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 中国的气候-中考地理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2日
资源编号 64541

专题21 中国的气候-中考地理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2023-12-11 中考 0 1,86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中考地理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中考地理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21 中国的气候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选择题

分析降水量分布状况是认识区域差异的重要内容。图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和国地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3小题。

1.我国年降水量(   )

A.随纬度升高而逐渐增加

B.沿北纬40°线自东向西递增

C.沿东经120°线自北向南递减

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四地中(   )

A.甲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

B.乙地雨季最长

C.丙地7月降水量最大

D.丁地年降水量最大

3.乙地为(   )

A.乌鲁木齐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4-6小题。

4.下列关于该省地理信息组合正确的是(   )

A.鲁—济南          B.秦—西安               C.陇—兰州               D.豫—郑州

5.据图推测,该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①空间分布均匀 ②空间分布差异大 ③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④湿润区面积广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M处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民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除去不能食用部分,以“净菜”的形式大量运到2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读图,完成7-9小题。

7.图中①地属于(   )

A.半湿润区          B.半干旱区               C.干旱区                   D.湿润区

8.关于祁连山及其附近地区地理事物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以南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B.祁连山是我国甘肃省和西藏自治区的分界线

C.祁连山是我国高原气候区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以北为河西走廊,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9.5—10月,祁连山区大量“高原夏菜”调入杭州、上海等地,以下描述与该现象不符的是(   )

A.“净菜”进城可以有效减少城市垃圾

B.祁连山区昼夜温差大,农产品品质优良

C.交通运输的发展为“高原夏菜”入城提供保障

D.祁连山区适合冷凉蔬菜生长的主要原因是降水丰富

【中国区域差异主题】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跨越我国大江南北,从东北林海雪原到西北胡杨大漠,从青藏雪域高原到江南鱼米之乡,记录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绚烂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书写了祖国恢宏壮阔的山河史诗。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10-11小题。

10.首都北京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1.冬季,广州绿树成荫、哈尔滨冰天雪地,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五一假期,小丽一家从陕南出发,自驾去革命圣地延安旅游,途中游览了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小丽在登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诗中描写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在假期结束返回途中,他们遇到了高速公路受山体滑坡影响而临时关闭。结合所学完成12-14小题。

12.“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地势

13.小丽在终南山景区内看到一则标语“人杰地灵名胜迹,和合南北贯东西”,联想到地理课堂上学习的“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   )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14.引发此次山体滑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暴雨                B.沙尘暴                  C.大风                      D.火山

夏粮生产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粮袋子,夏粮主要是指冬小麦,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从收获时间看,西南麦区最早于每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收获;长江中下游麦区5月下旬开始收获;华北麦区“六—”前后开始大面积收获,6月下旬基本结束作业;西北麦区最迟,约7月中下旬收割完毕。据此完成15-17小题。

15.影响我国不同麦区冬小麦收割时间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收割习惯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地形因素

16.据材料推测,下列省份冬小麦收割最迟的是(   )

A.云南省            B.湖北省                  C.河南省                   D.甘肃省

17.浙江省金华市为了提高农田综合利用价值,采用“小麦+单季稻”的旱水轮作模式,对比原来只种—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   )

A.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B.减少了劳动强度

C.节约了水资源                                    D.增加了土壤肥力

竹子是一种多年生高大禾本科植物,常见于我国南方地区。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2020年延安市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试栽成功了4个品种600多株竹子,使得南泥湾林场也能欣赏“夜深风竹敲秋韵”的意境。下图是我国部分温度带及竹子分布最北界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小题。

18.下列四个温度带中,竹子数量最多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从气候条件分析,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试栽成功的竹子应具有的特点是(   )

①耐寒        ②耐热        ③耐湿        ④耐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2年7月初,全国遭遇当年首次高温天气,有媒体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气象信息绘制了一幅全国“高温蒸烤地图”。读图完成20-22小题。

20.有同学根据此图做出以下搭配,与事实相符的是(   )

A.广州——“烧烤”模式                          B.成都——“熬煮”模式

C.济南——“煎炸”模式                          D.乌鲁木齐——“焖蒸”模式

21.通过该图,有同学对图示日期的全国天气状况做出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

A.青藏地区气温高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

B.北方地区降水多于南方地区

C.四种“蒸烤”模式的地区分布差异可能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有关

D.此次高温天气是受冬季风影响的结果

22.为了免于被“高温蒸烤”,暑期人们通常会选择外出旅行避暑。关于人们选择以下地区避暑的原因,说法合理的是(   )

