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清单
亲爱的同学们,单元紧扣“理想和信念”人文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三篇精读课文,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篇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古诗、回忆录、演讲稿和小说。有的抒发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有的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有的阐述了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除此之外,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和《语文园地》,在综合性学习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毛主席在花山》《十里长街送总理》《飞夺泸定桥》《狱中联欢》《伟大的友谊》《囚歌》《春天的故事》共七篇,丰富了我们的阅读积累,能加深对党的奋斗历程的情感体验,同时综合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开展阅读分享会、制作小诗集、写一写自己的心愿这三个板块,与本单元的习作有机融合。
单元目标:
1.在单元“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学习主题中积累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在单元阅读中,能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受到革命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3.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阅读“阅读材料”,开展阅读分享会,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
4.能搜集、研读红色诗词,和同学合作制作一本“红色小诗集”。
5.能选择适合的材料和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能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
字词要点巩固
你能把这些字音都读正确吗?
凿(záo) 避(bì) 僻(pì)
联络(luò) 锤打(chuí) 焚烧(fén) 躲避(bì) 偏僻(pì)
刑罚(xínɡ) 执行(zhí) 彻底(chè) 泰山(tài) 逼迫(pò)
燕山(yān) 暂时(zàn) 严峻(jùn) 彻底(chè) 鱼饵(ěr)
青稞(kē) 收敛(liǎn) 坚劲(jìng) 炊事员(chuī)
易写错字要注意细节
锤:左窄右宽,右边“垂”的第二横最长。
凿:下面“凵”里面不是“羊”。
避:注意“辶”里面左边部分不是“启”。
砖:注意第八笔是竖折撇,一笔写成。
泰:注意下边部分是“氺”。
鼎:上边是“目”,下部注意要写得左右对称。
考试点睛
区分形近字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①给形近字组词。②给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本单元学习了很多多音字哦!
下列字的正确字形你掌握了吗?
埋(mái)头(tóu) 整(zhěnɡ)理(lǐ) 书(shū)籍(jí) 文(wén)件(jiàn) 含(hán)糊(hu) 军(jūn)阀(fá) 避(bì)免(miǎn) 组(zǔ)织(zhī) 警(jǐnɡ)察(chá) 局(jú)势(shì)
严(yán)重(zhònɡ) 新(xīn)闻(wén) 纷(fēn)乱(luàn) 喊(hǎn)叫(jiào) 闪(shǎn)亮(liànɡ) 抽(chōu)屉(tì) 僻(pì)静(jìnɡ) 剧(jù)烈(liè) 粗(cū)暴(bào) 便(biàn)衣(yī)
魔(mó)鬼(ɡuǐ) 包(bāo)围(wéi) 肥(féi)胖(pànɡ) 苦(kǔ)刑(xínɡ) 自(zì)杀(shā) 严(yán)峻(jùn) 态(tài)度(dù) 残(cán)暴(bào) 匪(fěi)徒(tú) 拘(jū)留(liú)
法(fǎ)庭(tínɡ) 安(ān)定(dìnɡ) 占(zhàn)据(jù) 会(huì)意(yì) 执(zhí)行(xínɡ) 昏(hūn)倒(dǎo) 过(ɡuò)度(dù) 革(ɡé)命(mìnɡ) 解(jiě)放(fànɡ) 彻(chè)底(dǐ)
意(yì)义(yì) 文(wén)学(xué) 剥(bō)削(xuē) 压(yā)迫(pò) 缺(quē)点(diǎn) 批(pī)评(pínɡ) 指(zhǐ)出(chū) 改(ɡǎi)正(zhènɡ) 意(yì)见(jiàn) 兴(xīnɡ)旺(wànɡ)
共(ɡònɡ)同(tónɡ) 目(mù)标(biāo) 制(zhì)度(dù) 寄(jì)托(tuō) 责(zé)任(rèn) 解(jiě)救(jiù) 奋(fèn)斗(dòu) 牺(xī)牲(shēnɡ) 应(yīnɡ)当(dānɡ) 必(bì)要(yào)
炊(chuī)事(shì)员(yuán) 五(wǔ)湖(hú)四(sì)海(hǎi)
近义词你掌握了吗?
如→像 似→像 吟→诵 焚→烧 若→像 抽噎→抽搭
坚劲→刚劲 等闲→平常 恐怖→恐惧 沉着→冷静 幼稚→天真
会意→领会 含糊→模糊 占据→占领 残暴→残忍 粗暴→粗野
严峻→严厉 兴旺→旺盛 压迫→欺压 寄托→寄寓 采用→采纳
哀思→悼念 批评→批判 照顾→照料 斑白→花白 厉害→严重
安顿→安置 艰苦→困苦 结实→健壮 脆弱→软弱 灿烂→绚丽
五湖四海→四面八方 无边无涯→无边无际 喜出望外→大喜过望
千锤万凿→千锤百炼 粉骨碎身→粉身碎骨
反义词你掌握了吗?
