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5-2026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苏教版)
2025-2026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
一、填空题。(40分)
1.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 遇冷会在草木或者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 ℃以下,就形成了 。
2.地球上的水在自然界中是 流动的。
3.水有 态 、 态、 态三种状态。
4.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 或 ,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接近地表就是 。
5.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 。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 。
6.地球上的水在 、 及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
7.常见的降水形式除了雨外,还有 、 、 。
二、选择题。(20分)
1.一般在10月23日或24日,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冬天即将开始的节气是( )
A.白露 B.霜降 C.立冬 D.立秋
2.雾是由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滴形成的。
A.凝结 B.凝固 C.凝华 D.升华
3.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 )。
A.植物蒸腾作用
B.江河湖海的蒸发
C.人工活动
D.以上都是
4.雨和雪的状态不同是由于( )
A.气温不同 B. 气压不同 C.地域不同 D.季节不同
5.小明买了一个冰淇淋,他发现冰淇淋的外包装上有很多小水珠,这是因为( )
A.冰淇淋外包装漏水
B.手上的汗沾到了外包装上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外包装上凝结成小水珠
D.手部温度高,使得冰淇淋融化
6.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遇冷凝结成的冰晶是( )。
A.露 B. 霜 C.雪 D.以上都是
7.( )是自然界固态的水。
A.雨和雪 B.雾凇、露 C.冰雹、雾凇 D.霜、露
8.云和雾的不同点是( )。
A.形成原因 B.状态 C.距离地表远近 D.以上都是
9.( )不是水的化身。
A.干冰 B.雾 C.露 D.白云
10.水在三态之间的变化主要( )。
A.与水的质量有关
B.与水的体积有关
C.与水的压力有关
D.与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有关
三、判断题(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江河湖海的水,时时刻刻都在蒸发。 ( )
2.装了热水的水杯内壁出现的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 )
3.雨和雪本质都是水,是降水的两种基本形式。 ( )
4.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一个重要内因。 ( )
5.接近地表的水蒸气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就是露。 ( )
6.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 )
7.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雨。 ( )
8.云、雾、霜、露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 )
9.霜冻是一种自然灾害,对农作物危害很大。 ( )
10.北方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的物体常会覆盖着一层白霜。 ( )
四、科学探索题(总分10分,每题5分)
1.人造雾实验过程: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现象。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再观察量筒内现象。
(1)放入线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冰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年降水年年降,“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请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路线。
五、实验探究题。(10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其中雨水、谷雨、白露、寒露等雨天气现象有关。善于观察的小齐对“雾、露、雨是怎么形成”的问题展开了模拟实验探究:
(1)在模拟雾和雨的形成时,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小齐应在杯口处放上________。小齐在“造雨”时,为节省时间,烧杯中应倒入________;“造雾”时,小齐会在量筒内点燃________,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漂浮的________。
(2)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用培养皿盖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培养皿底部,发现( )。
A.有一些水珠 B. 出现雾 C. 没有水珠 D.出现露
(3)在培养皿中加冰块,观察底部,发现( )。
A.水珠变多 B. 水珠变少 C.水珠消失 D.没有变化
(4) “造露”时,小齐在薄金属杯中加入________,杯底要垫一块湿毛巾,这是为了增加杯子周围的________。
通过探究,小齐明白了“雾、露、雨形成的原因”,它们是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形态的水。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水蒸气 露 0 霜
2.循环
3.固 液 气
4.水蒸气 小水滴 小冰晶 云 雾
5.雨 雪
6.陆地 海洋
7.冰雹 雨夹雪 冻雨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