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检测卷
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Ⅰ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1年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虽然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重要分歧,但都希望继续这种高层战略沟通,开展互利合作,避免冲突对抗,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对话有助于缓解中美两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 ②这符合当今时代和平与合作的主题
③这有利于不断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福祉 ④这说明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在疫情冲击下,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在新一轮国际关系的调整中获得发展机遇,各国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下列对国际竞争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际竞争就是你我之间生死存亡的较量
②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守一定的国际规则
③加强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就能停止国家间存在的激烈竞争
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2年。这22年既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22年,也是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共享机遇、共同成长的22年。22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这反映出( )
①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②中国推动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世界各国相互依存,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 ④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稳定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2022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时强调: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世界各国加强在疫情防控,患者救治,疫苗研发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世界人民健康福祉。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意义在于( )
A.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B.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提供了中国方案
C.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D.需要世界各国一致行动,各国人民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5.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表明( )
①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我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不复存在 ④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关于文化多样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它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 ④文化多样性没有存在的价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从下面两幅图中你能获得的信息( )
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③世界是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 ④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讲到:“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体会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该坚持( )
①独善其身,减少与其他国家的往来 ②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③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自贸区的成立,表明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合作与竞争 B.和平与合作 C.和平与发展 D.合作与发展
10.加入世贸组织近20年来,中国经济迎来了“世纪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0倍,人均GDP增加5倍多,国际贸易总量增长190%。如今,中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表明( )
A.我国推行的改革开放仅限经济领域
B.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C.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D.国家之间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11.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节目交流互播日益增多,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影视剧、纪录片在东盟国家市场具有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联合制作成为双方节目传播的重要形式。这( )
①有利于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②秉持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有助于理解包容多样文化
③便于增进了解,促进民心相通
④表明各国已经消除了文化差异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承认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彼此理解包容
③世界文化各具特色,不需要交流互鉴 ④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要关头,国际社会向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支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疫情全球蔓延之际,我国及时开展对外援助,分享抗疫经验。这表明( )
A.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
B.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担当全球抗疫一切责任
C.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
D.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一首诗是一段历史,一箱物资见证一片真情。 在全球共同抗击疫情的时刻,“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是中国的情怀。中国在对各国捐助物资的同时,又将深厚的情谊和温暖的祝福以及最美的意象,汇寄于诗。下列选项中,与所赠诗句相匹配的是( )
①赠日本:“尼莲河水正东流,西看佛树几千秋”
②赠印度:“昨夜寄君辽海日,春来放歌富士山”
③赠伊朗:“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
④赠韩国:“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当今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故的程度不断加深;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彼此影响,休戚相关。这说明当今世界是( )
①开放的世界 ②发展的世界
③紧密联系的世界 ④普遍安全的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
②它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③会对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④它会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继承人类社会发展优秀成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人类社会和平永续发展,提出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是因为( )
①中国是世界强国,这一理念是中国方案,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它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大趋势,为人类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是世界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面对全球化挑战,各国应坚持________,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
A.对话协商 B.绿色低碳 C.各行其是 D.合作共赢
19.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总部演讲时对世界未来的描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下列行为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相符的是( )
①印度在边境地区挑衅多国
②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创设亚投行
③美国因国内疫情失控,多次“甩锅”中国和世卫组织
④俄罗斯向意大利派遣专家组并携带医疗物资,共同抗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某外国政党领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美好世界主张,是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彻底摒弃了冷战思维,蕴含着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的中华文化基因是( )
①四海一家,天下为公 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③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④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的发展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和物质资源,产生大量CO2排放,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全球气候恶化,发展难以持续。为此,全世界178个纺约方共同签署《巴已黎协定》,对全球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统一安排。
材料二 中国是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20年9月,中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CO2排放达到峰值(随后逐年下降),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排放量=吸收利用量)的目标,同称“两碳目标”,获得国社会的广泛好评。
(1)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说明各国签署《巴黎协定》是基于哪些需要。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实现“两碳目标”面临的挑战。
(3)实现“两碳目标”,需要国家、企业和个人作出怎样的努力。
22.【团结协作 互利共赢】
2022年2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波黑、捷克、黑山、波兰、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希腊、匈牙利、北马其顿、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别代表出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凝心聚力,继往开来携手共谱合作新篇章》的主旨讲话。
习近平强调,中国愿同中东欧国家团结协作、合力应对。双方可以加强联防联控和疫情防治经验交流,探讨开展传统医药合作,提升卫生医疗合作水平,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愿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有关国家提供疫苗,为推动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促进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和使用作出贡献。
(1)请说说我国为什么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青少年怎样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贡献?
23.对于中西文化,在具体事例上,我们不免会发现许多差异之处,例如:别人赞扬时,中国人谦虚,西方人感激;做饭做事,西方人总是弄清几斤几两几时几刻,中国人多用少许、片刻之类的词;在饮茶习惯上,中国人喜欢喝热茶,而西方人则偏爱冰茶等等。如果这些差异不复存在,生活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文化存在差异,但不分优劣,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2)面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24.5G已经成为未来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会影响从商务到国防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争夺5G也就是争夺未来发展的话语权。当前,中美两国都在集中国内力量推动5G发展,欧洲或正在5G标准制定上沦为中美的配角,5G标准制定权的竞逐或在中美之间展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体现了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2)面对激烈的5G技术竞争,我国应该如何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①③:题文中,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虽然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重要分歧,但都希望继续这种高层战略沟通,开展互利合作,避免冲突对抗,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这表明了通过对话有助于缓解中美两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有利于不断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福祉,故①③说法正确;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故②说法错误;④:中国并没有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D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竞争。①:国际竞争并不是你我之间生死存亡的较量,故①说法错误;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守一定的国际规则;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故②④说法正确;③:国家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竞争是不会停止的,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