州市2023年中考一模各科试卷汇总
徐州市2023年中考一模各科试卷: 徐州市202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徐州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

2023年九年级联盟考试模拟(一)

语文试题

(全卷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青春是志存高远,是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劝告。(《诚子书》)

(6)如果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参加“展现青春风采”为主题的校园艺术节晚会,准备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连续的古诗文作为开场白。

2.根据语境作答(13分)

某校为即将到来的青年节组织一场“展现青春风采”为主题的校园艺术节晚会。活动时间:5月4日18:30,活动地点:云龙湖音乐厅。小徐和小州是这次活动的总策划,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任务。

今年3月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同学们在获奖名单中看到了:银发知播。什么是银发知播?他们是借助互联网免费教授知识的老人,一群充满智慧与人生阅历的爷爷奶奶!虽然高龄,却玩转网络,将毕生所学,授以青年。在波Ián(   )壮阔的2022年,这些闪亮的名字令人动容、cuī(   )人奋进,如果细细展开“银发知播”的名单,我们将看到更多值得获得尊敬与掌声的名字。

有人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这个世界最有热情的人。这份热情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对初心的坚持。正如《感动中国》被授予银发知播的领奖词:春蚕不老,夕阳正红。

(1)任务一:需要给“银发知播”的老人们发出一份邀请函,请你帮助拟写。(3分)

(2)任务二:主持词需要修改,请你帮助完善。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波1án(     )壮阔        cuī(     )人奋进

②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他人的关照        b.对社会的责任         c.对自我的审视

A.abc        B.cba        C.cab        D.bac

(3)任务三:对徐州相关内容进行简介。请你把关,找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徐州云龙山因苏轼写下《放鹤亭记》而名闻天下。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B.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漫长而起伏的人生中曾经八适徐州。其代表作品:《长恨歌》《卖油翁》《钱塘湖春行》,著名诗歌《朱陈村》,描绘了徐州古丰县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

C.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义庆编纂的《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集。

D.中国著名戏曲剧种有京剧、越剧、黄梅戏、昆曲等。徐州梆子(又名徐州大戏),其演唱风格既具备北方戏曲刚劲有力的特点,又具备南方戏曲婉转柔和的韵味。

二、阅读(54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3-7题。(18分)

(甲)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①柳宗元早年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又被发配到更遥远的边荒之地柳州。材料甲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

(乙)柳宗元传(节选)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宗元少聪警绝众,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贵州进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

3.请对甲诗中“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作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5.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当时流辈咸推之   咸来问讯         B.会居位不久   会天大雨

C.如何与母偕行     宠辱偕忘         D.如母子异方   渔人甚异之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6分)

(1)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中诗题标明“寄京华亲故”。“望故乡”而“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自己愁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

B.甲诗中三、四两句运用了奇妙的想象,如果把自己的身子化成千万份的话,当随风飘落在山峰上的时候都注视着同一个地方——故乡。

C.乙文中柳宗元为官,改革掉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的风俗。“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说明柳宗元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D.同是贬官,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与民同乐”,柳宗元则自怨自艾,愁苦难捱。

(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8-11题。(11分)

材料一:Science刊登的一篇文章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证明了睡眠的重要性:睡眠时可以高效清除脑内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

Lulu Xie等人分别在大鼠清醒和睡眠时注入小分子荧光染料,以此来观察脑脊液在脑内流动的情况。他们发现荧光染料在大鼠睡眠时比清醒时分布地广泛得多,意味着睡眠时脑脊液更容易在脑内流动。进一步研究发现,睡眠时脑内细胞间隙比清醒时更大,这意味着睡眠时脑脊液更容易进入脑内与组织间液进行交换。为了证实脑脊液在睡眠时是不是更能够发挥作用,分别向清醒和睡眠的大鼠脑内间隙注入B淀粉样蛋白,结果B淀粉样蛋白在睡眠时代谢得更快,意味着睡眠可能会阻止有毒的代谢产物积累从而损害脑细胞。如图:

