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6 主观题之“评析”型、“辨析”型题目-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模板与技巧(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8日
资源编号 77235

题型06 主观题之“评析”型、“辨析”型题目-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模板与技巧(全国通用)

2024-05-30 中考 0 1,13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模板与技巧(全国通用)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模板与技巧: 题型01 选择题(1)-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模板与技巧(全国通用) 题型02 选择题(2)...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模板与技巧

题型06 主观题之“评析”型、“辨析”型题目

中考题型解读

评析型、辨析型题目

言行评析题观点辨析题材料分析题

1.言行题型特点

言行评析题是指设置一定的情境,并在情境中给出一定的言行,要求对这些言行进行分析说明。 该题型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回答时要求角度要全、思维要辩证。

2.观点辨析题特点

辨析题的难度相对比较高。

首先,在题目上,或所给的观点本身,一般不是能够轻易做出简单正误判断的。其次,从解题思路上,重在对观点本身的分析,然后再对观点做出评断。

根据辨析题观点的类型,辨析题可以分为:观点是完全正确的辨析题;观点是错误(不正确)的辨析题;观点是片面(不完全正确)的辨析题。

总结模板构建

解题步骤

答题步骤:三步走

第一步,辨别正误。

第二步,分析说明。分析说明时要做到条理清晰,全面透彻,有理有据。

第三步,总结评价。亮明自己的观点,或指明正确观点的意义,或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和危害。

1.言行评析题

第一步:找出所要评析的所有言行,并一一判断其实质。

第二步:说明理由。要对题目中正确和错误的言行,根据书本知识进行分析说明,指出它们正确或错误的原因。一般来说,正确的要指出它“符合……”、“有利于……”;如果是错误的应指出它“违背了……”、“否认了……”、“没有认识到……”,并进一步指出“它的危害是……”。

第三步:归纳总结。如果是正确的言行应指出“我们应进一步……”、“我们应继续……”;如果是错误的言行应指出“正确的做法(观点)应是……”。

找出所要评析的所有言行 依据书本知识说明理由 根据需要归纳总结

①……

②……

③……

2.观点辨析题

(1)判断 正确 错误 片面

(2)分析原因:

正确部分:符合/体现——有利于– 违背———-

错误部分:不利于——- 符合/体现——有利于– 违背—–不利于—

(3)结论 我们(他们)应该——-

解题技巧

“性质判断—理论依据—后果影响—表明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①这种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给行为定性)

②这种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品质(一般从法和德的角度进行评价定性,违背了道德和法律)

③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或危害、影响;不正确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正确行为——符合哪些法律、原则、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④我们应如何弘扬、学习(应如何解决)

题型通关

1.小明到公园游玩,发现有人逃票翻墙入园,小明就向管理部门举报,希望公园加强管理。回家的路上小明去超市买牛奶,到家后发现牛奶已经变质,于是小明带着发票去超市要求退换,遭到拒绝,小明就站在超市的入口,向顾客宣传该超市出售食品均为过期变质食品。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小明行为的看法。

2.党和国家对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要求家庭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要求学校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有了自我保护意识,青少年就能够健康成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学生王贵非利用假期和几个同学外出旅游。在景点,他大声喧哗,并攀爬到一雕塑上拍照。同学们批评他的不文明行为,他却说:“享受美景是我的权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们跟着费什么话。”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从“行使权利有界限”的角度对王贵非的观点加以评析。

(2)辨析: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4.在法治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搜集到了下面两则素材:

素材一  2024年1月29日,河南省公安厅公开表示,在执法和管理中,采取柔性执法模式,春节期间,在不影响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的情况下,对当地司机少开罚单,对外地司机慎开罚单,对外省司机尽量不开罚单,以教育劝导为主。

素材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于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

对于上面两则素材,小法同学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道路交通违法者应一视同仁,否则会影响执法的公正性。而小治同学则认为,春节期间少开罚单属于柔性执法,契合法治精神,不失公正。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5.材料一  2023年9月20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经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0月16日,李强总理签署第766号国务院令公布《条例》。《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

材料二  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检察机关分别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9万人、5万人、4万人。近年来,未成年人受骗案件持续多发,从受骗领域看,主要集中在直播打赏、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

据此,有同学认为:“有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未成年人就不会再被骗了。”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6.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2023年广元市“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活动期间,开展2023年“法润广元暖民心——百场法治文艺演出进基层活动”节目展演、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四川十大法治人物”学习宣传活动和法治巡讲等系列活动,着力推动宪法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

对此,有同学认为,维护宪法的权威只在于做好宪法宣传,让人们增强宪法意识。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7.强国必须强军,强军必须利器。从15式新型轻型坦克、远程箱式火箭炮、直-20直升机列装部队,到首艘国产航空母舰、075两栖攻击舰、055万吨驱逐舰下水入役;从歼-20飞机、歼-16飞机、歼-10C飞机代次搭配、形成实战能力,到东风-17导弹、东风-26导弹等批量装备……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意味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水平整体跃升。

对此,小君认为,我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个人无须再关注国家安全。请你运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相关知识,对小君的观点进行评析。

