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附答案)-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真题集训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2日
资源编号 26983

03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附答案)-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真题集训

2022-04-17 中考 0 2,09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真题集训

七年级册历史考点真题集训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命题点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下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 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

2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这句话表明

A、杨忠经历了北周和隋朝 B、杨忠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C、杨坚没有做过“随国公” D、隋朝最初的国号是“随”

3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于是,隋炀帝

A、南下灭陈         B、营建东都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

命题点2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有关治国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否得到实施?列举相关史实说明。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摘编自《贞观政要》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注: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采取“作诗赎帖”的通融办法,允许考生不考帖经,而以作诗代替。这样一来,更加提高了诗词在科考中的地位。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上达到了空前的成熟和繁荣。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鼎盛局面的名称。

命题点3  盛唐气象  

1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的《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往频繁 D、经济发展

2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是

A、文成公主 B、武则天 C、张骞 D、李清照

3李白在《秋浦歌》(其十四)中写道:“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赧nǎn:原指因羞愧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激情飞扬           B、该诗描绘了冶炼工人欢快劳动的生动场景

C、该诗饱含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D、李白诗歌成就辉煌,被称为“诗史”

4他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下面是他的作品《步辇图》。这位画家是

A、张择端 B、王羲之 C、阎立本 D、辛弃疾

5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也见证人类的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所示出自敦煌莫高窟445窟壁画。图中犁辕向上弯曲,犁辕末端和犁衡固定在一起,犁衡则横架在两牛肩上,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犁耕技术发展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

-摘编自朱筱新《文物讲读历史》

(1)材料一中,曲辕犁的发明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何意义?

命题点4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谢同学正在收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据此可知,她研究的内容是

A、唐与日本的交流      B、唐与天竺的交往      C、唐与新罗的关系      D、唐与大食的往来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等传回日本。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  在返日留唐学生的策动下,日本发生著名的大化改新。日本社会各阶层也深受唐文化浸染,他们吟哦唐诗,雅好唐乐,发展“唐绘”,行唐礼,服唐服。同期的朝鲜和后来的越南,均以中国为文化母国。中国文化传递出其独有的“智慧之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摘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日本为例说明唐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命题点5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2“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

A、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B、隋朝灭亡  C、唐朝由盛转衰  D、金与南宋对峙

命题点6  北宋的政治   

1“陈桥驿:大宋王朝从这里走来。”与这一文化旅游宣传词有关的历史典故是

A、纸上谈兵 B、草木皆兵 C、黄袍加身 D、破釜沉舟

2据《宋史·宰辅表》统计,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123名。州县长官也由文臣担任。据此可知,宋朝政治的特点是

A、文官政治 B、君主专制 C、分化事权 D、中央集权

3【宋室南渡人文璀璨】据《丽水地区志》记载,在科举制存在的约1300年时间里,丽水共有进士1126人,宋代占948人,考取进士人数最多。其主要原因是

A、娱乐场所瓦子出现 B、政治、文化中心南移

C、重武轻文政策影响 D、文人注重哲学思考

命题点7  宋辽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  

1“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宋的契丹人,其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       B、政府引导       C、社会繁荣开放       D、经济重心南移

2回顾中国货币史,历代的货币变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宋太宗初年,由成都十六家富商集资联合发行的“交子”,系纸币性质,在远近地区当现钱广泛使用。仁宗天圣元年底,朝廷决定收归官办。仁宗庆历年间,因对西夏战争,由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印行交子,购买军储。

——摘编自郭彦岗《中国历代货币》

完成下列要求:

(3)北宋时期在货币材质方面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结合材料三,指出北宋政府是如何运用这种新货币应对西夏战争的。

命题点8  宋代经济的发展  

1宋代纺织业发达,纺织业家族增添新的成员一棉纺织业。支持该结论的最有力证据是

A、《宋书》中开始出现“棉”字 B、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

C、南宋诗人艾可叔的《木棉》 D、1966年浙江兰溪县出土的南宋棉毯

2宋代瓷器美学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由此可见,宋代制瓷业

A、私营作坊为主     B、产品行销世界     C、遍布沿海地区     D、工艺水平高超

3宋代商业贸易非常繁荣。下列四个选项中能够体现宋代商业贸易发展突破时间限制的是

A、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出现了草市 B、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

C、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 D、早市和夜市应运而生

4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变,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这主要是由于

A、草市的出现        B、商业的发展        C、纸币的使用        D、商帮的形成

5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当时

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A、改进了造纸术        B、农业生产发展        C、出现活字印刷术        D、商业贸易繁荣

6宋代市舶收入,977年为30万缗(货币单位),978年为50万缗,1159年为200万缗。这些数据反映了宋代

A、农业生产的繁荣      B、海外贸易的发展      C、经济作物的种植      D、南方人口的增长

7宋朝时期,中国社会突出的现象是

A、经济重心南移 B、文化专制盛行 C、藩镇割据严重 D、诸侯王势力强大

8北宋时都城东京每年从南方运输粮食600万石左右;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上述现象表明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C、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9城市是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作为交通运输中心、商业服务中心金融中心、社会信息中心的功能越来越强,它的中介活动能力也就越来越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开封)“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东京梦华录》卷二

(3)材料四反映了开封商业的繁荣景象,它被画家张择端描绘进哪幅作品里?在北宋前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是什么?

10为巩固统治,有效治理国家,历代政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三  

(3)依次指出图3、图4所示货币的发行朝代。图5与图3、图4所示货币相比,在流通中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

参考答案

命题点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C【解析】根据图片中“士族衰落”“民族交融”“北强南弱”“杨坚建国”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材料所述是隋统一全国的背景,C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南方经济的发展,排除A;B、D与杨坚无关,排除。

2D

【解析】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排除A、B;由题干中“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随国公)”可排除C;由题干中“杨坚……夺位后立国号为‘随’”可知,隋朝最初的国号是“随”、故选D。

…………

03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附答案)-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真题集训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03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附答案)-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真题集训 https://www.0516ds.com/26983.html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