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专题46 水和溶液(填空题)
一、填空题
1.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______。
A.碘 B.汽油 C.硫酸铁 D.氯化钾
(2)①某印染厂的废水含有氢氧化钠,测得其pH______7(填“>”“=”或“<”),证明该废水呈碱性。
②通过一些化学或物理方法对上述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加入硫酸进行中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对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等。
(3)如图是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在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3.3g。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
②将℃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降温至℃。则℃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与NaCl溶液中溶质质量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______。(填“>”“=”或“<”)。
③浓的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用加热浓缩后______的方法得到晶体。
④℃时,将mgNaCl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两份,并分别进行如下图操作:
据此分析与计算,℃时NaCl的溶解度为 。
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是向波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加入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时的溶解度______的溶解度(填“>”、“<”或“=”)。
(2)时,向水中加入,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3)当中混有少量时,提纯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
(4)等质量的和两种饱和溶液从降温至,所得溶液分别为甲和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的质量:甲<乙
C.溶液的质量:甲>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5)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
3.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是______ (填字母)。
(2)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100mL生理盐水(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______。
(3)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 的水叫做硬水。天然水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______性。
(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验证水的组成的是______ (填字母)。
A.水的电解 B.过氧化氢的分解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氢气和氧化铜反应
(5)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②t2℃时,20g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 (写出最简整数比)。
③t1℃时,对于ag图中P点所示的甲溶液和bg图中P点所示的乙溶液(a≠b),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______。
A.该温度下,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该温度下,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D.保持t1℃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合均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是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NaCl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NH4Cl。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NaCl的溶解度______NH4Cl的溶解度(填“>”、“<”或“=”)。
(2)t2℃时,向90g水中加入45gNH4Cl,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3)将t2℃时NH4Cl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溶液中NH4Cl的质量分数会______ (填“变大”“变小”“不变”之一)。
(4)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NH4Cl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NH4Cl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将多量的NaOH固体加入烧杯的水中,观察到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原因是______。
(5)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
(6)将15克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与200克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所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克?
5.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具体粒子的名称)。
(2)如图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在下表中填写发生的现象。
正极端玻璃管 | 负极端玻璃管 | |
现象 | ______。 | ______。 |
(3)若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不可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生石灰 C.氯化钙 D.氢氧化钠
(4)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①在10℃时,NaC1的溶解度______KNO3的溶解度(填“>”或“<”)。
②从含有少量KNO3的NaCl溶液中得到较多的NaCl晶体,通常采用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③在60℃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40gKNO3,充分溶解后得到60℃时KNO3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的温度降低至20℃,最终能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为______。
6.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1)生理盐水的溶剂是______。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有多种 D.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①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A、B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烧杯A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__(填“甲”或“乙”),烧杯B中的上层清液属于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将t3℃时甲的饱和溶液15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需加水______ mL(水的密度为1g/cm3)。完成稀释的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______、混匀。
③现有t2℃时的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均为30g
B.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分别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一定大于析出乙的质量
D.保持温度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
(3)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的方法提纯A。
(4)t2℃时,将35gA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形成A物质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8.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2)请简述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______。
(3)现有某温度时65g甲的水溶液(其中溶质的质量为40g),逐渐降温,测得溶液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温过程中,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
①图中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②20°C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
(4)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硝酸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实验步骤必须考虑控制变量,且用到烧杯、玻璃棒、温度计。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9.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是化学学习的基本能力。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其含义是____________。
(2)60℃时,在50g水中加入7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至固体不再溶解时,此时形成的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图中,当向盛有水的烧杯中缓慢倒入浓硫酸时,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10.水和溶液对我们生活、生产有着重要作用。
(1)往适量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温度明显升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氧化钙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2)硬水是指含有较多______的水。生活中常采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在20℃时,氢气的溶解度为0.018的含义是______。
(4)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20℃时,甲的溶解度为40
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C.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
D.在35℃时,分别将20g甲、乙溶于100g水中,降温至5℃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会大于甲
11.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初中学过得到水的化学反应有多种,请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
②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
(2)下图是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
①A池中通过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难溶性固体杂质。
②吸附池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其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_的结构。
③检验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的操作是______。将自来水煮沸,会产生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写出用盐酸去除水垢时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20℃时,按2:5的质量比分别取NaC1固体和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属于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②a℃时,分别将KNO3、NaCl固体溶于水,配成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若配制KNO3饱和溶液需要的水更少,则a______t(填“>”、“<”或“=”)。
12.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水是生命之源。河水、湖水、井水等天然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常用的净水方法有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__;检验某水样为硬水方法是______。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将10克甲物质加入到25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
②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填字母)。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
参考答案
1.(1)D
(2) > 吸附
(3) 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3.3g硝酸钾 < 降温结晶,过滤 35.8g
【详解】(1)A、碘不溶于水,加入水中不能得到溶液,故A错误
B、汽油不溶于水、加入水中不能得到溶液,故B错误;
C、硫酸铁可溶于水,加入水中得到黄色溶液,故C错误;
D、氯化钾加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2)①该废水呈碱性,故其pH >7。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