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世界的气候》(综合题2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提优专项训练(湘教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6日
资源编号 58720

第四单元《 世界的气候》(综合题2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提优专项训练(湘教版)

2023-09-24 七年级上册 0 2,50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提优专项训练(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提优专项训练

第四单元《世界的气候》

综合题专项训练

1.读高青县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4日气象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1)表中的气温是我县气象站用温度计测得的空气温度,为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温度计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的____中。表中所描述的是____(填“天气”或“气候”)现象。

(2)2021年1月1日,我县的天气情况是____,风向及风力是____。

(3)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4日最冷的一天是____,该天的气温日较差是____℃,请从该天的天气状况分析该天气温低的原因____。

(4)读“我县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可得出该日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点,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点,该日我县正处于一年中的____季。

2.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

材料二:下图为“固原市过去21天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

(1)从材料一中可知,雾霾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三点)。

(2)从材料二中可知,固原市的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是______日,空气质量指数为_______。

(3)雾霾天气发生时,有人进行以下活动:①外出时戴口罩②尽量减少户外活动③尽量少开窗④外出时打遮阳伞,你认为哪些合理________(写序号,多选)。

(4)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来提升空气质量,保护我们呼吸的空气?(至少写两点)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月×日  某地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

白天:大雨  夜间:多云转阴

降水概率:80%  降水概率:20%

气温:最低一2℃  污染指数:269

最高:6℃  中度污染

材料二:

(1)请从材料二中选择表示该地次日夜间的天气符号: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预报中次日的最低气温是________℃。

(3)预报中的次日夜间(   )

A.下雨的可能性不大 B.下雨的可能性大     C.绝对有雨               D.不可能下雨

(4)预报中次日小明早晨上学校时最合适的着装是(   )

A.薄毛衣                   B.棉衣                      C.衬衣                      D.短袖衫

(5)小林妈妈嘱咐他出门上学记得带雨伞,你认为该不该带________(该,不该)。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某城市遭受雾霾天气入侵,据该市环保局官方网站10月21日10时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市区12个监测点空气污染指数平均超过494,其中11个监测点的数据达到峰值500。

材料二:读表

(1)根据材料,空气质量状况为优,污染指数范围是________。10月21日该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为________。

(2)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________活动的影响,如锅炉燃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

(3)秋季,为了街道整洁,环卫工人把落叶堆积焚烧的做法,________(可/不可)取。

(4)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我们中学生应该正确做到(   )

A.经常使用纸质贺卡表示祝贺                      B.教室常明灯

C.绿色出行                                                  D.过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5)除雾霾外,这种天气符号表示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_,它会使空气质量级别________(升高、降低)。

5.读“我国东部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仿照例子,播报城市天气状况。北京:________,________;广州: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黄海海域风向为________风,风力为________级。

(3)哈尔滨出现的天气是________,可能给城市________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4)该日四个城市(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空气质量最好的是________。北京出现的这种灾害性天气会________(增大/减小)空气质量指数,使空气质量级别降低。

(5)家住哈尔滨的李波这一天上学适合的着装是(   )

A.T恤衫                   B.羽绒服                   C.衬衣                      D.夹克衫

6.气温的变化: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通常用气温曲线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____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2)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_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_月最低;海洋上 _______月气温最高, _______月最低;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_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_月最低;海洋上 _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_月最低;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全球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____,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2)世界气温最低的地方是____洲。

(3)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____。

(4)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年平均气一般在____℃以上。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____(填“相同”或“不同”)。

(5)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下,原因是____。

8.总结规律: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图1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为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1,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在___________(海洋/陆地)更平直。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___________(单选)。

A.逐渐增高        B.逐渐降低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观察图1,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年平均气温约___________(高于/低于)20℃;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___________。

(3)观察图2,赤道地区比两极地区降水量___________。

(4)据图概括,图中①地、②地、③地,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

(5)描述图1中甲地和乙地气温状况,比较两地气温差异,说出主要影响因素。___________。

9.读某地“等温线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位于南北半球的____半球,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

(2)A点的气温是____℃,B点的气温是____℃。

(3)B与E点气温较高的是____地,气温较高的原因是____。B地与E地的温差约6℃,B地与E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米。

(4)C地与D地附近,气温差异较大的是____地。

(5)从图中可以看出,等温线大致呈____方向延伸(东西或南北),大致与____平行(经线或纬线)。

10.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图”和“南半球年平均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由于____________(填海陆或纬度)位置不同,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由南向北逐渐__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

(2)图中A地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____℃以上。B地气温较周围同维度地区____________(填高或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读“南半球年平均降水量图”可知,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____(填多或少),西岸降水____________(填多或少)。