A.拉萨位于河谷,气温较低                   B.哈尔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C.昆明位于内陆,气温较低                   D.烟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记录片《航拍中国》让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地,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阀,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24小题。

23.冬季,我国能同时感受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主要是因为(   )

A.地势差异大     B.纬度差异大           C.降水差异大            D.海陆分布差异大

24.在解说词中“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涉及到的地理事物符合自北向南排列的是(   )

A.黄海 台湾海峡 渤海 海南岛             B.渤海 黄海 南海 钓鱼岛

C.渤海 东海 琼州海峡 曾母暗沙          D.黄海 南海 舟山群岛 崇明岛

“赶花人”指的是逐花而居的蜂农。他们为了采到合适的蜂蜜,带着蜜蜂往花开的地方赶。图是“四川泸县某养蜂人制定的放蜂采蜜路线”,据此完成25-27小题。

25.造成图中各地放蜂时间差异的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26.6月底进入湟源时,发现当地月平均气温不足18℃,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

A.纬度高            B.海拔高                  C.阴天多                   D.距海远

27.在赶花阶段,养蜂人在通江和宝鸡之间穿越了我国著名的地理分界线秦岭,请判断通江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中央气象台2021年12月16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大风降温天气,多地降温超过12℃。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28-30小题。

28.寒潮来袭期间,我国北方地区(   )

A.吹来湿润的东南风                             B.刮起强劲的西北风

C.准备开始农田播种                             D.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29.与图中秋裤分割线相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   )

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②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③旱地与水田分界线                                ④1月0℃等温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秋裤预警地图”反映了我国(   )

A.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夏季东西温差大                                 D.冬季南北温差大

如图示意我国某著名山脉植被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31-32小题。

31.该山脉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东北地区               D.塔里木盆地

32.该山脉植被垂直变化明显,主要原因是不同海拔的(   )

A.地形差异         B.水热差异               C.土壤差异               D.河流差异

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据此完成33-34小题。

33.“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

A.邻国众多         B.疆域辽阔               C.岛屿众多               D.资源丰富

34.“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35-36小题。

35.推测我国古代油纸伞生产地多分布于(   )

A.江南水乡         B.西北大漠               C.内蒙草原               D.齐鲁大地

36.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

A.西亚                B.非洲南部               C.中亚                      D.欧洲西部

春耕春播时间的早晚主要受热量的影响。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37-38小题。

37.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春耕春播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最晚                   B.东北地区开始最早

C.塔里木盆地晚于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早于黄土高原

38.乙地的春耕春播时间明显晚于甲地,这是因为乙地(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距海较远               D.水源不足

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图为“我国温度带及竹子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为不同温度带。据此完成39-41小题。

39.影响竹子生长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                      C.技术                      D.气候

40.竹子分布面积最广的温度带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1.图中丁温度带是(   )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高原气候区

民居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下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42-43各题。

42.甲地独具特色的民居是(   )

43.我国年降水量(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受地形影响

C.400mm等降水量线是旱地、水田分界线     D.800mm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

今年五一假期,我国南方多雨,北方多风,并伴随不同程度的降温。东南部局地大暴雨达100~110毫米,北方多地西北风达4~6级。据此完成44-46小题。

44.下列天气符号表示西北风六级的是(   )

A.                B.                      C.                      D.

45.受西北风影响,北方地区的天气状况是(   )

A.升温降雨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大风降温

46.我国东南地区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湖密布         B.夏季风影响           C.植被茂密               D.以平原为主

图为我国入秋时间等值线图。读图完成47-49小题。

47.以下地点入秋时间最晚的是(   )

A.拉萨                B.包头                      C.上海                      D.广州

48.拉萨入秋时间比上海早,是由于拉萨比上海(   )

A.纬度高            B.海拔高                  C.降水多                   D.光照强

49.旅游达人李明想追逐秋天的脚步尽可能多的感受祖国大美秋色,他选择的路线合理的是(   )

