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中考地理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中考地理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26 农业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选择题
广东省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着力打造“粤海粮仓”。2019年8月,我国研发的全球首台半潜式养殖平台“澎湖号”在广东投入使用,实现了恶劣海况下的安全生产。下图为广东省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小题。
1.广东省发展渔业的突出优势在于( )
A.光热充足 B.人口众多 C.交通便利 D.海域辽阔
2.在渔业生产中,“澎湖号”抵御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寒潮 C.干旱 D.台风
我国是柑橘种植的起源地之一。柑橘通过多种途径向外传播。图为我国柑橘传播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5小题。
3.我国柑橘的传播( )
A.向西到欧洲 B.向东到非洲
C.经太平洋到大洋洲 D.经印度洋到南美洲
4.柑橘种植区( )
A.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B.西半球多于东半球
C.主要分布在北温带 D.集中在高纬度地区
5.柑橘的传播可以( )
A.增加原产地的年降水量 B.改变传入地的热量条件
C.促进世界农业技术进步 D.消除地域发展水平差异
夏粮生产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粮袋子,夏粮主要是指冬小麦,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从收获时间看,西南麦区最早于每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收获;长江中下游麦区5月下旬开始收获;华北麦区“六—”前后开始大面积收获,6月下旬基本结束作业;西北麦区最迟,约7月中下旬收割完毕。据此完成6-8小题。
6.影响我国不同麦区冬小麦收割时间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收割习惯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地形因素
7.据材料推测,下列省份冬小麦收割最迟的是( )
A.云南省 B.湖北省 C.河南省 D.甘肃省
8.浙江省金华市为了提高农田综合利用价值,采用“小麦+单季稻”的旱水轮作模式,对比原来只种—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 )
A.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B.减少了劳动强度
C.节约了水资源 D.增加了土壤肥力
咖啡树一般适合生长在平均气温16℃~25℃、年降水量1600mm~2000mm且排水良好的山地地区。读某年咖啡生产国占全球产量比重统计图,完成9-10小题。
9.当年,咖啡产量居全球第二位的国家是( )
A.巴西 B.越南 C.哥伦比亚 D.印度尼西亚
10.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域,适宜规模种植咖啡树的是( )
A.云南省 B.北京市 C.内蒙古自治区 D.上海市
榴莲原产于东南亚,需在日均温大于22℃、年降水量1000mm以上、无霜冻地区才能正常结果。泰国是首个向中国出口榴莲的国家,一直在中国市场上占重要地位,中老铁路(中国昆明—老挝万象)的开通为泰国榴莲的出口开辟了一条新通道。目前,榴莲在我国海南省已经引进种植成功,但离批量上市还有待时日。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我国海南省能成功种植榴莲的条件有( )
①位于热带地区,热量充足 ②热带季风气候,高温期长,降水丰富
③受冬季风影响小,霜冻期短 ④种苗自主繁育,种植技术成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据一位果商介绍,2023年泰国榴莲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有所下滑。其原因可能是( )
①泰国加大了对我国榴莲的出口量 ②海南榴莲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
③榴莲保质期短,流通过程中损失率高 ④中老铁路的开通,降低了运输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水稻喜高温多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收获的果实为稻谷,稻谷去壳后就是大米。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以水稻脱粒为例,使用的工具依次升级为禾桶、脚踩打谷机、水稻收割机,见下图。读图,完成13-15小题。
13.水稻在我国分布最多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4.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是( )
A.米粉 B.面条 C.馒头 D.香干
15.水稻脱粒工具的改进,可以( )
A.提高生产效率 B.提高水稻产量 C.改善稻米品质 D.减少资金投入
粮食储备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制度,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起着“蓄水池”的作用。中国粮食连年丰收,长期保持库存充足,下图左是四地粮库的位置示意图,下图右是甲地智慧粮库管理系统中1号粮库的信息界面。完成16-17小题。
16.图1中最符合天然低温、天然干燥储存条件的粮库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该智慧粮库管理系统可以直接用于( )
A.增加虫害鼠患 B.提高粮食产量 C.获取耕地面积 D.优化粮食管理
【农业+乡村振兴主题】森林是宝贵的“粮库、水库、钱库、碳库”,可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近年来,贵州省黄平县转变发展理念,由单一林业向“林药、林蜂、林菌、林鸡”的复合型产业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完成18-19小题。
18.促使黄平县林业产业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土壤肥沃 C.劳动力丰富 D.理念转变
19.森林“粮库”的优势有( )
①提高林地利用率 ②筑牢粮食安全 ③扩大林地面积 ④开发多元化食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近年来,茶饮料种类不断出新,特别受年轻人的喜爱。我国某地茉莉花茶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它是用加工后干燥的茶叶,与茉莉鲜花混合窖制而成的再加工茶。下图为该地垂直生态农业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20-22小题。
20.该地最可能在( )
A.福建省 B.辽宁省 C.河北省 D.青海省
21.茶园和茉莉花分别最适宜布局在(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茉莉花茶为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扩大种植规模,增加花茶产量 B.采用现代技术,摒弃窖制特色
C.改进传统工艺,创新茶饮品牌 D.引进国外品种,提高产品价格
图为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23-25小题。