(4)下列三幅气候资料图中,与A地气候类型吻合的是____________(填数字)。

(5)C地植物终年常绿,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____________(填植被类型),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11.读“A、B、C、D四地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地。(填字母)

(2)A地各月降水量最多在_______mm以上,这个地区的全年水量通常在_______mm以上。

(3)D地的各月降水量很不均匀,最少的降水量出现在_______月。

(4)四地各月降水量的分配不同,若四地全部位于北半球,则夏季多雨的是_______地,全年多雨的是_______地。

(5)四地各月降水量的分配不同,若四地全部位于北半球,则冬季多雨的是_______地,常年湿润的是_______地。

1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________。

(2)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其纬度位置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热量带)。

(3)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________洲。最寒冷的大陆是________洲。

(4)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是________。

(5)在山地和丘陵地带,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____,所以,世界气温分布除了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还受________的影响。

1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图(部分)”和“甲乙两地气温与降水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中等温线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

(2)图中B地位于_________(地形区),该地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主要原因是_______。

(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不均,一般来说赤道地区降水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

(4)右图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5)乙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_;ABC三地中气候类型大致与乙地相吻合的是_______。

(6)D地不适合大量人口长期居住,其主要原因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高湿               C.寒冷干燥               D.温暖湿润

14.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上,两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下,全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由____向____递减。从图中可知,影响全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

(2)世界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洲,最冷的大洲是____洲。

(3)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要____(平直或曲折),是因为:____。

(4)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____(陆地/海洋)气温高,冬季____(陆地/海洋)气温高。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桃花原产我国,白居易曾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经典诗句。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桃花主要景区分布图”。

(1)桃花主要景区的数量居前两位的地理区域是________地区、______地区(填名称)。

(2)A为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线,该线与我国1月份_______℃等温线最接近。

(3)据图,林芝位于第______级阶梯;同纬度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海陆位置或地形),在该因素影响下,西藏林芝桃花盛开时间较同纬度_______(早或晚)。

(4)新疆石河子区域桃花较少,主要的制约因素是_______(水源或热量),原因是_______(远离海洋或纬度高)。

16.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理,找出规律,某中学的学习小组在研究亚洲气候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一起进行研究吧。

(1)王玲的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②和⑥,在同一季节出现了近3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②和③同属季风气候,但是存在气温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李刚的发现:世界上大多数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分布,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但有的气候是亚洲没有的,请写出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________(一种即可)。

(3)吴红的疑问:甲、乙两图是她在网络查阅的③和⑨两地的气候资料,甲乙中与⑨相符的气候直方图是________。吴红还发现两地森林防火的季节不同,根据材料,分析⑨地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为________。

(4)曾飞的发现:气候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当地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________(填“大”或“小”)。

17.读某岛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岛处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______带,此岛的气候类型为______带气候类型。

(2)该岛中部为狭长的山脉、______侧降水较多,原因是此处为山地的______。

(3)由于海拔不同,在山脚下如果气温为30℃,相对山脚高度为3000m的山顶气温大致为______℃,原因是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__________。

(4)从当前时间(2020年12月29日)看,该地区季节属于________季。

(5)人类活动响空气质量,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极易形成雾霾,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很多国家建议居民________出行,提倡______生活,来改善空气质量。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等温线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____。

(2)图中A地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上,人口____(稠密/稀疏)。

(3)图中B地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主要是因为该地____。联系世界地形图判断,该地主要地形区名称为____。

(4)图中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月,C地分布的气候类型为____。

(5)E地气候类型是____,其气候特征与下图____相符。

ABCD

(6)赤道地区终年炎热,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人类活动影响        D.地形地势因素

19.气候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图是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A____气候,D____气候,E____气候

(1)结合B、C两种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气候B主要分布在____附近,气候特征是____。

造成BE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②气候C____月气温最低,____月降水最多,是____气候。

(3)2021年,南极地区温度创下了新的记录,在南极附近的西摩岛测得温度高达20.75℃的高温,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

A.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C.超市购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D.减少使用纸质贺卡

20.下面是ABCD四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四地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___地,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___地。

(2)D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周边)地区。

(3)通过分析C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4)A地和D地气温和降水的化规律分别是:A地___________(雨热同期或雨热不同期),D地_________(雨热同期或雨热不同期)。

(5)造成A地和B地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地形、地势因素     C.纬度因素

…………

参考答案 

1.(1)百叶箱     天气

(2)多云     西南风4级

(3)1月3日     13     该天有小雪

(4)8     14     冬

【解析】1.本题以气象资料为材料,共设4个小题,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天气情况的描述、日较差、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为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温度计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中。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所以表中描述的为天气。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世界的气候》(综合题2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提优专项训练(湘教版) https://www.0516ds.com/5872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