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湘教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巴西
B.位于东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背靠亚欧大陆,东临大西洋
D.地跨寒、温、热三带
2.与俄罗斯、巴西、蒙古和日本相比,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描述错误的是( )
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东西距离更长,自然景观差异巨大
B.与日本相比我国国界线漫长,利于边境贸易
C.与蒙古相比我国海岸线漫长,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D.与巴西相比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图示意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与所属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渝 B.②—粤 C.③—陇 D.④—滇
4.兰州牛肉拉面,色香味美,誉满全国。兰州位于( )
A.宁夏 B.重庆 C.甘肃 D.陕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图1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情况示意图,图2为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从图1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20年我国人口( )
A.匀速缓慢地增长 B.增长先慢后快
C.总数呈上升趋势 D.总数先减后增
6.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政策能解决人口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我国土地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统一和谐的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图和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7.图中对应我国的民族是( )
A.藏族 B.壮族 C.土家族 D.蒙古族
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分布特点是( )
A.所有民族集中分布 B.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C.大聚居、交错杂居 D.汉族主要分布在南方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区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图中数码代表的山脉,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天山山脉 B.②——昆仑山脉
C.③——祁连山脉 D.⑤——横断山脉
10.对图中地理事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
A.②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B.③山脉南侧是青藏高原
C.①和②山脉之间是云贵高原
D.④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
“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于林草交汇处穿行)、山西段(混搭的历史舞台)、陕西段(古老的地名串起乡情)、西南段(寻找人与自然的多样性)。读“走胡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此线东北段穿过A山脉,两侧地理环境差异显著,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B.东侧主要为内流区,西侧主要为外流区
C.东侧主要为地势第三级阶梯,西侧主要为第二级阶梯
D.东侧年降水量小于400mm,西侧大于400mm
12.此线经过山脉B,它和淮河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它们的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区域
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
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摘自《岳阳楼记》
13.诗词中的“洞庭一湖”属于( )
A.淮河水系 B.珠江水系 C.长江水系 D.黄河水系
14.近现代,洞庭湖对所在流域干流流量的调节作用下降很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泥沙淤积②围湖造田③退田还湖④降水减少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土地类型与图示对应无误的( )
A.甲—草地 乙—水田 丙—林地 丁—旱地
B.甲—草地 乙—旱地 丙—林地 丁—水田
C.甲—水田 乙—旱地 丙—林地 丁—草地
D.甲—水田 乙—林地 丙—草地 丁—水田
16.下列地形区中的土地利用类型为甲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
下图是“我国沿海省区的耕地与水资源比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我国沿海省区,耕地比重和水资源比重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省区耕地资源分布均匀 B.上海以北的省区地多水少
C.福建省水少地多 D.广东省水资源占比重最大
18.为解决我国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以下措施中合理的是( )
A.南方水资源丰富,应大量扩大水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量缩小耕地面积
C.在北方地区不计成本,大力发展人工降雨
D.节水和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生产不稳定、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区域不同,形态不同”,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应当会有五种形态:一是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二是现代设施园艺业(种植蔬菜、少量水果、个别花卉等);三是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猪禽牛羊、水产养殖等);四是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种植香菇、茶叶、药材等);五是休闲观光农业(传承农耕文化)。读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乙代表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花生 D.甘蔗
20.未来农业发展形态中,属于畜牧业的是( )
A.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 B.现代设施园艺业
C.大田种植业 D.休闲观光农业
2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未来农业形态与分布地区搭配不合理的是( )
A.休闲观光农业——交通便利的农村 B.现代设施园艺业——大城市的郊区
C.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山地、丘陵地区 D.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丘陵、高原地区
读我国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有关我国工业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部沿海密集,西部地区较少
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③工业基地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
④工业中心主要沿江、沿边分布,中西部稀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四大工业基地产业集聚度高,其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③工业基础好④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生活、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紧急驰援上海,同心战疫,共同守“沪”。黑龙江人民将3000吨大米从哈尔滨运往上海。结合如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24.下列为各省援沪医疗队出征时的横幅内容,匹配正确的是( )
