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
第七单元“不断改变”
阅读要素:借助提示讲故事。
本单元是课文单元。本单元以“改变”这一人文主题统领,编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四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七等内容。这四篇课文都是引人入胜、值得思考的童话故事。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改变”带给主人公的苦与乐。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围绕大象“耳朵”展开的童话故事,全文通过讲述大象与各种动物之间发生的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道理。《蜘蛛开店》故事情节简单、一波三折,内涵丰富有趣,结构上有反复,情节类似,写法相似,便于学生理解。《青蛙卖泥塘》讲述了青蛙为了卖掉烂泥塘,一次又一次改造泥塘的过程,是一篇内容有趣、吸引读者的童话故事。《小毛虫》讲述了一只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成蝶的过程,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童趣。语文园地七中的“识字加油站”介绍了一系列清洁工具和家务活动。“日积月累”中的《二十四节气歌》引导学生简单了解我国“节气”文化,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纵观统编教材内容,有关讲述、复述的阅读训练要素设计充分体现了递进性:一年级提出“借助图片阅读课文”;二年级上册提出“借助提示(图片、关键词句)讲故事”;二年级下册提出“借助提示(图片、关键词句、示意图、表格)讲故事”;三年级提出“详细复述(聚焦关键情节,内化语言)”;四年级提出“简要复述(理清脉络,培养概括能力)”;五年级提出“创造性复述(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由低到高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分析各阶段的重点,我们可以知道:讲故事所借助的提示,从图片逐渐变为了关键词句、示意图和表格,从直观转为了抽象,体现了思维的发展。
再次聚焦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发现讲故事侧重“借助提示梳理内容,能够有序、完整地讲”,这在整个能力发展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纵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具体课文,第一单元《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学生按照顺序把图片连起来,再借助图片讲故事;第二单元《玲玲的画》引导学生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词语讲述课文内容;第三单元《大禹治水》引导学生借助相关语句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而第八单元《风娃娃》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和相关词句,较为完整地复述课文,为二年级下册本单元的讲故事活动做好了铺垫。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针对“借助提示讲故事”设计了多个维度的训练。《大象的耳朵》借助课后第二题“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梳理有效信息,提取出大象对自我认知的两次改变,从而有序讲故事的方式回答课后习题。《蜘蛛开店》课后第一题根据课文内容提取出了故事内容示意图,引导学生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小毛虫》课后第二题根据课文内容给出了相关词句和图片,引导学生借助相关词句和图片讲述小毛虫的三次蜕变。《青蛙卖泥塘》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同时指向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需要学生在梳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演一演青蛙卖泥塘的多次变化。从链接已学到借助新支架(示意图),再到综合运用多种支架,这体现了语文要素的立体递进。因此本单元四篇课文的讲述顺序可以优化为:《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小毛虫》——《青蛙卖泥塘》。
一、课外阅读。
小树的梦
①小树看到小灰兔和小松鼠在树林里蹦蹦跳跳地玩。
②有一天,小树做了一个梦:小树没有了根,高兴得跑呀,跳呀。
③一会儿,小树就玩累了,汗水从它的叶子里变成了水汽跑到天空中去了。
④树口渴了,想喝水,可是它是用树根喝水的呀 根没有了,怎么办呢 _______
⑤小树从梦中急醒了。“啊,还好,我的根还在泥土里长着呢!”正好,天下雨了,小树就用根“咕咕”地喝着地下的水。水多甜啊,还有养分。喝呀,喝呀,小树长大了。
1.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小树做了什么梦?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3.小树没有根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一句话,要用上“和”字。
例句:小灰兔和小松鼠在树林里蹦蹦跳跳地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小树没有了根,高兴得跑呀,跳呀。
①天气太热了,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海真大呀,大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马上”小猴①“马上”是小猴的口头禅(chán),时间一长,大家都叫他“马上”小猴。
②“小猴,快给弟弟摘个桃。”猴妈妈说。
③“好,马上。”小猴顺口应了一声,可是躺在草地上的身子却一动也不动。
④这时,一只美丽的蝴蝶(hú dié)正好从他眼前飞过,一向喜欢蝴蝶的他欢叫起来:“妈妈,快帮我逮住蝴蝶!”
