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传统文化类”作文-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范文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10日
资源编号 47048

05“传统文化类”作文-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范文

2023-03-17 中考 0 1,07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范文

05“传统文化类”作文

一、写作角度

“传统文化”一是很抽象,二是内容浩如烟海,所以,写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写作时贯穿古今,例举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以及它们与中国乃至世界现代文明的关系及其影响。同时,又对濒临流失的文化产生诸多思考:我们在走向世界的时候,却忘却了自己的民族根基。从传统文化的繁荣到传统文化的“流放”,再到当下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要有强烈的感情和张扬的个性,通过深刻、尖锐、凝练的思辨,阐述“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对一个民族的危害。

2.“化虚为实”以“具体”诠释“抽象”。“传统文化”是较抽象的概念,写作时,用自己熟悉的诗歌、文物、绘画、书法、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民族匠心(茶艺、京剧、刺绣、剪纸、皮影戏)等去诠释抽象概念的内涵;甚至也可以写家风。但不论怎样写都要回到作文所给的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上。

关于传统文化的选择:

一、优良的民族精神

1.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2.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3.不负我心的独立精神4.不屈不挠的坚守精神

二、优秀的道德品质

三、深刻的哲学思想

四、凝重的历史反思

五、高雅的审美情趣

关于写作角度

【主要角度】1、文化传承与传播2、文化自信与担当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关系4、乡规民俗、民风、民族特色

二、高级词汇及标题

高级词汇

琼楼玉宇  碧瓦朱甍  雄关万里  飞檐反宇  雕梁画栋

革故鼎新  薪火相传  兼收并蓄

高级标题

1.《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

2.《悠悠文墨贯古今》

3.《漂其黑,守其白》

4.《民族智慧,代代传承》

5.《任是流行也精彩》

6.《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7.《拨动世界心弦的声音》

三、名家名句

1.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个柔软又坚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联起来成为社会。-龙应台

2.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北岛

3.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冯骥才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林清玄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木心

4.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黑格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柴静

5.很多人都说我们华夏民族是没有信仰的,可其实,我们的信仰就是我们自己的文字与历史。-《国家宝藏》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了不起的匠人》

6.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人民日报》

7.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人民日报》

8.灿若星辰的文化和自然瑰宝,在历史烟云里铭刻辉煌的过去,在世代传承下见证精彩的现在,更在历久弥新中孕育美好的未来。-《人民日报》

事例素材:

1全民抗疫期间,写在日本捐赠物品上的诗词着实火了一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些饱含文化温情的诗句,让我们感动于异邦友人的浓浓善意,又震撼于民族文化的温暖和美好。这些诗句穿越千年而来,感染力却丝毫未减,我们写上一篇长文,也未必能比它们引发更多共鸣,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全民抗疫:日本捐赠物品上的诗词

2网红李子柒李子柒,90后美食视频播主,当今中国第一“网红”。李子柒在海外的人气比在国内还高,从她沾满烟火气的田园生活中,西方人体会到了古老东方文化的美妙,并为之深深折服。央视称赞她“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李子柒的海外爆红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而且也让我们认清了一个道理:融入生活的文化更能打动人。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李子柒这样的“网红”越多越好!

3《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热播,是因为它在传统文化升温的背景下,迎合了大众的精神需求。我们这个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一路传承如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这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昂首挺胸的资本。曾几何时,我们心浮气躁,盲目追求,总感觉外来的东西更好,外国的月亮更圆。有一天,突然回头,才发现身边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传统文化的回归,必将带来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中国诗词大会》热播

4樊锦诗曾在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中写道:“此生命定,我就是莫高窟的守护者。”她为了这份守护,顶住各方压力;她为了这份守护,与丈夫彭金章两地分居19年;丈夫为了她这份守护,放弃自己的事业跟随她定居敦煌。他们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最终相守莫高窟。“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相守莫高窟,我心归处是敦煌

四、素材积累

1.青瓷白宣,绘制淡雅素致的国风画卷;唐诗宋词,或清雅脱尘或点染人间烟火;壁画檐牙,刚柔相衬凝固往昔时光······无数个瞬间,传统文化在岁月深处回眸,洞穿风烟,与当代对视。传统是根脉,文化为骨血,涌动在民族的心脏,向人们讲述记忆,唤起共鸣。在信息更迭频繁的当下,传统文化的灼灼光华似乎逐渐为光阴所掩盖,只待你我拂去尘沙,赋予其新的光彩。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05“传统文化类”作文-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范文 https://www.0516ds.com/4704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