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1.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
说出观察与实验常用的器材;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说出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并初步树立生物学中的结构功能观等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逐步确立以爱护小动物为原则来设计探究性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或社会实际问题。
(2)渗透科学史中领略人文精神以兴趣作为引导让学生在科学的历史长廊中寻找科学答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说出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并初步树立生物学中的结构功能观等生命观念。
2.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熟悉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材以及树立实验室安全意识,并学会使用显微镜这一基础而强大的科研工具。通过实践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首先,引入导语生物学是在不断研究中逐渐积累、更新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前人总结的科学知识,还要学习他们的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更要学习他们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学习活动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利用实验室常用的器材介绍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和安全知识,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自我保护,避免意外发生。随后,详细讲解显微镜的构造、功能及使用方法,为学生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台显微镜和生物样本。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显微镜的取用、对光、放置玻片、调节焦距等操作,并尝试观察生物样本的微观结构。此过程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实验体验,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加深对显微镜使用技巧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探索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培养其持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通过以上教学流程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能,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生物学的魅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生物学是在不断研究中逐渐积累、更新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前人总结的科学知识,还要学习他们的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更要学习他们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1: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1.情境导入:
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很多活动是在生物学实验室里进行的,经常会使用一些器材(图1-4)。例如,加热物品,常常要使用酒精灯,取少量液体,常常要使用滴管,等等 。
2.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识记“中学生物学实验常用器材示意图”3分钟,然后小组讨论各个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汇报展示:
介绍陶土网,2024年秋季苏科版新课标使用的材料和用具,非石棉网,持续加热不会释放石棉纤维有害物质。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科学使用过的酒精灯,尝试说出其使用注意事项。
介绍三脚架,以及如何进行搭建加热工具。
介绍试剂瓶、滴管、量筒、盖玻片和载玻片的使用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尝试说出何时需要使用放大镜。
介绍试管和试管架、烧杯以及培养皿等。
介绍解剖工具的名称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4.安全教育:
在生物学实验室进行实验时,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按照规范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以确保实验的成功与安全。例如,规范使用电源、酒精灯、带刃的工具、化学试剂等,避免因实验操作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
安全不放松,时刻敲警钟!
学习目标2:显微镜的结构
1.问题导入:如果需要观察非常微小的物体,我们需要借助于什么?
2.显微镜的种类: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仪器,它能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或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显微镜的种类很多,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 。
中学生物学实验室里常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 、双目电光源显微镜和数码显微镜等。
3.初识显微镜的结构
自主记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