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拟卷
七年级上册生物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根据生物基本特征判断,下列一定是生物的是( )
A.中国空间站 B.奥密克戎病毒 C.不断升高的玉龙雪山 D.华为芯片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鲸喷出水柱 B.酵母菌长出芽体 C.生石花开花 D.珊瑚礁由小长大
3.对下列诗句或谚语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
A.有其父必有其子——生物的遗传现象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4.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不属于观察法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运食物
B.用照相机拍摄孔雀开屏
C.用超声波干扰夜晚飞行的蝙蝠,测定蝙蝠的回声定位本领
D.用望远镜观察羚羊争斗
5.关于探究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
B.探究实验后,必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C.有时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
D.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交流反思
6.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设计的不够严密,未设置对照
B.煮沸肉汤的目的是破坏肉汤中的营养
C.该实验的变量是瓶颈形状
D.实验结论是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
7.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关系”,某小组根据设计的操作方案组装实验装置,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以上环节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订计划 D.实施计划
8.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
①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②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③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④用清水做培养液的对照组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9.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光时,使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视野内光线较强时,使用反光镜的平面或较小的光圈
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D.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10.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观察到的图甲转为图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⑤→③→②→④
C.⑤→①→②→④
D.⑤→④→②→③
11.如图是某同学在生物实验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侧移动玻片
D.从图三到图四,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12.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要使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A.④和⑤ B.③和① C.①和② D.②和⑤
13.韭黄是不含叶绿素的韭菜,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雨水 B.空气 C.土壤 D.光照
14.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雨露滋润禾苗壮”
15.对于一只生活在麦田中的刺猬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A.麦田中的植物和蛇、鸟等动物
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
C.除这只刺猬外的其他刺猬、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D.除刺猬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1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B.“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C.“草盛豆苗稀”是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谚语中,螳螂和黄雀属于捕食关系
17.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下列现象与此不相似的是( )
A.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净化污水
B.冬天,青蛙、蜥蜴进入冬眠
C.树林中的枯叶蝶像一片落叶
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
18.科研工作者将粪尿和稻壳等农业废弃物输进发酵仓。几天之后,这些废弃物实现“华丽转身”,成为生物肥料被输出来。这个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
19.小明同学对一些岳阳自然景观进行了描述,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岳阳市内所有的栀子树
B.岳阳市五尖山
C.洞庭湖内所有的鱼
D.南湖所有的植物
20.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昆虫都属于生产者
B.该图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
C.水稻的枯枝落叶和青蛙的遗体都会被分解者分解
D.鸟和细菌是捕食关系
2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多为腐生的细菌、真菌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2.稻田养鱼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稻田为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鱼以杂草、害虫、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为食,鱼的粪便可作为肥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鱼捕食害虫,可减少水稻虫害发生
B.稻田中没有分解者,物质不能循环
C.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是生产者
D.水稻和杂草之间是合作关系
23.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正式开幕,2月4日上午从祝融号火星车上传回了带有冰墩墩、雪容融两大吉祥物的图案的自拍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是生物圈的一部分
B.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
C.火星的岩石圈上层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D.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存的环境
24.如图①所示,某植物的叶片仅乙区域为绿色。某兴趣小组同学以此为实验材料,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结果如图②所示。关于该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验前,应对该植物进行暗处理
②滴加碘液前,用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③滴加碘液后,甲部分不变蓝,乙部位变蓝
④该实验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王大爷种的大白菜喜获丰收,使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
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26.某菜农为了提高大棚蔬菜产量,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适当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合理密植
C.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D.保持棚内温度恒定
27.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盐碱地一般不适合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
A.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B.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C.土壤溶液浓度低于植物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D.土壤溶液浓度低于植物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28.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植物体的所有细胞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有机物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光能利用率
29.种植庄稼必须浇水施肥,下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肥料中的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根才能吸收
B.庄稼所需要的无机盐是由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而来的
C.庄稼的生活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料中的各种无机盐
D.只有土壤中有了肥料,庄稼才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
30.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主要通过根尖伸长区吸收无机盐
B.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
C.冬小麦在不同的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相同
D.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只有氮、磷、钾
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空2分,共40分)
31.某学校生物小组用显微镜观察一个写有字母的玻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光过程中,转动图1中[______]______,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2)如果要使已经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②] ______。
(3)根据图2视野中的物像判断,所观察的玻片标本上写的字母是______。
(4)若将图2中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字母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______方移动。
(5)图3的镜头组合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______倍。
32.生物兴趣小组考查徐州泉山森林公园时,发现了多种生物并构建出了生物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徐州泉山森林公园属于__________(选填陆地或水域)生态系统。
(2)图中草本植物和乔木,因为它们能进行制造有机物。杂食性鸟与蜘蛛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在绿色草丛中的昆虫体色大多为绿色,体现出了生物能______环境。图示生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需增加的成分是______成分和分解者。
33.某生物兴趣小组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银边天竺葵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将一盆天竺葵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④中,小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
(3)步骤⑥中滴加碘液,目的是检测叶片是否产生______。
(4)步骤⑦中,叶片滴加碘液后,变蓝的部位是______(填a、b或c)。
(5)步骤⑦中,a、c两处也可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滴加碘液后,c处变蓝,而a处没有变蓝。
34.蛴螬(qí cáo)是金龟子的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喜食植物的根、块茎和刚播种的种子,会危害多种植物。白僵菌是一种寄生真菌,可寄生在蛴螬体内,从其体内获取有机物生活,最终导致蛴螬死亡。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不同品牌的白僵菌杀虫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现将A、B、C三种品牌的白僵菌杀虫剂(主要成分是白僵菌活性孢子)配制成相同浓度的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并得到如下表结果。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设置第4组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请写出同学们在实验中为控制单一变量所采取的一项措施:____________。
(4)实验中小组同学提出,为避免浪费,每组选用1只蛴螬就行,请你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不同品牌的白僵菌杀虫剂均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蛴螬的生长。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B
【解析】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ACD.中国空间站、不断升高的玉龙雪山、华为芯片,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CD不符合题意。B.奥密克戎病毒能繁殖后代,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B符合题意。故选B。
2.D
【解析】
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鲸喷出水柱是在进行呼吸,体现了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长出芽体,这是出芽生殖,即芽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体现了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