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九年级上册高频考点题型-备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2日
资源编号 71466

专题09 九年级上册高频考点题型-备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2024-03-14 中考 0 56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专题01 七年级上册高频考点题型-备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

备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专题09 九年级上册高频考点题型

九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思维导图】

(二)《富强与创新》必背核心句高频选择题

1.强国富民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现阶段我国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

5.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6.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8.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9.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四个尊重)

10.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11.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2.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1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14.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15.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6.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17.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18.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19.我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0.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21.我国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2.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之基。

23.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24.知识创新(提供新思想方法)、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进步)

)《富强与创新》重点问题高频考点: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核心问题

1.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重要性、必要性、影响)【改革开放的价值?】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③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深刻影响了世界。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或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建设成就。

综合国力:①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政治方面:②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经济方面:③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文化科技:④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科技成就显著,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民生方面:⑤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我国取得辉煌成就(脱贫胜利、实现中国梦等)的根本原因(根本所在)是什么?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我国取得成就(脱贫胜利、拥有中国芯片)的主要原因(历史经验)有哪些?

①政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法治中国。

②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以人民发展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③文化:发展文创产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⑤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⑥生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①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③我国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7.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要关注民生?)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8.简要说明推进民生建设的意义。(推动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①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

②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用社会主义制度做坚实保障。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核心问题

11.创新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作用是什么?

①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创新带来惊喜,获得成就感。

③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12.我国为什么要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创新的意义—–国家角度)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③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3.我国科技创新现状是什么?(科技国情角度)

成就:①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差距:③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④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⑶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14.怎样培养创造能力、创新能力?(青少年角度)

①树立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思想上)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敢于质疑,敢为人先,培养好奇心。(行动上)

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行动上)

15.为什么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6.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①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17.创新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知识产权?

①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②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思维导图】

(二)《民主与法治》必背核心句高频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2.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3.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4.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6.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协商、民主管理

7.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8.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9.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10.民主的价值要求是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2.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3.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14.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15.国家重大事项公示征求意见,决策前公民积极参与,属于民主决策;

国家重大事项决策通过后公示让公民了解并接受公民监督,属于民主监督

16.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实行善治

1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总方针):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建设法治中国的总原则: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0.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1.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2.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3.政府的目标: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的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政府的权利来源于:人民;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政府的工作要求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24.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三)《民主与法治》重点问题高频考点: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核心问题

1.如何认识我国全过程社会主义民主。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有哪些?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形式?(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协商。③民主决策。④民主管理。⑤民主监督。

4.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

①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形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

③原则: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④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5.民主协商的意义是什么?

①民主协商保证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②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09 九年级上册高频考点题型-备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7146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