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9日
资源编号 100129

专题13 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2025-05-19 语文 0 61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5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专题13 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备注:标红的题目为该考点对应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母爱的颜色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时,我经常看到一个五岁左右的男孩,目光呆滞,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听说男孩刚生下来时很健康,两岁时不幸生了一场大病,从此成了痴呆儿。父亲嫌弃他,离开了家。从此男孩只好和妈妈相依为命。

②男孩的妈妈我见过,三十岁不到,鱼尾纹却早早地爬上了她的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白天,她要去街道打扫马路,就把儿子交给热心的邻居,让他们帮着照看。小区里每个人都很同情男孩,常常给他一些吃的或者衣服。

③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们总是会逗男孩玩:“妈妈好吗?”男孩先是一个劲傻笑,然后口齿不清地说:“妈妈是绿色的!”每次这样逗他玩,他都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听的次数多了,我感觉这不是男孩随口乱答的。可是,男孩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我一直很好奇。

④直到有一日,区里发放救济品,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来到男孩家。一进门,我惊呆了:室内许多地方,甚至连电器的开关,都被涂上了红、绿两种颜色。比如,饮水机和浴室里的热水器调节阀,热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红色,而冷水的一端则涂成绿色;冰箱里,熟食那一格涂成绿色,不能吃的那一格涂成红色;家中的接线板和低矮的线路,甚至连电源总闸、菜刀柄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触碰的物体也都涂成了红色,其他安全的、可以触碰的物体则涂成了绿色。

⑤看到我们不解的神色,孩子的妈妈对我们说,儿子智力低下,分辨能力又不强,所以常常不是被开水烫伤手臂,就被刀具割伤手指。后来,自己就试着让儿子远离红色,接受绿色为保护色。“可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我们继续问。“我在想,即使将来真的有一天,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地活着。”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妈妈声音有些哽咽。

⑥好好活着,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但最起码让儿子的生命之树充满绿色,不会枯萎。这就是一个妈妈对儿子最起码的要求。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也终于知道,小男孩为什么总是说妈妈是绿色的了。原来,在小男孩的心目中,绿色代表着安全,同时,也代表着妈妈的无限关爱。而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妈妈更是煞费苦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智力低下的儿子能够懂得远离和逃避伤害。

⑦母爱,本无所谓颜色。但正是因为天下每一个母亲盼望儿女健康成长的拳拳爱心,以及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孩子撑起的那一片广阔的蓝天,才让母爱有了自己的颜色。

1.第①段画线处属于哪种记叙的顺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第⑦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读选文,说说文章标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

如果你被原谅过

①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她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鲁莽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搁于椅子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阴霾的脸,变成欲雨的天。可是,我还没有发作,我亲爱的女儿便以旋风般的速度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为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万万想不到,女儿居然说道:“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事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我瞪着女儿,觉得自己像一只气球,气装得过满,要爆炸却又爆不了。

②当天晚上,返回旅馆之后,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伦敦三年,她在英国兼职打工,也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

③第一天上班,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好似一辈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干净了,正要松一口气时,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踉跄,撞倒了杯子,“哐啷、哐啷”连续不断的一串串清脆响声过后,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④又有一次,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把鲜红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原以为顾客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倒过来安慰女儿,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女儿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

⑤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此刻,在这静谧的夜里,我眼眶全湿。

5.“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女儿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以“如果你被原谅过”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第③④段分别记叙了什么事情?是采用什么顺序记叙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结尾写道:“此刻,在这静谧的夜里,我眼眶全湿。”为什么“我”眼眶全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良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我的狭隘让我羞愧。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⑪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⑫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10.整个事件中“我”对父亲的思想感情发生怎样的变化,完成下列填空。

冷漠——( )——( )——感激

11.选文第⑤⑥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析选文⑦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⑨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怎样理解第⑩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以“良心”为题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