8.材料  2023年10月,2岁幼童为恶犬重伤事件引发关注。针对城市养犬问题,某校九年级学生关注到以下信息:

当前各地政府大都出台了相应养犬管理规定,但写进法律、条例的养犬规范,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一些养狗人士,追狗不牵绳、不给狗戴嘴套,放任犬只在公共场所四处狂奔。 有专家认为,犬只伤人事件可通过现有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规范,但在实践中,对此类事件的认定以及界定并不明确,导致难以追究饲养管理者的刑事责任。 针对城市养犬问题,有网友通过发电子邮件、打电话等方式向当地政府提意见和建议。有的网友向人大代表反映相关问题,但也有些网友为蹭流量,打着参与民主生活的旗号,夸大事实,传播谣言。 网友“云深处”认为:只要守规矩,公民民主意识必然会增强;网友“月正圆”认为:公民有了社会责任感,就能很好地参与民主生活。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位网友的观点进行综合评析。

9.材料:习近平主席在2024新年贺词中说: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

阅读完材料二,有同学认为,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已经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成为科技强国了。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10.材料 近年来,公众对“安静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车厢内因噪声问题引发的纠纷也不少。在静音车厢的端门、墙壁等位置,贴有明显的“静音”标识,提醒所有人进入车厢后应时刻保持安静……2023年国庆节后,铁路部门在京沪、京广、成渝高铁等部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试点设置静音车厢–在铁路12306App和官网,选择带有“静”字的班次,勾选优先分配静音车厢,即可在有余票的情况下选乘静音车厢。

[观点争鸣]

据此,上述两名同学各自表达了观点。请你任选其一加以评析。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直面问题思考讨论】

人工智能(简称A1)在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这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与讨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请任选一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12.法治宣传组围绕“感悟广阔变迁”的主题,收集了以下材料用于法治中国建设成就宣传。

材料三  近年来,涉嫌“帮信”犯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且低龄化现象突出。未成年人难以抵制金钱诱惑,频频陷入“帮信”泥潭。对此,有网友认为:“他们尚未成年,容易被不法分子蒙骗,需要给予特殊的关爱和保护”。

(3)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评析该网友的观点。

13.[懂自护]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查处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案件110起,刑事打击112人,行政处罚96人,批评教育472人,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6300余人,指导网站平台阻断删除涉网络暴力信息2.7万条,依法关停违规账号500余个。

(1)依据上述材料,小林认为“治理网络暴力是政府的事,与中学生无关。”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真题实战演练

1.【情景在线】

十堰市某校初中生小琼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惑和烦恼,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她答疑解惑:

(1)最近小琼的脸上长了很多小痘痘,为此她整天生活在烦恼中。

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一些生活上的琐事,小琼常常被父母训斥,她也总是顶撞父母。

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下滑太多,小琼感觉压力很大,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放学时小琼与同学们过马路遇到红灯,大家说一起闯过去,反正人多没事。

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理知行共建和谐】请结合以下情境回答相关问题。

情境一:八年级学生要进行合唱比赛,班级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排练,但小杰想写作业。

(1)小杰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一男子先后多次编造虚假警情,拨打110、120、119电话,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8日。

(2)该男子的行为属于:________(选填“民事”或“行政”)违法行为。

他的行为警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在线请联系道德与法治课有关知识,对下面情景中人物的行为进行简要点评。

情景一:中学生钱某与同学开玩笑,用制图软件将核酸检测结果修改为阳性,通过微信群发给同学。钱某因涉嫌散布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被依法行政拘留。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小张同学发现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没有设置红绿灯,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他通过拨打“12345”市长热线反映情况,促成交通信号灯安装成功,终于使“风险路”变成了“安全道”。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在线、明理践行】

下面两个情景都源自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请分别对情景中人物的行为进行简要点评。

情景一:小丽在网上发现一个明星回馈粉丝活动,声称发红包可以高额返利。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手机支付500元后,就被对方拉黑了。

(1)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疫情期间,小明路上遇到一位拾荒老人,他把自己手中的空矿泉水瓶双手递给老人,然后向妈妈要了一个口罩,细心地给老人戴好。

(2)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法律护航】

某市未成年人犯罪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类型及比例(抽样)

注:未成年人犯罪大多数都遵循这样的轨迹: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细化了法律责任以增加法律刚性;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未成年人的偏常行为分为三个等级,并规定了相应的干预或矫治措施。

(2)有的同学认为“只要有了法律的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请你对此观点作简要评析。

6.【拥抱青春塑造自我】

青春,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青春的我们,也会有成长的困惑。当遇到下列情境时,我们应怎样选择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情境一:考试的时候,好友小刚让我把答案传给他……

(1)我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周末,班级组织植树活动,可我很想和好朋友一起去打篮球……

(1)我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作业还没有做完,可我期待已久的精彩电视节目就要开始了……

(1)我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题型通关

1. 小明的言行 对应书本知识

①向公园管理部门举报 正义感/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积极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②带着发票去找超市 维权意识/法制观念

③向顾客宣传该超市出售食品均为过期变质食品 违法行为/侵犯名誉权/没有以合法的方式维权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题型06 主观题之“评析”型、“辨析”型题目-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模板与技巧(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7723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