如此看来,睡眠时候就像用脑脊液洗了个澡,洗掉积累的代谢垃圾。

材料二:2013年英国医学学刊Lancet上发表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睡眠研究:对象是中学生,第一周让他们睡8小时,第二周睡4小时,第三周睡12小时,三周的平均睡眠时间为8小时。在第二周时抽验这些人的血液,发现他们的血糖失去了平衡,因为睡眠不足会使中枢神经变得比较活跃,它会抑制胰脏功能,使胰岛素的分泌量下降。年轻人身上的危险因素比较多,一周的睡眠不足就会进入初期的糖尿病。

研究已证实,睡眠不足会影响到中学生的成长,这是因为在慢波熟睡时,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它是促进成长的。当然它对成人也相当重要,它是用来控制人的脂肪与肌肉的调配水平: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机能下降,人体实验发现,缺少睡眠时,白血球量会减少,免疫功能下降,对抗外来病毒细菌感染的能力下降。

材料三:据调查,影响我校学生睡眠不好的因素主要有人际关系复杂、学习压力大、家庭经济状况、考试因素、担心饮食、生活习惯明显改变和感到前途渺茫等。睡眠不好对中学生上课有很大影响。调查显示,学生上课打瞌睡现象非常普遍,1个月内曾上课打瞌睡的发生率高达91.7%:33.7%的学生每天上课至少打瞌睡1次,每次上课打瞌睡的平均时间长达18分钟。调查亦显示,住校生上课打瞌睡的比率高于非住校生,这可能是由于宿舍内学生比较多,各人的休息时间不一,早距的同学易受到晚睡同学千扰所致。而非住校生休息环境比较单一,睡眠质量更有可能得到保证。本次调查未涉及课堂气氛,但不应忽略该因素对打瞌睡的影响,学生领悟了该门课程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并产生强烈的欲望去主动地听课,把听课当成一种享受时,打瞌睡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因此,保证充足睡眠时间,营造良好睡眠环境以及提高学习兴趣是改善大多数学生打瞌睡的有效措施。

8、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析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的表述可以补充说明材料二的是(     )(3分)

A.睡眠不足会抑制雷普婷激素的分泌,如果这种激素的分泌量下降,人就老想吃东西,尤其是碳水化合物一类,所以睡眠不足也容易引起肥胖。

B.睡眠是影响上课是否打瞌睡最关键的因素,晚上睡觉时间越晚的打瞌睡的机率就越高。

C.住校生上课打瞌睡的比率高于非住校生,这可能是由于宿舍内学生比较多,各人的休息时间不一,早睡的同学易受到晚睡同学干扰所致。

D.脑脊液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与脑细胞组织间液交换,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然后排出脑外。

11.在不借助药物的前提下,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善睡眠,请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散文,完成12-15题。(17分)

笔尖上的中国

佚名

点、横、竖、撇、捺,一笔一画,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方块字。一个个方块字,就像一块块青砖绿瓦,构筑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一一中华文化。神奇、多情、顽强的汉字,将博大深沉的中华文化,细细密密地织画在了历史长河中,妙笔生花,美不胜收

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神奇,每一个字都是中华文化的密码。汉字如歌如画如符咒,把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套括其间:一个“水”字,搬捺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横竖之间耸立着山的巍峨与险峻;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携手并肩同心同德,那是“众”字……千百年的风俗礼仪、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个个汉字之间。汉字揭示了生命的规律、人生的哲学;描绘了宇宙的辽阔、海洋的无际;解读了民族团结的奥秘,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力量。

一个个方块字滋养了一群淳朴多情的女子和后生,培养了华夏儿女诗性的智慧。几十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意蕴丰沛的诗歌;几千、几万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荡气回肠的故事。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静立着青瓦白墙,奔跑着羊肥马壮,炫耀着雍容华贵,心痛着骨肉分离……它们仿佛天生就有诗的灵性,韵律严谨或摇曳生姿,金戈铁马或缠绵悱侧。在这字与字、词与词之间,传递出的已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而是人类的种种美妙情感。

