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专题05 八年级上册高频考点题型
第一单元 《走近社会生活》【思维导图】
(二)《走近社会生活》必背核心句—高频选择题
1.社会生活的特点是:绚丽多彩。
2.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3.个人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社会关系分为: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如:同乡、邻居—地缘关系; 同学、同事—-业缘关系)
5.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6.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7.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8.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9.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三)《走近社会生活》重点问题—高频考点: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个人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对人成长的影响)
①人在社会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③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④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行为
4.为什么要培养亲社会行为?(奉献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
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②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6.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启示)
思想上:①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勇于担当责任。
行动上:②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心帮助他人。
③关注社会发展,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7.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8.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9.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10.网络生活中我们需要警惕哪些陷阱?(沉迷网络的危害②③)
①网络出现一些虚假、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11.如何认识网络的利与弊?或:怎样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⑴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⑵利:①网络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弊:①网络有虚假不良的信息;②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⑶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
12.怎样合理利用网络?/怎样文明上网?(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③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④传播网络正能量。
13.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③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思维导图】
(二)《遵守社会规则》必背核心句—高频选择题
1.社会秩序的种类:①社会管理秩序、②生产秩序、③交通秩序 ④公共场所秩序等。(由国家机关管理的属于社会管理秩序;)
2.生活中的规则有道德、纪律、法律等。
3.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4.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5.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6.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
7.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8.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9.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10.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11.违法行为可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三种违法行为的共同点:①都有社会危害性; ②都违反法律; ③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12.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必然结果)。
13.法律是最刚性的行为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4.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15.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16.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只能单独使用,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也可独立使用)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等。
17.拘役、罚金属于刑事责任; 拘留、罚款属于行政责任;
18.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物归原主属于民事责任: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9.法律服务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20.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种类包括: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民告官) 、 刑事诉讼。
(三)《遵守社会规则》重点问题—高频考点: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为什么维护秩序要靠规则?(为什么要树立社会规则意识?)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由和规则的关系?(面对自由与规则的正确态度③)
①规则与自由不可分。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怎样对待规则?(怎样遵守维护规则?)
⑴遵守规则:①遵守规则需要自律与他律;②需要敬畏规则、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⑵维护规则:①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②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哪些规则需改进?
①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失去存在合理性的规则,需要废除;
③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变化的规则,需要调整和完善。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5.为什么要尊重他人?(意义、作用)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④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6.怎样学会尊重他人?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7.礼主要表现是什么?
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8.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文明有礼的意义)
①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个人角度)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角度)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国家角度)
9.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表现)
①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践行。
10.为什么要讲诚信?(意义、作用、价值)
①诚信是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民法原则和传统美德。(地位)
②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个人角度)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角度)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家与社会角度)
11.怎样践行诚信?(个人角度)
①树立诚信意识。 ②运用诚信智慧。 ③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12.怎样营造诚信的良好氛围?(怎样建设诚信中国?)————国家社会角度
①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②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13.运用诚信的智慧?
①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
②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14.为什么说法不可违?(为什么说违法无小事?)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行为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遵章守则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15.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共同点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根据情节轻重,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3)共同点:①都有其社会危害性;②都违反了法律;③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6.什么是犯罪?
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17.犯罪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18.为何要有勇有谋地应对违法犯罪?(为什么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①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③未成年人不具优势,易受伤害。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应善于斗争,保全自己。
19.怎样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怎样预防违法犯罪?【个人角度】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提高道德素养,杜绝不良行为,加强自我防范,防患于未然。
③增强法律观念,学法守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依法办事。
④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0.受到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①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要善于斗争,尽力保全自己,减少伤害。
③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
④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