⑤猴妈妈想了一下,应道:“好,马上。”可手却没有抬。
⑥眼看蝴蝶扑扇了两下翅膀,得意扬扬地远远飞去。小猴气得撒起娇(jiāo)来,在地上打滚。不知怎么的,他突然觉得身上一阵痛,原来压在了一只刺猬身上。他急得直喊:“妈妈,快,快把刺猬赶走!”
⑦“好,马上。”猴妈妈慢条斯理地答应着,却坐着不动。小猴“妈啊,妈啊”地叫着,眼泪直流,猴妈妈这才起身,帮他取下了刺猬。
⑧说来也奇怪,小猴的口头禅“马上”,从此再也没听他说过。
6.从文中找出表示下面意思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
(2)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7.大家一开始为什么叫小猴为“马上”小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猴要妈妈帮他捉蝴蝶,妈妈“想了一下”的原因是( )
A.妈妈不想帮助小猴捉蝴蝶
B.妈妈没有听清楚小猴说了我什么
C.妈妈在想怎样趁机教育小猴
D.妈妈脑子里正在想别的事情
9.小猴为什么从此不再说口头禅“马上”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小故事,回答问题。
锯(jù)成两半儿的月亮
小青蛙蹲(dūn)在荷叶上,他在数着池塘里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数着数着,他打起了瞌(kē)睡。
当他睁开眼睛时,突然发现,池塘里的圆月亮被谁锯成两半儿了,小青蛙惊慌(jīng huāng)地叫起来:“月亮被锯成两半儿了,月亮被锯成两半儿了!”
池塘里的鱼儿和树上的小鸟,听了吓一跳,都探(tàn)出脑袋瞧(qiáo)一瞧,说:“咦,月亮不是好好的吗?”
小青蛙再抬头一瞧,圆圆的月亮像个银盘(yín pán)一样,好好的,他难为情了,说:“我大概(gài)在做梦!”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发现月亮又被锯成两半儿了。
这次,他不再高声叫唤,而是仔细地再看一看。小青蛙终于看清了,是大雁排成一个“一”字,正从圆月亮中间飞过,圆月亮就好像被锯成了两半儿。
小青蛙( ),他大声地笑了,说:“我知道月亮被谁锯成两半儿了!”
10.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5自然段一共有______句话。
11.“圆圆的月亮像个银盘”这个句子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12.小青蛙看见的月亮是被( )锯成两半儿了。(填序号)
①鱼儿 ②小鸟 ③大雁
13. “小青蛙 ( ) ,他大声地笑了”,小青蛙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填序号)
①不再惊慌 ②不再高兴
14.读完短文,我认为这是一只( )的小青蛙。(填序号)
①爱观察,爱思考 ②爱面子,爱吵闹
15.小青蛙准备在池塘边的草地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告诉大家这个重大发现。他给出门的小鸟写一张留言条,请你把留言条补充完整。
:
今晚在池塘边的 召开新闻发布会,特别邀请你来参加!
1月8号 |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寻找快乐
①池塘里有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它特别希望找到快乐。
②小青蛙跳到大树下,看见一只啄木鸟在为大树捉虫,就问:“啄木鸟阿姨,请问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回答:“为大树治病最快乐。”
③小青蛙跳到稻田里,看见一头水牛正在耕地,就问:“水牛伯伯,请问做什么事最快乐?”水牛回答:“耕地最快乐。”
④小青蛙跳到花丛中,看见一只小蜜蜂正在采蜜,就问:“蜜蜂哥哥,请问做什么事最快乐?”蜜蜂回答:“采蜜最快乐。”
⑤小青蛙有些糊涂了:究竟做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大家说的都不一样呢( )它回到家里问妈妈( )妈妈笑着说:“做对别人有益的事( )你就会找到快乐 ( ) ”
16.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写在文中“( )”内。
17.动物们认为做什么事最快乐?连一连。
啄木鸟 采蜜
水牛 为大树治病
蜜蜂 耕地
18.究竟做什么事最快乐?小青蛙找到答案了吗?用“____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19.想一想,写一写。
听了妈妈的话,小青蛙立即跳到稻田里,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青蛙终找到了快乐。
五、阅读天地。
小猴吃西瓜
小猴跑到西瓜地里,他第一次见识西瓜,感到很有趣,摘下一个西瓜就要吃。
旁边一只小牛见他把滚圆的西瓜往嘴里送,就对他说:“你大概(ɡài)不会吃西瓜吧?我来教你……”
小猴很不耐(nài)烦地打断小牛的话说:“不用你教!不用你教!”说着他一口咬下一块西瓜皮,嚼(jiáo)嚼没味道,生气地把咬破的西瓜往地上一扔说:“不好吃!不好吃!”
