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卷) 2022.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三大题25小题,满分50分。开卷考试,考试时间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主观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第Ⅰ卷 (客观题共22分)
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2分。
1、自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后,人权法治化保障不断迈上新台阶。这表明( )
A、党和政府坚持一切以人权为中心 B、我国人权事业始终处于世界领先
C、保障人权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D、我国人权保护日益纳入法治轨道
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40周年。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活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关于宪法,第一小组同学搜集的下列内容中,正确的( )
①宪法是将其他一切法律相加 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④宪法由法院制定并且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第二小组组织同学们学唱《宪法伴我们成长》这首歌。学唱这首歌有利于青少年( )
①传播宪法文化,维护宪法权威 ②弘扬宪法精神,捍卫宪法尊严
③增强宪法意识,确保宪法实施 ④提升宪法价值,严惩违宪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面漫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告诉我们( )
A、制度约束权力就可以杜绝腐败现象
B、限制政府权力才能够扩大公民权利
C、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可以为
D、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方式行使
5、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大学生小丽分享了自己担任冬奥会志愿者的经历。她的分享启示我们( )
A、公民要自觉承担对国家社会的责任 B、公民享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C、公民应先承担法定义务后行使权利 D、公民服务奉献社会必须先提升能力
6、2022年3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乌克兰问题则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之间的争端。作为公民我们应该( )
①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统一 ②主动承担责任,维护国家利益
③心怀爱国之情,主动放弃权利 ④个人守护正义,不顾一切“勇”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对下图《伸与缩》理解正确的是( )
A、满足公民享有更多权利的需要 B、要尽可能实现权利义务的对等
C、必须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D、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互相矛盾
8、某班同学对社会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讨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9、“6.18”、“双十一”……每次的淘宝狂欢盛宴背后总能引发消费者无数的槽点,超长预售便是其中之一。对此,消费者应该( )
A、用尽一切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B、与卖家协商,自愿达成协议
C、去平台投诉,申请法院仲裁 D、上微博曝光,拒绝接受调解
10、2022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从上表可以推知( )
A、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公有制经济发展
D、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1、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下列对“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设置“绿灯”,意味着资本是生产环节最重要生产要素
②设置“绿灯”,就是要通过市场调节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
③设置“红灯”,意味着要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
④设置“红灯”,就是要限制市场对资本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对漫画《恶果》所反映的问题,假如你是人大代表,应该( )
A、行使任免权,罢免懒政、不作为的政府官员
B、行使提案权,提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议案
C、行使立法权,听取建议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
D、反映群众意见,行使与人民密切联系的权利
13、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方案,其中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为360名左右。材料反映了( )
A、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B、我国少数民族公民社会地位最高
C、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差异 D、国家尊重保护少数民族人民权利
14、某校学生学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相关内容时,尝试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15、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这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全国人大对政府工作报告行使审议权
C、国务院要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 D、全国人大代表对政府的工作提出质询
16、“大老虎”公安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孙某案发之后,被国家监察委员会、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分别调查、侦查,后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小孙同学对案例中的“国家机构密码”感兴趣,并有了如下思考,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案例中的公安部(局) 是我国的行政机关
②案例中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属于国家的监察机关
③案例中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检察院是国家审判机关
④案例中的各种国家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大监督并对人大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以下为第一一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材料中国家主席在( )
A、行使立法权 B、行使荣典权 C、行使外事权 D、公布法律
18、古语说:“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必须对“为官不为”亮剑,对“廉而不勤”问责。这警示政府官员( )
A、大胆用权,有无授权皆可为 B、至公至正,坚持依法执政
C、勤勉工作,权力行使按意愿 D、清正廉洁,防止以权谋私
19、放风筝时,人们手中的线是对迎风飞翔的风筝的约束,如果风筝挣断了人们手中牵着它的线,风筝就会摔倒地面上,因此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此观点说明( )
A、无规矩不成方圆,法治保障人们享有自由
B、自由就是无拘无束,不应受到法治的限制
C、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会导致自由缺失
D、只要不触碰法律,就可以享受充分的自由
20、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手语舞者(听障人士)通过手语“演唱”国歌令人动容。国家通用手语规范化最新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切实解决了手语使用者规范、统一严肃地表达国歌的愿望。上述材料表明( )
A、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生活中特权
B、努力践行平等能够让人更有尊严
C、不得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践行平等,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21、扫二维码是疫情之下最平常不过的动作,却令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常感到不便。为破解扫码难题,某地区政府通过与公安部门防疫大数据对接,给无智能手机人员生成二维码,并制卡发放给他们使用,变“你扫我”为“我扫你”,这种“反向扫码”( )
①体现了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在我国,全体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践行公平,不同情况下差别对待 ④合情合理,特定人群应享有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杆秤曾是中国的主要度量工具之一。秤杆上的绳纽叫做秤亳。之所以称其为秤亳,是提醒人们:在交易时,要明察秋亳、真心诚意,不能缺斤少两。这启示我们( )
A、要用司法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B、要以绝对公平之心为人处事
C、站在公平立场坚守原则底线 D、采用各种手段谋求最大公平
第Ⅱ卷(主观题共28分)
二、简答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23题6分,24题8分,共14分。
23、【全过程民主,展现新气象】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决议》指出,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以下是苏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组镜头:
镜头一
2021年12月,苏州市3343个选区选民一人一票,依法行使民主权利,选举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
镜头二
2022年3月,苏州某社区居委会将一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张贴出来,在社区“小事”中找到“最大公约数”。
镜头三
2022年6月,苏州市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当前工作推进中的难点问题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资政建言。
上述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镜头是如何折射我国的制度体系的?
24、【党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2022年秋季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为此某校团委准备制作一期宣传栏。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为栏目一素材写一段总结。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各平台邀您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的依据。
三、分析说明: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25、【法治文化节,感知新法律】
某校准备开展“法治文化节”活动,邀请师生一起策划,共同参与。
【宪法诵读,入耳入心】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宪法知识诵读活动,感受宪法的尊严与魅力。
小玫同学根据诵读内容对我国的部分国家机关整理了如下笔记:
(1)请你根据小玫同学的整理内容示例,帮她完成剩余①②③④部分。
【以法护航,共筑成长】
网课期间,广场音响、邻里装修、夜间施工等噪声污染成为学生、家长的烦心事。该班同学了解到,关于部分噪声污染行为在现行法律中监管空白的问题,新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将于2022年6月起正式实施。针对该法实施,网上有如下评论:
(2)请你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与法同行,有我参与】
普法宣传是法治文化节的重要板块。该校同学准备对202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进行普法宣传,拟提纲如下:
《家庭教育促进法》是关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法律,新时期我国推进该法律落地落实,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和家庭的共同参与。具体来说,需要
(3)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续写宣传提纲。
要求:从不同主体角度说明,知识准确、条理清晰、术语规范。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2分。
1、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
D:分析题干,“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后,人权法治化保障不断迈上新台阶”这表明我国人权保护日益纳入法治轨道,故D说法符合题意;
A: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故A说法错误;
B:材料不能体现我国人权事业处于世界领先,故B说法错误;
…………
2021-2022学年苏州市张家港市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