A.江苏省—赣沪同心,一起守沪
B.河南省—豫沪一家亲,携手抗疫情
C.湖南省—鄂沪同心,爱沪有加
D.福建省—沪皖一家亲,守沪抗疫情
25.从哈尔滨到上海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哈线、京沪线 B.京哈线、京包线
C.哈大线、京秦线 D.哈大线、沪杭线
第Ⅱ卷
二、解答题(50分)
26.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区域有______个,其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是______和______(填简称)。
(2)我国两个内海的名称是a______ 和b______,分别在图中用相应字母标注______。
(3)我国完全位于热带的省是______(填字母),是我国少数民族______族集中分布区。
(4)成语“秦晋之好”中“秦”所指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填字母),“晋”所指省区山西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
(5)图2所示少数民族是______,主要位于______(填字母)省区,行政中心是______。
27.“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流域发展的首要任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长江发源于______山脉,注入______海。长江干支流大部分位于______(干湿)区。
(2)长江是我国的“水能宝库”,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上/中/下)游河段,原因是该河段地势落差______(大/小),水流急。
(3)长江中游河段常发生洪涝灾害,下图示意其成因,请将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入下面相应的空缺处。(填字母)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A.水流速度减缓B.泄洪不畅C.夏季降水多D.水土流失E.湖泊面积减小
(4)中游河段是长江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河段,举出针对中游河段防洪抗汛的有效措施是______(一条即可)。
28.2022年4月,在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调水和水库调控等共同作用下,京杭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读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调水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南水北调”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具有______上分布不均的特点,其东线调水工程利用京杭运河调水,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2)“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从长江最大的支流______上的丹江口水库调水,经______(省简称)的郑州市,往北沿______山的东麓调水到北京和天津。
(3)长江______游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
(4)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大,有“______”之称,请从地形、气候、社会因素上分析其航运价值大的原因____________(任意两点)。
洞庭湖北纳长江汛期泄入的洪水,在城陵砚汇入长江,因而洞庭湖有“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和大规模的人工国垦,洞庭湖面积不断发生变化。下图示意不同时期的洞庭湖。
(5)与17世纪中期相比,20世纪中期的洞庭湖面积变______,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此变化导致洞庭湖“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______(降低/增强),可能会加剧长江中下游的______灾害,针对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29.城市群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城市群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的重要载体。我国共规划了19个国家级城市群,而这些城市群因经济实力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有的城市群已经处于一体化发展中,有些城市群尚未正式启动,仍然处于培育中。兰西城市群就是7个培育中的国家级城市群之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2022年8月12日,重庆两江新区与四川天府新区审议通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合作十大重点任务》,对两大国家级新区下一步如何携手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给出了答案。
材料二2022年2月青甘两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兰西城市群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随着西宁至成都铁路开工建设、肃南至祁连公路全线贯通、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市场监督执法结果实现“双互认”,兰西城市群合作共建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十四五”时期城市群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三成渝城市群和兰西城市群分布示意图
(1)分析图一可知,两个城市群均属于流域经济,是______城市群,在国家______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
(2)成渝城市群位于______上游,包括______和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是西部经济发展的______之一。兰西城市群位于______上游,处于“一带一路”战略通道上。请将“成渝地区”和“兰西城市群”标注在图一相对应的位置上______。
(3)图一的虚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______线,成渝地区农业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有“______”的美称。
(4)图二中经过交通枢纽兰州的横向铁路干线有兰新线和______线,西行通过兰青线和青藏线可抵达______(填城市名称)。
(5)图三中成渝地区位于长江经济带西部,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在______和长江的交汇处,被称为“西部硅谷”的城市是______,位于涪江上游。
(6)读材料二,能说明成渝城市群和兰西城市群区际协同发展的举措是: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B 2.A
【解析】1.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西不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A错误。我国位于东半球、中低纬度地区,B正确。我国背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C错误。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分布,D错误。故选B。
2.俄罗斯东西长约9000公里,横跨11个时区,我国东西长约5000公里,东西跨5个时区,所以俄罗斯东西距离更长,A错误。我国陆上国界线长度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与日本相比,我国国界线漫长,利于边境贸易,B正确。蒙古国为内陆国家,与蒙古相比,我国海岸线漫长,利于发展海洋事业,C正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等热量带,而巴西以热带气候为主,与巴西相比,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农业,D正确。故选A。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