小牛告诉他:“谁让你吃皮呢?吃西瓜应该吃里头的瓤(ránɡ)啊”
20.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1.在文中的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2.“烦”这个字我们不认识,我会用_____查字法去查字典,部首是_____,除去部首还剩____画。
23.选字填空。
园 圆
滚( ) 花( ) 幼儿( ) ( )桌
24.吃西瓜应该吃 ______ ,而小猴吃的是______,所以小猴觉得西瓜______。
2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吃西瓜不能吃皮,要吃里头的瓤。
B.小猴不会吃西瓜。
C.应该听从别人的劝告,不要自以为什么都懂。
六、阅读检阅台
红灯和绿灯
①红灯和绿灯并肩站在大街的十字路口。绿灯对红灯说:“瞧,人们对我十分尊敬,一见我就飞驰而过,可见了你就停着直叹气,还向你翻白眼哩!”
②红灯说:“这是因为我们的职责不同,要是没有我们俩的配合,大街上的交通秩序就会乱套。”绿灯听了,不服气地说:“不会吧,那你休息一会儿,怎么样?”于是红灯闭上了眼睛。绿灯骄傲地闪耀着明亮的光,得意极了。可不一会儿,前后左右的车辆一起拥到十字路口,交通一下子就堵塞了。
③绿灯傻了眼,急忙向红灯求救:“老兄,快帮忙呀,要出车祸了!”
④红灯亮了,心平气和地说:“老弟,做事可不能逞强,只有互相配合才能做好工作啊!”
26.读短文时,遇到“职”字不认识,我们可以用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7.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 )地说 ( )极了 ( )地说
28.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加点词语“堵塞”的意思是( )(填序号)
① 阻塞,不通畅 ②干扰、阻碍
29.我知道交通规则是:红灯(停 行),绿灯(停 行)。(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 ”)
30.短文中画“——”的句子应读出( )的语气,画“ ”的句子应读出( )的语气。(填序号)
①着急 ②骄傲
31.今天是你们小组值日,想一想下面哪种做法能把教室打扫干净( )
A.大家分工协(xié)作
B.各人做各人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七、和琮琮一起来快乐阅读吧
鼯鼠的本领
①田野中有一种小动物叫鼯鼠。它非常骄傲,经常向别的动物夸耀自己,说他有五种本领:会飞,会跑,会游泳,会爬树,还会打洞。大家都不相信地摇着头。
②鼯鼠把鼻子一嗤,竖起耳朵来说:“空口说白话,不算好样的。我这就表演给你们看。”果然,这五种本领它都会。大家只好承认它。
③有一回,鼯鼠又在给别的动物卖弄自己的本领,突然跑来一只猎狗。别的动物,能飞的飞了,能跑的跑了,会游泳的钻进水里去了,会爬树的三把两下爬上了树梢,会打洞的迅速地把自己隐藏起来。可是,鼯鼠却慌了手脚。飞吧,飞不到一尺高;游泳吧,连浅浅的小河都游不过去;爬树吧,又爬不上树顶;跑吧,腿短身体胖,从来没有跑快过;挖土打洞吧,连自己的身体也埋不住呢。结果,被猎狗一口叼走了。
④鼯鼠名义上学会了五种本领,实际上一种也不精通,等到用的时候,一样也不过硬。
32.请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炫耀——( ) 傲慢——( )
快速——( ) 常常——( )
33.鼯鼠夸自己有哪些本领?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34.为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硬”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跟软相对;②性格刚强,意志坚定;③勉强;④能力强、质量好。
(1)等到用的时候,一样也不过硬。( )
(2)你这块饼干太硬了,不好吃。( )
(3)你身体不好就早点回家休息,别硬撑着。( )
3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
A.我们要多学点本领。
B.本领不在多,只要学精通了,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C.我们要学会跑步。
…………
参考答案
真题演练
1., ?
2.小树没有了根,高兴得跑呀,跳呀。一会儿,小树就玩累了,汗水从它的叶子里变成了水汽跑到天空中去了。树口渴了,想喝水,可是它是用树根喝水的呀,根没有了,怎么办呢?
3.不行,因为小树是用树根喝水的,没有了根,小树就死掉了。
4.我和妈妈一起上超市买东西。
5.喘不过气来 一眼望不到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