快➝慢 清➝浊 出➝入 放松➝紧张 坚劲➝动摇 清白➝污浊
幼稚➝成熟 粗暴➝温和 沉着➝慌张 含糊➝清楚 严峻➝和气
残暴➝仁慈 沉重➝轻松 勇敢➝懦弱 坚决➝犹豫 兴旺➝萧条
团结➝分裂 坚持➝放弃 采用➝舍弃 衰弱➝健壮 低沉➝高亢
艰苦➝舒适 严厉➝和蔼 服从➝反抗 收敛➝放纵 饱满➝干瘪
浪费➝节约 粗糙➝光滑 灿烂➝暗淡 奄奄一息➝生龙活虎
下列词语的你要熟练运用哦!
ABCC式词语:怒气冲冲 热气腾腾
类似的词语:气息奄奄 千里迢迢 情意绵绵 秋波盈盈 衣冠楚楚
白发苍苍 人才济济
ABAC式词语:不慌不忙
类似的词语:冷言冷语 一五一十 人来人往 一心一意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毛手毛脚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粉骨碎身
类似的词语:精兵简政 旁敲侧击 眼疾手快
“一”字开头的词语:一拥而入
类似的词语:一目了然 一马平川 一鸣惊人
含有“鱼”字的成语:如鱼得水
类似的词语:鱼龙混杂 鱼书雁信 鱼游釜中
描写外貌的词语:满脸横肉
类似的词语:膀大腰圆 披头散发 虎背熊腰 衣冠楚楚 相貌堂堂
冰肌玉骨 冰清玉洁
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喜出望外
类似的词语:兴高采烈 喜形于色 喜上眉梢 喜不自胜 喜不自禁
喜气洋洋 喜笑颜开
描写精神品质的成语:拾金不昧 助人为乐
类似的词语:任劳任怨 勤勤恳恳 扶贫济困 除暴安良 扶老携幼
量词:一张脸 一份报 一支手枪 一间小屋
类似的词语:一根缝衣针 一条蚯蚓 一丝笑意 一条小鱼 一个目标
一个战士 一个水塘
动词:
整理书籍 取出手枪 挤满屋子 收拾行李 执行绞刑 捡起报纸
剥削人民 压迫人民 提高勇气 皱紧眉头 克服困难 安定情绪
增强信心 收敛笑容 擦干眼泪
类似的词语:
修饰词:
耐心地讲 整理书籍 收拾行李 严厉地说
含糊地回答 剧烈地跳动 无力地握着 尽量地减少 悄悄地跟着
纷乱的喊叫 可笑的问题 僻静的小屋 恐怖的眼光 低沉的声音
粗暴的吼声 残暴的匪徒 新鲜的鱼汤 饱满的情绪 不停地念叨
金色的光芒
轻轻地摇摇头 闪亮的小手枪 平静而慈祥的脸 热气腾腾的鱼汤
目不转睛地看着 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重点句子积累
这些句子要记好哦!
比喻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漠的沙比作雪,把天空的弯月比作明晃晃的弯刀,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一片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的景色。
考试点睛
比喻句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理解句子的含义。
拟人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品质。
排比句: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力地说明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对比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一语双关句:
要留清白在人间。
夸张句: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语言描写: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动作描写: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外貌描写: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精彩句: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这句话是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突出地表现了父亲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茫茫大漠平沙万里,在月 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雪。连绵起伏的燕山山 岭上, 一弯明月好像银钩一般挂在天空。这两句诗运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月色下的大漠如同铺着一层白 雪,弯弯的月亮像银钩一样挂在天空,展现出一片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的高尚情操留在人世间。“浑不怕”的意思是完全不怕,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自 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经历无数磨难和 打击,它依然坚韧有力,不管你刮什么风,它都毫不畏惧。“任”字体现出竹子的铮铮铁骨。)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 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 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几句话中可以 看出父亲虽饱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 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 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 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 的信心。
( 为什么李大钊的表情那么安定?因为“他的 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伟大的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 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 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 开篇点明主题,提出鲜 明的观点,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 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完全”和“彻底”说明了革命 队伍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 利益。语言简洁、有力。朗读时,语速稍快、语气加重,要通过重读“完全、彻底”等词,突出语意的中肯和坚定。)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 一定要把它 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
(这段话揭示了课文的主题,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老 班长学习的决心,同时也赞扬了革命前辈忠于革命事 业、甘于奉献的精神,讴歌了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高贵品质。)
课本知识提精
这些知识你掌握了吗?
1.《马诗》中诗人借写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2.《石灰吟》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是借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坚强不
屈、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3.《竹石》是借竹子来表现诗人刚正不阿、正直不屈的高尚情操。
4.《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来展开的,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表现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时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5.《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课文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6.《金色的鱼钩》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日积月累是重点哦!
有关人生哲理的名言警句: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X”拓展阅读
推荐篇目:王愿坚《七根火柴》
推荐理由:
这篇文章通过七根火柴的故事,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的艰难困苦,体现了无名战士保存火柴的艰难,歌颂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英勇顽强、无私忘我、忠于党和革命的崇高精神!
阅读方法:
这篇文章可以和《金色的鱼钩》一文进行对比阅读。二者都是以事物作为题目,反映的主题思想也大致相同,两者在语言表达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表现了文中人物无私忘我、忠于党和革命的崇高精神。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