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5  人口问题-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发布时间 2023年03月20日
资源编号 47155

重难点05 人口问题-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2023-03-19 中考 0 2,35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专题05  人口问题

(2023周年历史事件重难点)

例题导入

【例题】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 分析造成西汉至宋代南北方户籍比例变化的直接原因。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材料二明朝鼎盛时期, 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 《中国历文》七年级下册

(2)结合明清时期民众衣、食结构方面的变化,说明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材料三1800年, 伦敦有近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巴黎人口猛增到100万人以上。1800年, 维也纳人口约为25万,柏林人口约17万:到1850年,维也纳人口已超过44万,柏林人口也增长到42万。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相关史事”

(3)材料三中欧洲各大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截至2017年1月, 美国人口数量为3. 24亿。非拉美裔白人占62. 1%:拉丁裔占17. 4%:非洲裔美国人占13.2%,亚裔占5. 4%:混血占2. 5%;美国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州原住民占1.2%;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岛民占0.2%。

(4)美洲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白人为什么会成为占美国人数最多的居民?最早的非洲裔美国人是如何到达美洲的?

(5)据以上材料和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案】

(1)直接原因:北民南迁;趋势:经济重心南移。

(2)原因:广泛种植棉,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水稻种植技术和产量提高;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3)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工商业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等。

(4)原因:新航路开辟后,大量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进行殖民活动。方式:三角贸易。

(5)关系: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人口的增长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但人口过度膨胀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难点分析

一.目前人口问题

(1) 全球范围: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和人口年龄结构失调等。

A.发展中国家:

①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②影响:发展中国家形成“人口增长–社会贫困—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

③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1.发达国家:

①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②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③措施:鼓励生育和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C.中国目前遇到的问题:

①问题: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速放缓;

②影响:“民工荒”、“技工荒”等,劳动力短乏,养老保障负担沉重。

③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二胎”政策。

二、影响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增速放缓原因探究:

1、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

2、人民文化水平提高,观念的改变。(文化教育水平、生育观念)

3、国家的人口政策(以前长时间的计划生育政策)

三、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

①人地矛盾;

②政府政策(税收政策调)

③社会环境(战乱等);

④经济重心南移。

2、世界人口迁移

①新航路开辟;

②殖民扩张,殖民地开发和发展需要;

③工业革命,交通、通讯条件改善;

④世界市场的形成。

3、移民方式:自由移民和政府移民

4.小结: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因为当人类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生产互成比例协调发展时,人口的增长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则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人口偏多或偏少,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延缓作用。

教材关联

考点一五胡内迁(部编版七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P80)

1、“五胡内迁”指那几个少数民族?

匈奴、鲜卑、羯、氐、羌

2、“五胡内迁” 的原因

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汉地迁徙。造成的原因:

(1)主要是由于汉王朝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

(2)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

3、主要作用: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3、战国时期各家思想:

考点二:北民南迁(部编版历史七上P84

1、中国古代三次人口大迁移 

第一次:西晋末年,北方战乱频繁,北人大量南迁。

第二次: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北人南迁。

第三次:两宋时期,民族战争不断,北人南迁。

2、结合所学上面三次北民南迁的原因有哪些呢?

【提示】考虑两个因素:北方战乱不断,南方比较安定;经济重心的南移。

3、北民南迁影响

积极影响:为中原提供了大量的兵力、劳动力;加快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

消极影响:民族矛盾一度加剧,使得中原矛盾重重,为后来动乱埋下了伏笔。(五胡乱华)

考点三:清前期人口的增长原因(部编版历史七下P97-98)

1、清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社会相对安定)

2、清前期在粮食种植方面,推广明中期以来传入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便于养活人口,缓解了粮食问题。(高产作物的推广)

3、赋税制度变化的影响: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又进一步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彻底废除了自秦汉以来的人头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赋税制度的变革)

考点四:黑奴贸易—“三角贸易(部编版九上第17课《早期殖民掠夺》P78)

18世纪,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满载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被称为“三角贸易”。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评价三角贸易:

(1)它给英国等国带来了巨额财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步骤。

(2)黑奴贸易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

(3)黑奴贸易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使非洲丧失将近一亿的精壮劳动力。

考点五:工业革命加快城市化进程,人口向工业城市的迁移(部编版历史九下第六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P24)

1、人口结构的变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人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2、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到19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了。

3、影响:

(1)推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城市公共设施不足,压力剧增;城市环境和社会安全问题加剧、城市贫富分化(环境问题、社会问题)。

真题演练

1.综合以下文献史料,得出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杨土。”
《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汉末)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
《三国志·吴书·全琮传》 “是时(汉末)中州士人避乱乱而南。”

A.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                       B.东汉末年人口南迁

