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宿迁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对上述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A.青铜器种类单一
B.器表上文字是甲骨文
C.青铜器功能多样
D.商代人缺乏审美意识
2.朱熹这样评价他:“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为万世师表,道贯古今。“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3.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我国古代逐渐形成了“南稻北麦,南甜北咸”的饮食风格。下列源自西域的食物传入中原后,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这些食物的传入始于( )
A.丝绸之路开辟 B.文成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九品中正制……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自由报考之惟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对材料中唐代选官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A.选官标准仅限于门第
B.自由报考无任何限制
C.有利于扩大选官范围
D.这一制度是唐朝首创
5.宋朝时,一位阿拉伯商人通过海路运送商品到广州销售,他应当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
6.大概念对书本零散知识具有整合统领功能。请你为下图选择一个恰当的“大概念”( )
A.明清反抗外来侵略
B.清王朝的边疆管理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7.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謇创办了( )
A.大生纱厂 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8.著名学者郭齐勇在评述《国史大纲》时说,即使在外患纷乘、国难深重的困境中,我国无数仁人志士仍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企盼和信心,并以满腔的热忱为之奋斗。在20世纪早期,符合“外患纷乘”引发我国“仁人志士奋斗”的史实是( )
A.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B.甲午战争 维新变法运动
C.十月革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
D.巴黎和会 五四运动爆发
9.据下图人物信息卡,推断人物信息卡( )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10.在1954年政务院第205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健康的身体是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一个重要条件。”随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体育运动的高潮。下列内容不符合当时开展体育运动宗旨的是( )
A.增强人民体质 B.加强国防力量 C.推动经济建设 D.支援抗美援朝
11.“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下图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12.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第二个创业高潮点出现的原因是( )
A.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兴办4个经济特区
13.关键词记忆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尼罗河”、“金字塔”等词汇让我们想起( )
A.古罗马 B.古巴比伦 C.古埃及 D.古印度
14.关于地球形状,有人主张“天圆地方”,有人认可“地圆学说”。最终,下图中哪条航线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宣言》宣布: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枷锁。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材料中的《宣言》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6.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使他从一个仪器修理厂的徒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法国科学院外籍会员。他是( )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 C.爱迪生 D.斯蒂芬森
17.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为了完成“首要任务”,他采取的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实行“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8.据统计,苏联在1934—1935年的机器进口只相当于1931年的1/10,从1937年起就不再从国外进口锅炉、发电机、化工设备等。这种变化表明( )
A.新经济政策效果明显
B.苏联的五年计划成效显著
C.农奴制改革弊端丛生
D.经济大危机阻碍苏联发展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四卷》中写道:“ ▲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它为盟军在西欧展开大规模进攻,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以及决定欧洲的战后形势,起到了重大作用。”材料中 ▲ 处指的是______.( )
A.莫斯科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柏林战役 D.珍珠港战役
20.下图是坐落在联合国总部花园中的两座雕塑,它们表达怎样的企盼( )
A.和平与发展 B.自由与平等 C.民主与科学 D.理性与法治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21题7分,第22题7分,第23题8分,第24题8分,共30分。请把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21.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建国民政府。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
材料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孙中山先生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救国方式的变化。(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救国的指导思想并指出“政治革命”的目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目前,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22.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讲好“长征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材料一(下图)
【唱响“复兴之路”找准前进方向】
材料二
【借助外交舞台 发出“中国声音”】
材料三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1954年6月)
材料四 习近平主席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和谐共处、多元互鉴、团结协作的鲜明特征。习近平主席提出这一理念,目的就是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
——摘编自《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2023年9月)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地位。结合《七律·长征》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和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道路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两国总理倡导的“原则”。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为“人类向何处去”这一重大问题提供的“中国方案”。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认识。
23.不同的国情,造就多样的现代化范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3年,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二 现代化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摘编自杨宁一《“现代化理论”讲学提要》
材料三 西方式现代化是以资本驱动的现代化,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主要通过对内剥夺广大中小生产者生产资料,对外殖民扩张的方式来实现的。
——摘编自唐任伍《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通过哪场变革来克服材料一中“生存危机”的?并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这次变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判断日本式现代化途径的类型并分析论证。
(3)你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应当如何克服材料三中“西方式现代化”的弊端?
24.九年级一个历史学习小组围绕某一历史主题进行合作探究。请你共同参与。
步骤一:方案设计
步骤二:素材整理
步骤三:问题探究(要求: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一起参与问题的解决。)
(1)甲组设问:请指出素材①中“公约”的名称。
(2)乙组设问:请指出素材②中的演说对美苏关系的影响。通过素材③中的漫画,
分析作者对美国的“援助”持何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丙组设问:请依据素材④,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
(4)主持人总结并提出问题: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请每位同学再提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据题干“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出土的青铜器有礼器、乐器、生产工具、兵器等,种类丰富,功能多样,C项正确;青铜器种类单一与题干中多种类型的青铜器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的是“族徽文字”,它以多种形式存在,不一定都是甲骨文,排除B项;‘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说明商代人有审美意识,该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为万世师表,道贯古今”并结合所学可知,仲尼是孔子的字,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B项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与“万世师表”无关,排除A项;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提倡兼爱、非攻,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