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外国文学名著的魅力,感受冒险小说的精彩,认同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语言运用:根据阅读内容说出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的变化。
思维能力:借助目录里的标题,猜想故事情节。
审美创造:品味精彩的故事情节,领略外国文学的奇妙和精彩。
【课前解析】
关注原著:《骑鹅旅行记》讲述了一名叫尼尔斯的14岁小男孩的故事。他顽皮、任性、不爱学习,喜欢捉弄小动物,因为对小精灵不恭敬受到了惩罚,被小精灵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般大小的人,随后又被自家飞走的雄鹅带上高空而离开家。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历时八个月才返回家乡。在整个旅行中尼尔斯不仅欣赏到瑞典的美丽自然风光,听到了许多古老的传说故事,还历经了重重苦难。他逐渐改正了自己的缺点,蜕变成了一个懂事、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关注作者:塞尔玛·拉格洛芙(1850—1940),瑞典19世纪末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她不仅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还是唯一位凭借一部长篇童话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因为拉格洛芙的成就,1914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学会会员。由于其文学贡献,从1991年开始,拉格洛夫的肖像被印在瑞典货币20克朗钞票上。
关注主要人物:作品中的主人公尼尔斯本是一个十四岁左右的少年,他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对待动物和人十分凶狠,因为对小精灵不恭敬、出尔反尔,受到了惩罚,被小精灵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般大小的小人儿。旅行路上的尼尔斯,跟着鹅群看到了许多美丽迷人的瑞典自然风光那些巍巍高山、茫茫大河、黑黑森林、或贫瘠或富饶的土地、或雄伟或壮观的城镇,都让尼尔斯惊奇不已,在这一条前行的路上,他收获了友情和爱。然而,也有孤独、无助、饥饿、寒冷甚至死亡的一次又一次威胁。
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采用了“变形”这一艺术手段,使作品具有更大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尼尔斯的“成人”之路,就是通过被变形成一个拇指般大小的小人儿开始的。变形后,强弱身份被置换,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飞扬跋扈、调皮捣蛋又爱搞恶作剧的14岁少年,更像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变形赋予了平常事物不一样的属性,营造出陌生化的效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关注本课在本单元功能定位:本课是本单元的略读课,略读课就是需要学生迁移运用前面精读课所学的方法,按照学习提示去独立阅读,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的变化。
2.借助目录里的标题猜想故事情节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说出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
激发阅读名著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说出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的变化。
2.借助目录里的标题猜想故事情节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能自由从容地在天空中遨游飞翔是每个人的梦想,假如能骑在鹅背上遨游飞翔,那就更刺激了。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就有此奇妙的体验,主人公尼尔斯出自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骑鹅旅行记》。
(出示课件2)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6*骑鹅旅行记(节选),学生齐读课题。
2.师:你想知道故事的主人公经历了哪些有趣而又不可思议的事情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同他一起去旅行吧!(出示课件3)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切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唤起学生对骑鹅历险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二、了解作品、作者
1.(出示课件4)师介绍作品:《骑鹅旅行记》又名《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瑞典文书名直译为《尼尔斯·豪尔耶松周游瑞典的奇妙旅行》。本书的主人公尼尔斯是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搞恶作剧的顽皮孩子,他被小狐仙用魔法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进行了一次神奇而又魔幻的长途旅行,历时八个月才返回家乡。
2.(出示课件5)走近作者:塞尔玛·拉格洛芙(1858—1940),瑞典女作家,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14年当选瑞典学院院士,挪威、芬兰、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还把本国的最高勋章授予她。瑞典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奖就是用尼尔斯这个名字命名的。
(设计意图:介绍作品,了解作者、影响力、人物等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对这本书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也更能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6)
(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文中出现的人物,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阅读提示相关问题。
2.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课件7)出示词语:缰绳 黑莓 藤蔓 潺潺 猫咪 犬牙 咯咯声 刨虫子 波罗的海 无济于事 跃跃欲试 九牛二虎之力
教师指名读词语。
齐读词语。
教师提问:这些词中,哪些字的读音特别需要注意的呢?
学生汇报。
预设1:“缰绳”一词中,“缰”应该读“jiāng” 。
预设2:“黑莓”这个词中, “莓”应该读“méi”。
预设3:“ 藤蔓”一词中的“蔓”是多音字,这里应该读“wàn”。
预设4:“潺潺”这个词中,“潺”应该是翘舌音,应该读“chán”。
预设5: “刨虫子”一词中,“刨”应该读“páo”。
预设6:“波罗的海”一词中,“的”这里应该读“dì”。
(2)读准词语,理解词义。
1.(出示课件8)出示词语:“无济于事” “跃跃欲试”“九牛二虎之力”。
2.教师提问:谁来说说这些词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
预设1:我知道“无济于事”的意思是: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作用。
预设2:我知道“跃跃欲试”的意思是: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预设3:我知道“九牛二虎之力”的意思是:形容很大的力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提示,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解决学习上字、词障碍。)
3.整体感知(出示课件9)
教师提出要求: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人物与尼尔斯的关系,小组交流讨论概括小标题吧!
请小组派代表来说说你们小组概括的小标题吧!
预设1:我们小组概括的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变成小人儿
预设2:我们小组概括的第二部分的小标题是:被麻雀和公鸡嘲笑
预设3:我们小组概括的第三部分的小标题是:被猫捉弄
预设4:我们小组概括的第四部分的小标题是:被牛教训
预设5:我们小组概括的第五部分的小标题是:骑鹅离家
教师提问:试着把小标题串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吧!
预设:课文讲述了尼尔斯变成了小人儿之后的遭遇,先被麻雀和公鸡嘲笑,被猫捉弄,随后被牛教训,最后骑鹅离开家的故事。
教师相机板书:变成小人儿 被麻雀和公鸡嘲笑 被猫捉弄 被牛教训 骑鹅离家
(设计意图:练习概括小标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理清文章脉络,同时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良好习惯。)
4.互动课堂(出示课件10)根据课题下方的“学习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吧。
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读“阅读提示”,用横线画出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有目的的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三、精读课文,领悟表达
(一)研读课文,完成任务一
教师提出要求:(出示课件11)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拿起笔画一画。
学生读课文,用笔圈点勾画。
教师提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找变化,可以是人物的表现也可以是动物们的表现。
1.研读“变成小人”部分
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2)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尼尔斯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汇报。
预设:我找到的是第2自然段的相关句子:“他和以前完全一样,它那淡黄色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我从这里知道了:尼尔斯的身体变得很小。
2.研读“被麻雀和公鸡嘲笑”部分,感受“痛恨”。
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3)朗读课文第5—10自然段,思考:麻雀和公鸡是怎样嘲笑尼尔斯的?尼尔斯又有什么反应呢?
(1)麻雀的嘲笑(出示课件13)
教师提问:谁来说说麻雀是怎样嘲笑尼尔斯的?
预设:我找到的是第5自然段的相关句子:“叽叽,叽叽,快看放鹅娃尼尔斯!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豪耳耶松!”这是对麻雀的语言描写,运用排比的句式,对男孩的称呼发生了三次改变,从中可以感受到麻雀对男孩的嘲弄,也从侧面说明了男孩的调皮捣蛋。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