23.我国粮食优势产区(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均为水田,稻花飘香 ③雨热同期,气候适宜 ④皆为旱地,麦浪滚滚
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①③
24.我国新疆长绒棉优势产区独特的优越条件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水分热量充足 B.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较大
C.耕地面积广阔,黑土肥力较好 D.平原面积广阔,易于机械耕作
25.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的发展条件是( )
A.城市密集,需求量大 B.土壤肥沃,产草量高
C.气候冷湿,牧草繁茂 D.海运便利,利于出口
玉米既是粮食,又是饲料和工业原料。我国玉米进口量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总进口量的16%。近两年,我国进口的玉米70%以上来自美国、25%以上来自乌克兰。2023年,我国开辟了巴西、南非(位于非洲最南端)两个玉米进口新渠道。完成26-27小题。
26.我国增加了玉米进口新渠道,产生的直接影响有( )
①我国粮食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化 ②减轻我国粮食进口对美国的依赖
③促使乌克兰增加玉米种植面积 ④导致巴西、南非削减玉米总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我国进口的玉米中,上半年收获的主要来源于( )
①美国 ②乌克兰 ③巴西 ④南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我国农业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马铃薯作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马铃薯(俗称土豆、洋芋)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的特点,单产高,种植区域几乎覆盖我国所有省份,贵州马铃薯产量居全国前列。完成28-30小题。
28.我国秦岭一淮河线以南,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马铃薯
29.我国推进马铃薯主粮化,主要是因为马铃薯( )
①适应性强,易种植 ②易腐烂,不耐储存 ③用途广泛,易加工 ④单产高,节水节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下列关于贵州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合理的是( )
A.积极推进大型机械化生产 B.鼓励农民全部改种马铃薯
C.开垦陡坡以增加耕种面积 D.培育引进优良马铃薯品种
“藏粮于技”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时指出:“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山东寿光利用农业科技发展照明温室种植蔬菜。下图是海南岛地图。据此完成31-33小题。
31.在海南省三亚市开展种子繁育的主要自然优势是( )
A.昼夜温差大 B.气候类型多样
C.土壤以黑土为主 D.气温高,作物旺盛生长时间长
32.造成海南岛1月均温18.5℃等温线明显向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33.寿光的温室大棚对蔬菜生产条件的调节作用主要是( )
①扩大当地耕地面积 ②调节棚内温度 ③调节棚内光照 ④调节棚内湿度 ⑤降低蔬菜生产投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袁隆平院士团队在盐碱地上选育出新型“海水稻”,亩产量可高达800kg。盐碱地成粮仓,全国至少可增加1亿亩耕地,能有效提升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下图是我国盐碱地占耕地比重分布图,据此完成34-36小题。
34.我国盐碱地占耕地比重最大的区域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5.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是鄂尔多斯市“海水稻”重点种植区域,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①气候干旱 ②盐碱地较多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政策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6.盐碱地能种植“海水稻”且产量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 )
A.农业技术的进步 B.农药化肥的使用
C.土壤肥力的增强 D.农业机械化的推进
2022年6月,我国河南、河北等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冬小麦喜获丰收。此品种冬小麦具有耐旱、耐盐碱、稳产、高产的特点。据此,完成37-38小题。
37.此品种冬小麦种植地河南、河北两省,主要位于( )
A.云贵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38.此品种冬小麦能够在盐碱地种植并获得稳产、高产,主要依赖于我国农业( )
A.耕作历史悠久 B.劳动力数量众多 C.市场需求广大 D.科学技术进步
种业的安全关系到粮食的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从育种到制种再到大田种植,种、粮分工是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在中国,有一条“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河西走廊,这里独特的光热条件对种子的干燥脱水非常有利,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生产基地。读河西走廊部分种子生产基地示意图,完成39-41小题。
39.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属于( )
A.育种基地 B.制种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储备粮基地
40.河西走廊种子基地中,属于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的是( )
A.玉米基地 B.油菜基地 C.瓜菜基地 D.花卉基地
41.河西走廊发展种子生产独特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盐碱地是难以利用的土地之一。海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海水稻试验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2-43小题。
42.海水稻的成功培育主要得益于( )
A.土壤肥沃 B.降水丰富 C.科技进步 D.光照充足
43.种植海水稻的价值是( )
A.使北方的旱地可以全部种植水稻 B.使北方农作物熟制变为一年三熟
C.可以彻底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D.充分利用盐碱地以及沿海滩涂地
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图7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据此完成44-46小题。
44.下列区域中,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 C.西南区 D.东南沿海区
