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7日
资源编号 70512

专题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2024-02-28 中考 0 78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 专题01 《论语》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专题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

 ①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kē),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②《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本课选自《告子下》。题目是编者加的,意思是: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题目是文章的论点,以此为题,主旨明显。

⑴[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

⑵ [发]兴起,指被任用。

⑶ [畎亩]田地。

⑷〔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

⑸〔举〕选拔、任用。

⑹〔版筑〕筑,捣土用的杵。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夯实。

⑺〔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⑻〔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名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

⑼ [士]狱官。

⑽ [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

⑾〔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⑿〔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yú)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⒀ [市]集市。

⒁〔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⒂〔空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⒃ [空乏]财资缺乏。

⒄〔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

⒅ [拂]违背。

⒆ [乱]扰乱。

⒇〔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21)〔曾益〕增加。

(22) [曾]同“增”。

(23) [恒过〕常常犯错误。

(24)〔衡于虑〕思虑堵塞。

(25) [衡]同“横”,梗塞、不顺。

(26)〔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2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28) [征]征验、表现。

(29) [发]显露、流露。

(30) [喻]了解、明白。〔

(31) [入〕指在国内。

(32)〔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33) [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

(34) [拂]同“弼”,辅佐。

(35) [出]指在国外。

(36)〔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37) [敌]匹敌、相当。

(3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

死亡。

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答案】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卖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上被(赎回)而用为相。

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答案】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命令给这样的人,一定要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

⑶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案】(通过这些)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地增加他的才干。

⑷人恒过,然后能改;

【答案】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⑸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答案】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

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案】(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答案】(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地位、势力相当的国家和外部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⑻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案】这样以后就会明白,常处于忧愁和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于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1.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另举一两个事例证明上述观点。

2.《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举一两个例子具体分析。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二章》)

【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曹:辈,等。②旌:表彰。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 ②内侍请上易衣 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的______(原文)与甲文中的主旨句异曲同工。乙文中的“上”是一个______的人。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劳其筋骨(              )

(3)困于心衡于虑(              )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2.翻译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所举舜、傅说等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子失,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面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④,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⑤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九重:深宫之内。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行拂乱其所为    拂:_________ (2)犹割股以啖腹  股: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列举事例,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要_________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人恒过       国恒亡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    D.百里奚举于市    愿为市鞍马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潭西南而望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既克,公问其故

C.管夷吾举于士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在乎山水之间也

…………

参考答案

1.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是一个国家衰败灭亡。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遭辱,他卧薪尝胆,亲自到田间和农民一起劳动,他的妻子也自己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过以后,生活骄奢淫逸,妄自尊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国灭。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https://www.0516ds.com/70512.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