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
专题08课内阅读
备考策略
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等。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学生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是按下列步骤进行的:
1.初读。通读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2.精读。按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晓全文。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难,深入思考,解惑释疑。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美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进一步对全文加深理解。
3.悟读。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并不能做到“真知”读。学生要理解体会思想内容,只凭故事内容是不会捕捉到的,是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从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
4.熟读。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需多读,达到熟能成诵,消化,使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尤其对那些词句优美、文质兼优的课文或段落,应让学生熟读成诵。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写。
专项训练
一、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引号的用法。
◇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1.读完上面的例子可以发现下面( )的说法不正确。
A.前引号和后引号的样子是相同的。
B.引号在这里表示引用人物的原话。
C.说话人的位置不同,后面跟的标点符号就不同。
2.根据发现,修改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
“我们要学会用眼睛观察世界,”老师微笑着说:“还要学会用耳朵、鼻子、嘴巴、手去观察世界。”
二、课内阅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
①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xī qī)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cáng cháng)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sǎn sàn)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仿照“又松又软”“又肥又厚”,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3.这段话描写了小兴安岭____(季节)的景色。一共写了____种动物,分别是___。
三、阅读课内语段,然后答题。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正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文段节选自课文《________》
2.选文主要写了小兴安岭什么季节的美景?描述的景物有哪些?
3.“浸”本意是指把东西泡在液体里。选文划线句中的“浸”让你感受了到什么?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 )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 )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橙红色 黄色 红色 金黄色
2.从文段中抄写一个比喻句,完成填空。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3.用“___”在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
4.“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敲 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biàn pián)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pài bài),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和 合)唱。
1.用“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汇合( ) 轻松( ) 喧闹( )
3.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和拼音。
六、课内阅读——《大自然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呢喃细语”的意思是________,我是用________方法理解的。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___”在文中画出来。
3.请用“ ”和“___”画出写微风和狂风的语句。
4.用文段中带点的字造句。
七、我能阅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选段做题。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唉,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本选段的故事出自《________》一书。
2.文中加点词“终于”说明小女孩实在________,她顾不上恐惧,抽出了一根火柴。
3.用“___”画出语段中描写小女孩想象部分的句子。
4.按小女孩心情变化的顺序选词填空:( )→( )→( )→( )。(填序号)
①惊喜 ②失望 ③犹豫 ④满足
八、课内阅读小标兵。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 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 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用“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文段共有____句话,具体写了____种鱼的外形特征,依次写了鱼的全身、____、周身、____和身上。第____句是写鱼好看的,第____句是写鱼多的。
3.“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文章这样说的意思是( )。
A.西沙群岛的海水和鱼各占一半。
B.用比喻的手法来强调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
C.用夸张的手法说明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
九、阅读智慧屋。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
①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③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对于短文中加点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找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_,所以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把水泥道比作________,把梧桐树的落叶比作____________。并从第③自然段找出一个相似的句子,用“___”画出来。
3.文中第①自然段写出了水泥道的____美,第②自然段写出了水泥道的____美。
A.大小 B.形状 C.色彩 D.声音
4.朗读第③自然段时,应该读出( )的语气?
A.沉重 B.欢快 C.激昂 D.伤心
十、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②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③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④我正想着,它一下子____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____起来了,红色的长嘴____着一条小鱼。它 在船头,一口把小鱼___了下去。
⑤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1.选文的题目“搭船的鸟”中的“搭”字用得很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段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我们从____、____、____、____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语中能看出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
3.请把下面的词语填在短文第④段的横线上。
站 飞 冲 吞 衔
从这些动词中,我们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4.《搭船的鸟》写了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的留心____,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____,给旅途增添了快乐。
十一、课内阅读。
《父亲、树林和鸟》节选
①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②“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③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④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⑤“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⑥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⑦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
( )——( ) ( )——( )
2.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改成反问句)
3.鸟最快活的时刻,是________,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线句子,说说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十二、课内阅读。
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ān)树、椰子树、橄(ɡǎn)榄(lǎn)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②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róng)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请用“___”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
2.读句子,想一想,完成练习。
(1)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2)公园里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3)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谢了。
上面三句话中都有“热闹”一词,第____句和第____句中的“热闹”意思是一样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3.有同学认为,“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句中的“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你同意吗?请写下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
一、1.A
2.“我们要学会用眼睛观察世界,”老师微笑着说,“还要学会用耳朵、鼻子、嘴巴、手去观察世界。”
二、1.xī cáng sàn
2.又高又壮 又高又大
3.冬 4/四 紫貂、黑熊、野兔、松鼠
三、1.美丽的小兴安岭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