A.从广州向北到漠河                             B.从漠河向南到广州

C.从上海向西到阿勒泰                          D.从阿勒泰向东到上海

二、解答题

50.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生态保护,同时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游憩的机会。2022年12月,我国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材料二 图为2021年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分布图。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____-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该界线以东大致以种植业为主,以西大致以____为主。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中,没有首批国家公园分布的是____(填序号),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

(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我国的____天然林区,该地区植被丰茂,人烟稀少,有利于东北虎豹栖息。

(4)哈尔滨的林林寒假去武夷山国家公园度假,乘坐高铁下车后他明显感觉到气温比他家乡____(高或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5)暑假,福州的希希去三江源国家公园,火车行驶在青藏铁路时看到的窗外景观不可信的是(   )

A.雪山连绵,蓝天高远                          B.羚羊飞奔,牦牛信步

C.森林茂密,人迹罕至                          D.河谷地带,油菜花开

(6)贝贝(男生)和玲玲(女生)暑假前往海南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看到宣传牌时产生了疑问。如下图所示,你赞成谁的说法?并说明理由。

 

5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进行正确组合。

甲—____,乙一____,丙—____,丁—____。

(2)A、B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地,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3)C、D两地中,夏季较凉爽的是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B、D两地中,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____ 地,B地气候类型为____,描述B地的气候特征____,造成B、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52.下图是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吉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选择图中某一城市进行研学考察。出发前,思考了如下问题,请你将信息补充完整。

[备选城市档案]

(1)冬季最寒冷的城市是________,这里既是赏雪之城,又是避暑胜地。

(2)距海较远的城市是____,这里夏季气温高,年降水量____,昼夜温差大,瓜果特别甜。

(3)属于省级行政中心的城市是____,这里气温特点是全年____,有浪漫的海岛风情。

(4)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的城市是____,这里地高天寒,雪山连绵。

[开启研学之旅]

(5)地理兴趣小组决定寒假期间研学考察,他们准备的物品有轻薄透气的衣服、防晒霜、遮阳帽、太阳镜等,他们选择的城市是____

(6)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地理兴趣小组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

53.读“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图”和“夏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填字母)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和____洋,其性质特点是____(寒冷干燥/温暖湿润)。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①受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 向____递减。

54.读“我国气候分布图”和“吐鲁番、海口、漠河、五道梁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A___,B___,C____,D____。海口所属的气候类型是___。

(2)A、B这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是____-____,该界线是我国一月____℃等温线和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四地中,各季最冷的是____,最热的是____,导致两地冬季温差大的原因是____因素、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最少的是____,造成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是____因素。

5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

(1)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其中气候较为干旱的是________,冬冷夏热的是________,水热条件最为优越的是________,平原面积较广的是________。(以上均填字母)

(2)A、B两区域中,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______,C、D两区域中,农业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的是________。(以上均填字母)

(3)根据图中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来判断,四大地理区域中,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________,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的两大区域是________。(以上均填字母)

(4)图中的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年均温最低的是________。

(5)如果甲、乙两种气候代表北京和广州两地的气候,符合北京的是________,符合广州的是________。

5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l:左图为华西雨屏带示意图,右图为欧洲西部局部地区地形示意图。

材料2:伦敦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7毫米,年均雾日94天,有“雾都”之称。华西雨屏带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带,降雨与云雾成为其最显著特点,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2000毫米,年均雾日多达323天。

(1)华西雨屏带与伦敦相比,降水量偏少的是____,其降水主要受____风的影响。

(2)伦敦气候特征是____,华西雨屏带和伦敦均有多雾天气,该天气能见度____,影响交通出行。

(3)华西雨屏带雾日天数远多于伦敦,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华西雨屏带雾日天数多的原因。

57.读我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无冬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其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填“湿热”或“冷湿”)。

(2)除“无冬区”外,最早入春(2月下旬)区域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填选项字母)。

A.塔里木盆地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3)图中“全年皆冬”区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填选项字母)。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4)图中甲是____(填山脉名称),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图中乙区域农作物一年收获____次。

…………

参考答案

1.D    2.D    3.B

【解析】1.受东南季风的影响,读图可知,我国年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选D。

2.四地中,甲地是乌鲁木齐,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降水季节变化较小,A错误。乙地是北京,雨季最长的是丁地广州,B错误。丙地6月降水量最大,C错误。丁地广州年降水量最大,D正确。故选D。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21 中国的气候-中考地理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6454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