45.蒙新区(内蒙古、新疆)粮食产量在全国总产量中占比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资源短缺 B.土地资源不足 C.科技水平低 D.机械化水平低
46.与东南沿海区相比,东北区粮食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形 B.土壤 C.热量 D.光照
为提高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我国实施了粮食储备战略。下图为我国“中央储备粮食直属库数量分布图”。据此完成47-48小题。
47.中央储备粮食直属库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四川、重庆 B.湖南、江西 C.山东、河北 D.黑龙江、吉林
48.甲地农作物的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二、解答题
4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茶叶清香味醇、耐冲泡,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些年来,云雾茶不断走向国际市场。
材料二:湖北省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1)和该区内某云雾茶园景观图(图2)
(1)图中M、N两山峰中,海拔较高的是____,M山峰在N山峰的____方向;图中河流甲、乙两处水流速度较快的是____。
(2)图中①、②两地适合种植云雾茶的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该茶园云雾茶走进国际市场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50.藏粮于地话农业: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图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问题。
因地制宜谋划粮食整体布局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
保护耕地助力粮食安全生产
不让地膜变“地魔”:地膜是一种塑料制品,地膜覆盖技术有显著的节水和增产效果,但随着大规模的应用,问题也日益显现,各地纷纷出台地膜回收措施,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
华北地区发生在3—5月的____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地膜覆盖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各地出台地膜回收措施的原因是____。
不让良田变花海: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和保障,一些地方占用耕地种植花草、苗木等,给粮食生产带来隐患。耕地减少、弃耕增多、沙漠化严重,这是我国耕地危机的突出表现。
请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的措施:____、____。
5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糖料作物分布
(1)在图中用2B铅笔或碳素笔描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说出我国北方、南方地区的大致界线及其地理意义。
探究二制糖业发展
广西是我国蔗糖业的龙头,广西制糖工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着力推进绿色生产,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作为生产原料或能源再利用。
(3)简析广西适宜种植甘蔗的自然条件。
(4)简述广西制糖业的绿色生产方式,并说明其带来的经济、环境效益。
52.土豆学名马铃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铃薯原产于①________(大洲)的安第斯山区,是当地人的日常主食。
(2)16世纪,马铃薯传入以________种人为主的②地区,并逐渐衍生出炸薯条等食物。
(3)炸薯条流行英国和法国后,又经③________(国家)推广到全球。
(4)马铃薯能够适应④地区干湿季分明的热带________气候,为该地区成功引种马铃薯提供条件,缓解了当地粮食短缺问题。
(5)我国西藏自治区马铃薯皮薄个大,淀粉含量高,品质好,这与当地光照强,昼夜温差________等自然条件有关。
(6)我国在无土栽培、优良品种培育等方面为世界的马铃薯生产做出了贡献,这得益于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5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人大会议中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材料二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生产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在不断地研制和推广新型水稻。
材料三 图1为亚洲水稻集中分布图,图2为我国水稻产区分布图,图3为东北平原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是水稻种植的主要分布区,图1中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甲是________(填国家名称),该国与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人口________(选填“稠密”或“稀疏”),劳动力充足,这种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水稻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2)我国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该地区位于图中A________ (填山脉名称)——淮河一线以南。
(3)东北平原是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地区,其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夏季具有________的气候特征,满足了水稻喜温喜湿的习性。
(4)近年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筛选出优质、丰产、高效的耐冷水稻品种,配套相应机械化栽培技术,并试种成功。这体现了____(单选填字母)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人工劳作 B.科学技术 C.交通运输 D.消费市场
(5)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人人有责。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践行节约粮食,避免浪费的合理做法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
参考答案
1.D 2.D
【解析】1.读图可知,广东濒临我国南海,海域面积辽阔,为发展渔业提供充足的空间,D正确;人口众多、交通便利不是主要优势,BC错误;光热资源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小,A错误。该题选D。
2.根据材料“澎湖号”为半潜式养殖平台,该平台在海洋上,广东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半潜式养殖平台实现了恶劣海况下的安全生产,所以该平台抵御的主要自然灾害为台风,D错误;地震发生频率低,对渔业生产影响小,A错误;寒潮和干旱对渔业生产较小,BC错误,该题选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