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2日
资源编号 42270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3-01-14 六年级下册 0 4,24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掺和(cān)     正月(zhēng)  翡翠(fēi)         吐口唾沫(tuò)

B.筷子(kuài)   吞咽(yè)        黄焖鸡(mēn)  青面獠牙(liáo)

C.汤匙(chí)     乌鸦(yā)        朴素(pǔ)        吞噬一切(shì)

D.缰绳(jiāng)  小贩(fàn)     轻盈(yín)         山西陈醋(ch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鞭炮  沸腾  通霄  万象更新                              B.彼此 肥腻  燃放  万不得以

C.惊异  肿胀  染缸  悬灯结彩                              D.解释 浪漫  耐何  截然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名合格的学生在上课时不能随心所欲,应该遵守课堂纪律。

B.他的为人很好,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值得交朋友。

C.陶渊明是著名的隐士,也是田园诗歌的开山鼻祖。

D.阳春三月,万象更新,每个人都有一个新的希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大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B.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让我知道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

C.小明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北京的春节习俗。

D.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清明节。

B.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乞巧节。与七夕节有关的诗句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C.中秋节当天,人们可以登高,喝雄黄酒。

D.端午节人们可以赛龙舟,饮菊花酒。

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北京春节》一文以时间为序,详细介绍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几天的习俗,突出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和喜庆。

B.《腊八粥》一文以八儿在腊八这天等妈妈熬腊八粥的事,其中等粥是详写,喝粥是略写。

C.《藏戏》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藏戏的形成,略写了面具。

D.《十五夜望月》中诗人委婉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7.句子练习。

(1)仿造例句中加点词的部分,请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同一意思的不同词语。

例:有名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宫灯。

一到节假日,出游的人们多了起来,黄果树大瀑布(           ),毕节百里杜鹃景区(         ),赤水的竹海景区(             ),遵义会址(             )。

(2)注意下面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请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食物。

例:花生仁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句子积累。

(1)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明了这一点。

(2) 传说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能会面。《迢迢牵牛星》写两人虽然只隔着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夜望月》中委婉的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这样类似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马上要上初中了,他想用《长歌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座右铭,时刻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以免长大了后悔。我还知道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三首古诗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我还知道关于传统节日的其它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传统习俗我知道

例: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1)过年时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秋时候吃月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明清之后儿童的颈子上多了饰品—长命锁。其实,它是由古人佩戴的“长命缕”习俗演变而来。在讨论端午节习俗时,大家都知道这个节日有佩戴长命缕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据《荆楚时记》《风俗通》《岁时广记》等古籍记载,自汉代起,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详。

(材料二) 百家锁是小孩的家人挨户乞讨,每户要得一文钱,然后把这些钱另铸成一把小锁挂在孩子脖子上,为的是百家福寿锁栓他的生命。

(材料三)在黑龙江地区,小孩出生后,产家要向街坊要来七色彩线和七枚大钱,把大钱用七根一股的彩线并穿成连环形,一端饰以流苏,挂在婴儿项上,叫做“长命锁”。

10.佩戴长命锁的习俗最早产生于(          ),由古人在(         )节佩戴(          )的习俗演变而来。

11.结合上述材料,说说这个风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企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北京的春节》节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2.文段第1句话与后面几句话是______ 关系。

13.文段从多个角度描写了除夕热闹,读句子选一选。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1)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

(2)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    )

(3)鞭炮声日夜不绝。(    )

14.读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用加点词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加点词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出选文中除夕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年,就这样过去了。

(有删改)

16.读短文,完成填空。

(1)文中画横线的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故乡的元宵的____________。

(2)“一天快过去了”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7.短文开头用排比手法,连用五个“没有”,有什么作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写了元宵节这一天的哪些活动?什么活动写得最详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尾句“年,就这样过去了”,意蕴丰富。请你体会一下,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

20.(1)书写。

要求:认真书写,字迹工整,卷面干净,格式规范,讲究美观。

(2)习作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题目自拟,注意写时要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C项。

A项:掺和cān——chān  翡翠fēi——fěi 

B项:吞咽yè——yàn   黄焖鸡mēn——mèn 

D项:轻盈yín——yíng  山西陈醋chù——cù

2、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

注意平时对易错字的积累和识记,本题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C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9)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六年级下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4227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