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年级地理学科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黑河—昆明 B.黑河—腾冲
C.漠河—腾冲 D.漠河—南宁
2.我国全面实施“三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B.解决城市人口过多的问题
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D.解决人口基数过大的问题
3.图中M自治区聚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藏族 C.回族 D.蒙古族
读“我国行政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四个省区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一江苏一苏一苏州
B.②一辽宁一鲁一长沙
C.③一广东一粤一广州
D.④—云南一滇一桂林
5.我国东西跨经度约( )
A.49° B.62° C.208° D.57°
6.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B.南北纬度差异大
C.东西所跨经度大 D.距离海洋远近
下图为“中国沿北纬36°纬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7.位于太行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8.关于图中地势特点及其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C.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D.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古人曾在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②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④
10.古人游记所记载的“北顾”是我国某高原的深秋景色,该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1.若游客于8、9月份游览台湾山脉,则最有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 )
A.地震 B.寒潮
C.台风 D.火山
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图为“我国温度带及竹子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为不同温度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竹子生长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
C.技术 D.气候
13.竹子分布面积最广的温度带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夏季乙温度带气温低于其他温度带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高,临近北冰洋
B.冬季积雪,夏季消融吸热
C.高海拔,气温垂直递减明显
D.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时常侵扰
15.季风气候有夏季高温,降水多的特点,有利于喜温喜湿类农作物的生长。黑龙江省的呼玛县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的最北界限,对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A.夏季水热条件较好 B.冬季寒冷漫长
C.气温日较差大 D.年温差大
在云南西北部出现“三江并流”现象(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平行流动),读部分省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三江并流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三条河流平行向北流
C.独龙族、怒族少数民族在此生活
D.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17.图中所示区域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土地荒漠化
B.台风、海啸
C.滑坡、泥石流
D.寒潮、低温冻害
18.下列关于本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流域内多为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位无明显变化,也无结冰期
C.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本区域内河流汛期多在冬季出现
D.由于黄土高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本区域内河流含沙量极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 )
①保护耕地②节约用水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20年11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江都水利枢纽建设运行情况。习近平强调,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水紧密结合起来,以水定城、以水定业,注意节约用水,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结合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南水北调的水资源主要来自( )
A.黄河及其支流 B.珠江及其支流 C.长江及其支流 D.淮河及其支流
2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 )
A.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B.时间分布不均问题 C.水污染问题 D.南方洪涝问题
23.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尤为重要的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人工降雨 D.节约用水
我国是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B.耕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C.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25.“保护耕地”是多届土地日的主题,我国耕地( )
A.人均占有量稳居世界首位
B.旱地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C.可供开垦的后备资源不足
D.水田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
北沿江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之沿江通道的骨干线路、沿海及京沪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沿江高速铁路起自上海宝山站,经江苏省苏州、南通、泰州、扬州、南京等城市接入安徽省合肥南站,正线长度553.762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时,总投资1678.7亿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有关我国铁路建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人们的出行将更加便捷
B.高速铁路一次性投资巨大,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
C.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导致航空运输业走向衰落
D.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27.不属于修建北沿江高铁带来的有利影响的是( )
A.加强江北城市与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的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快速发展
B.北沿江高铁的建设,沟通了原有路网,提升了运营效率
C.泰州市民前往南京、上海所需要的时间大为缩短
D.促进了沿线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28.下列图片中,表示农业活动的是( )
29.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
A.国民经济的主导 B.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C.国民经济的基础 D.占比居第一位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0.图中斜线阴影部分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旱田 B.②—林地 C.③—水田 D.④—草地
31.图中字母所代表地区与其主要的经济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A.A地—甘蔗 B.B地—花生 C.C地—油菜 D.D地—水稻
《2022年全球机器人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新装工业机器人达51.7万台,中国新装机量领先全球,并首次在全球市场占比超过50%。读2013-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变化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32.读图可知,我国工业机器人( )
A.年产量先下降后上升 B.2015年增速最快
C.2015年产量达到最高 D.产量与增速始终成正比
33.我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领先全球,在全球市场占比超过50%,主要得益于( )
①知名度高,国际市场广阔 ②配套设施齐全,产业链完整
③科技水平高,政策支持 ④价格低,劳动力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为加快建设新型、清洁、低碳的综合能源基地,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山西,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可行措施有( )
①鼓励购买燃油车,带动经济发展
②推广煤炭洁净化处理技术
③积极研发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④减少煤炭的传统开发利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5.中关村位于北京城区西北,这里被誉为中国的“硅谷”。中关村发展高科技产业不具备的优势是( )
A.高等学校院所集中,科技力量强
B.基础设施完善,有政府政策支持
C.世界上最早的微电子工业中心
D.资金、人才优势明显,聚集了一批世界知名企业
…………
参考答案
1.B 2.A 3.B
【分析】1.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故选B。
2.2016年开始,我国实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故选A。
3.读图可知,M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该地区聚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故B正确。故选B。
【点睛】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