一个个方块字证明了文明古国瑰丽雄健的生命力,描绘着中华文化举世无双的身姿。当古埃及文明在波斯帝国的铁蹄下呻吟的时候,当古巴比伦文明在风沙交加的侵蚀下消失的时候,当古印度文明在异族文化的蚕食下迷路的时候,只有华夏文明傲然挺立。从古至今,无论是领土的分裂统一,还是政权的更迭交替,汉字,公正、永恒地记录下了历史的每一步足迹,记录着美丽中国漫长崎岖、凤凰涅槃的历史。

然而,今天,当我们侧耳倾听汉字的脉搏,不免会心痛叹息:许多人习惯了在键盘上“拼写”而不是用笔尖“书写”,体会不到笔尖在纸面划过时的优雅和洒脱,赏玩不到挥毫泼墨的点画与笔法,“提笔忘字”成为文字发展现阶段的困扰我们发现,汉字和我们的生活似乎渐渐有些脱节。汉字在生活中生长,才留下点点滴滴。

汉字,一旦远离了我们的笔尖,失去有温度有力度的书写过程,只剩下单调的敲击和僵硬的结果,人们不知道笔顺,不知道汉字的横平竖直、一撇一捺的美妙,更不能体会汉字中蕴藏的奥妙,那么,我们的文化危机也将要浮出水面,汉字赖以生存的根基就濒临被毁掉的边缘。这就意味着我们赖以生存、传承的精神家园将会逐渐土崩瓦解。那将是多么可怕的未来!

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来长盛不衰,源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一一汉字。传承中华文化,需要汉字这一载体。因此,我们呼吁文化的回归,呼吁每一个中国人一起用汉字勾勒出一个正走在复兴大道上的美丽中国。让那些从我们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如同生命跳动的脉搏,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

现在,让我们提起手中的笔,笔尖上——“杏花、春雨、江南;牛羊、穹庐、塞外”中国,美丽而富饶的土地,就在这里。

(文段有删改)

12.通读全篇概括汉字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画线句子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6分)

(1)神奇、多情、顽强的汉字,将博大深沉的中华文化,细细密密地织画在了历史长河中,妙笔生花,美不胜收。(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静立着青瓦白墙,奔跑着羊肥马壮,炫耀着雍容华贵,心痛着骨肉分离……(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下图,简要谈谈“垂”字的来历:举一个含“垂”字的词语,说说“垂”字在该词中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而央视推出的电视纪录片《笔尖上的中国》则是用故事片的拍摄手法,反映各地人文地理,传承中华文化。请你为此节目提供更多的拍摄素材,并谈谈选择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8分)

16.初中阶段十部必读名著中,诸多人物在青春追梦的过程中,遇到了人生关卡,经历了人性考验。请你以孙悟空、尼摩船长两个人物为例,分别说说他们所遇到的人生关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詹姆斯说:“性格决定命运”;爱因斯坦说:“不管社会环境如何,一个人总可以排除影响,走自己的路”。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结合祥子和保尔的人生经历加以阐释。(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3分,含书写3分)

18.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春去秋来,日出日落,用笔尖记录生活。请以“我慢慢读懂了”为题,以物见人、缘人记事、因事生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2)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0分。(每空1分,错一个字扣1分)

①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俗子胸襟谁识我               ④同舍生皆被绮绣

⑤戴朱缨宝饰之帽               ⑥腰白玉之环

⑦非淡泊无以明志               ⑧非宁静无以致远

示例:⑨会当凌绝顶⑩一览众山小  等(扣住主题,积极向上的连续两句古诗,酌情给分)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9)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徐州市202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https://www.0516ds.com/4841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