考核

①临近年终,市里要对各单位驻村扶贫干部进行考核,评先奖优。

②接到局里迎检通知的时候,老贺正在地里干活,一身的行头跟当地普通农民没两样。局里负责通知的人打电话说:“明天要到乡里汇报,局领导也去,你得赶紧把材料准备好。”老贺沉吟道:“下午还要去看一个五保户,没有工夫整材料啊。”“你就是今晚不睡觉,也得先把汇报材料弄好,事情轻重分不清吗?”对方说完就挂了电话。

③话说当初,收到扶贫通知的时候局领导就很犯难:嘎子坳地处偏远,条件恶劣,扶贫驻村一驻就是两年,派谁去?只怕没人愿意点这个头。班子成员专门为这事开会,商议推荐人选。所有人都皱着眉,一个人选都提不出。后来有人提议:“干脆写个通知,看有没有自愿报名的。”局长叹口气:“行吧,先这样试试。”

④报名截止那天,全局就报上来一个人,正是老贺。有人说:“老贺你傻啊,年纪也不小了,再在外面耽误两年,还有什么盼头?”还有人说:“老贺,你这不是以退为进吧?”老贺谁也不搭理,交接好工作,收拾行李去了嘎子坳。

⑤考核这天,市里主管扶贫工作的副市长带队下乡,各村扶贫干部到齐,其所属单位也都派了代表,局里派的是副局长。市领导在会上说:“这次考核不需要单位领导汇报,只想听听各位驻村干部的发言。”副局长心叫不好,为老贺捏了一把汗。

⑥第一个问题:大家驻村一年,都开展了哪些工作?“我们建立了‘一二三’工作体系,即制定一个目标,落实两个措施,确保三个完成,我们坚持思想建设引领,着重提升村干部的宗旨意识、服务意思、责任意识、廉洁意识……”

⑦轮到老贺发言时,他说:“工作干得不多,只给村里开了一片果林,挖了一口鱼塘。”副局长给老贺使眼色,老贺根本不接受。

⑧第二个问题: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村子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上去了……”老贺说:“柑橘树还小,鱼苗也没长大,成效现在还不好说。”

⑨汇报会进行了一上午。会后,副市长一行在乡政府食堂吃了顿便餐。临走上车时,副市长突然想起一件事:“几个贫困村离这里远不远?”乡长答:“离市里远,离乡政府不算远。”“那就抓紧时间挨个走一走。”

⑩之前确定的安排没有进村考察这一项,领导临时改主意,大家都有些心里没底。

⑪车子开到红土岭村,驻村干部走下车,领着考核组准备四处看看。浩浩荡荡一行人惊动了村里的几条黄狗,它们迅速围拢过来,对着领头的驻村干部狂吠不止。驻村干部尴尬得不知所措。副市长面无表情,淡淡地说:“看样子我们不受欢迎啊,还是去下一个村子看看吧。”

⑫一行人回到车上,一路无话。二十分钟后,车子停在嘎子坳。

⑬人群进了村子,几只狗围过来,冲老贺直摇尾巴。老贺对大家做了个手势,示意都跟他走。

⑭几个在家门口嬉戏的孩子一脸好奇,目送他们的贺伯伯领着一群人缓缓向村尾走去。那里有一口新挖的鱼塘,还能看见一片孕育着希望的果林。

16.阅读全文,参照前后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完成小说的情节概括。

①临近年终,市里考核驻村扶贫干部——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一年前,老贺选择扶贫驻村嘎子坳——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17.小说第③④两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多次采用对比手法,举两例并简要分析其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说最后一段在文章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插叙;交代了男孩生病的原因以及家庭的变故,为后文她独自养儿的艰难和为家里的物品涂颜色做铺垫,使文章情节完整。

2.照应标题,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赞美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3.点明中心,揭示主题,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4.母亲是一个细心、有智慧、爱孩子、坚强、勤劳的人。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语文 专题13 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100129.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