C.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                       D.东汉末年社会稳定

2.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造成了非洲国家的贫穷落后                B.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了美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D.使世界开始连为了一个整体

3.在“三角贸易”行程中,从非洲运往美洲的“货物”是

A.烟草           B.黑奴            C.棉花                  D.印第安人

4.下图中东汉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主要原因是

A.频繁战乱      B.北人南迁       C.自然灾害        D.统治残酷

5.19 世纪中期两位诗人描写各自的城市,一位描写巴黎:雄鸡的报晓深远悠长,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另一位描写曼哈顿:人行道布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工业化进程导致了城市的出现

C.人们都认可了工业化              D.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不同影响

材料一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6美国入口的增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美国人口增长相关的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      1913-1920年欧洲部分国家的总人口

国家 1913 1920
俄国 175.1 126.6
德国 66.9 42.8
奥匈帝国 52.1 —-
法国 39.7 39.0
英国 45.6 44.4

—摘编自[英]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请从材料二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力加以说明。(4分)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进入了有史以来的第三次加快增长时期。1950-1975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5亿,其中12亿在发展中国家。这与发展中国家新独立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75年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2分)

7.(2022广东)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对经济发展作用巨大。阅读下列材料, 冋答问题。(14分)

材料二       題31—2表 宋代南方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改迸情况(部分)

项目 材料出处
项目一:

生产工具

宋代两浙路使用的曲辕犁非常先进,而且有 的还加装了钢刃农具“裂刀”,谓之“开荒染刀”, 用来垦辟荒田。铁搭,是另一矜重要农具,“南方 农家或乏牛犁,举此斫地.以代耕垦”。 摘编自漆伕《中国 经济通史•宋代经 济卷》
项目二:

水利技术

宋人在江南,沿海筑海塘,丘陵修中小型水 库蓄水,国湖围海,大规模开辟“水利田”.在两 浙及江东地区,高地采用设置堰闸等方浅引水, 低田则采取浚治河渠等手段解决其积水等问题。 摘编自方健《宋代 江南经济史研究之一:农业篇》
项目三:

种植技术

唐以前,江南实行土地轮耕.约唐中期开始、 水稻插秧技术推广,土地实现连作。宋代实行稻 麦复种技术,即水稻收获后复种冬小麦,农作物 实现了 一年两熟。 摘编自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变化的总体趋势。(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项目,说明其如何促进宋代南方农业发展。(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4分)

8.(6分)人口迁移。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漫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摘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zhì)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清代除军器、铸钱等手工业生产属官营和个别地区设立官营丝作坊.制瓷作坊外.各种手工业均为民营。

—摘编自赵毅,赵铁峰《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舌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况及其原因。(3 分)

(2)据材料.慨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文学艺术的影响。(3分)

9.人口迁徙改变了历史。

材料一 自西晋末年至刘宋为止,许多少数民族自西、北方徒居中原,与汉族杂居(见下图)。中原地区陷入动荡也造成中原人士离开故土。北来的侨民多集中在长江流域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未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为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曾文柱等《乾坤众生—阅读中国·杜会卷》

(1)依据材料一, 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阶段的人口迁徙对社会的久远进步”的作用。

材料二1620-177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部分人口统计(单位:人)

—李剑鸣《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人口变动及其意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英属北美殖民地人口的变化并说明原因。分析这种变化给英属北美殖民地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工业革命以前,图地运动和农业技术革命造成农村剩余大量劳动力,农村就业困难和生活条件恶劣,对剩余人口的向外流动起着推动作用。1801-1841年间,“英国城市人口增长了一倍多,1801年42%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而到了1841年51%的人是城镇居民”。工业革命带宋产业结构巨变,工矿企业生产和服务业规模扩大急需劳动力,对农村人口的流动形成一股强大的拉力。政府通过《济贫法》、《定居法》 等法律放松人口流动限制,为人口流动提供了条件;水陆交通的改善,特别是铁路运输的发展有利于人口的快速流动。

—-摘编自马丽敏( (19世纪英国城市化与人口迁移

(3)依据材料三,补充完成下列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迁徙分析一览表。(表格填写要求表格中A,B, C三处填写相应文字, D、 E两处填写相应的数字序号。)

(4)人口迁徙是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综上所述,请从人口迁徙的原因、特点影响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人口迁徙问题的认识。

…………

参考答案

1.【考点】考点二:北人南迁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士”、“(汉末)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是时(汉末)中州士人避乱而南”等可以得出荆州、扬州都属于南方地区,所以得出结论东汉末年人口南迁,B项正确;料中没有体现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东汉末年社会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

2.【考点】考点四:黑奴贸易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重难点05 人口问题-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https://www.0516ds.com/4715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