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23年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55772

【真题】2023年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08-11 中考 0 1,78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真题】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各科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泰州市二二三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

请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答题卡正面为化学学科的答题范围,反面为物理学科的答题范围,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作图必须用2B铅笔,并加黑加粗。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水能                            B.风能                            C.潮汐能                        D.核能

2.如图,古琴演奏家正在演奏名曲《高山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琴声响度越大,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B.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C.拨动不同的琴弦,主要引起琴声响度不同

D.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声音调不同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①初春:冰雪消融②盛夏:洒水降温③深秋:浓雾弥漫④严冬:凝重的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鼻子嗅气味来鉴别酱油和醋,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卢瑟福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物体得到了质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

5.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

B.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

C.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

D.背包用较宽的背带

6.如图所示,是仿照人的手臂设计的我国天宫空间站的机械臂。下列工具使用时与机械臂属于同类型杠杆的是(  )

A.夹起食物的筷子

B.拔钉子的羊角锤

C.剪铁丝的钢丝钳

D.起瓶盖的开瓶扳手

7.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地球周围的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磁S极出发回到地磁N极

C.教室里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南极

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8.同学们在垫排球时,当排球离开手腕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排球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排球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手腕对排球托力的作用

C.排球离开手腕后,手对排球不做功

D.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保持静止

9.如图所示,小明沿滑道从顶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小明的(  )

A.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D.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10.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和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当驾驶员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闭合开关,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不亮;未系安全带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是(  )

11.用硬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制作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不计进排气管体积),然后将模型放入水中,使其上浮或下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模型漂浮于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向瓶中充气时,瓶内气体压强变大,模型将下沉

C.从瓶中抽气时,模型会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将变小

D.让原本在较浅处悬浮的模型下潜至更深处悬浮,应使瓶内的水先增加后减少

12.如图所示为模拟调光灯电路,电源电压恒为9V,滑动变阻器R标有“20Ω 1A”的字样,电流表选用“0~0.6A”的量程,当滑片P移至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已知小灯泡上标有“3V 0.9W”字样(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为保证电路安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范围为5~20Ω

B.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0Ω

C.电流表示数变化的范围为0.225~0.3A

D.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0.675W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如图所示,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图中的黑影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倒影是因光的反射形成的______像,且倒影看起来要“暗”一些,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处发生了______而进入水中,人能从不同角度看见水鸟是由于光照射在鸟身上发生了______。

14.如图所示是气象站释放的一种无动力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因大气压逐渐______,气球会慢慢膨胀;它携带的探空仪会采集各种气象数据,并将数据通过______传回到地面气象站;气球上升至平流层后会随着气流飘向远方,此时它相对于气流是______的;因高空严寒,为防止探空仪内的精密仪器被冻坏,其外壳要用______好的材料制成。

15.小华利用饮料瓶、气球、瓶盖、吸管等制作了一个简易喷气小车,如图所示,拔掉吸管口的塞子,气球向左喷气,同时小车会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使小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16.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压下,使硝化棉燃烧,该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来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其能量转化情况与汽油机的___________冲程相同。

17.如图所示,供轮椅上下的斜坡长L=4m,高h=2m。小明用120N的拉力平行于斜坡向上将重为200N的木箱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他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J,斜坡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N。

18.如图甲所示电路,开关S1、S2闭合后两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同一位置,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A,两电阻之比R1R2=______;只断开开关S2,电流表A1的示数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9.小华将电阻丝R1和R2(R1>R2)分别浸没在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煤油中,按如图所示接入电路,开关闭合后,通过两电阻丝的______相等,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可比较电阻丝产生______的多少,通电一段时间,发现甲瓶中温度计的示数上升______。

20.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国产航空母舰“福建号”成功下水,其满载排水量为88000t,如图所示。该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N,当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浮力变___________,舱底所受海水压强变___________,此时航母排开的海水体积改变了26m3,则该舰载机的质量是___________kg。(ρ海水取1.0×103kg/m3g取10N/kg)

三、解答题(本题有9小题,共50分.解答4142题对应写出解题过程)

21.如图所示,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2.如图所示,工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将重物提升到高处,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式。

23.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三孔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24.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如图所示,一辆电动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满载时整车质量为1.5t,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600cm2。在某段平直路面上,该车满载时90s内匀速行驶了1.8km,电动汽车受到的阻力为2500N,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取10N/kg)

25.小华查看家中电炖锅的说明书后发现:电炖锅有低温、中温、高温三挡;电阻R2=60.5Ω,R1=4R2,该电炖锅的原理图如图所示。请解答:

(1)闭合开关S、S1,电炖锅处于______挡;

(2)电炖锅高温挡的额定功率为多大?()

(3)正常工作时,使用电炖锅高温挡加热10min,可将一锅1.5kg的汤从20℃加热到100℃,电炖锅的加热效率是多少?(汤的比热容取4×103J/(kg·℃))()

26.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这样做不仅可以使碎冰______,而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并观察冰的_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碎冰此时的温度为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晶体/非晶体);

(4)小明分析图像还发现:0至t1时段内的温度变化比t2时刻后的温度变化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27.小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1)组装并调整器材,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

(2)小华按照实验方案完成各操作步骤,将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中信息可得:

①当物距______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的大小逐渐______。

(3)在第⑥、⑦两次实验中小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认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不能成像。”这个结论并不严谨,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她应该增加的一步操作是:取下光屏,______;

(4)将一个镜片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的镜片属于______透镜,用来矫正______的视力缺陷。

28.小明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刚调节完天平平衡的情形。请你指出他调节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补上遗漏步骤后,为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2)用调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接着他在量筒中倒入30mL的水,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

(3)以下操作会导致石块密度的测量值偏大的有:______(多选,填字母序号)

A.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俯视液面

B.先测石块的体积后测石块的质量

C.石块放入量筒时有部分水溅起附在筒壁上

29.小明用不同的力将手掌压在各种不同物体表面上向前推,发现感受不同,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压力的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的材料种类,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进行了以下探究:

(1)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如图甲、丙所示,小明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木板二上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此过程控制不变的影响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______;

(4)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易稳定,改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水平拉动长木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不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0.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利用蹄形磁体、灵敏电流计、开关、导体AB和若干导线等器材来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开关,他们完成操作,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入表格:

(1)分析①、②两次实验现象,小明说:“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小刚认为不准确,因为导体AB______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也与磁场方向垂直,但无感应电流;

(2)采纳小刚意见后,小明又说:“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垂直切割磁感线时,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小刚认为不全面,因为导体AB______运动时,也有感应电流;

(3)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如果将图中的灵敏电流计换成______,可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31.小明和小华一起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活动。

(1)他们选用的器材如图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______

(2)连接电路之前,应该______开关,检查电表指针是否______;

(3)闭合开关,小明发现两电表均无示数。为了查找故障,他将电压表拆下,保持电路其他部分连接完好,再将电压表分别接在电源、待测电阻Rx、滑动变阻器两端,然后闭合开关,发现只有接在待测电阻Rx两端时,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______;

(4)排除故障后,小明和小华配合进行实验,并根据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_Ω;

(5)利用电压表可以直接测量电压的大小,能否把电压表改装为间接测量电阻大小的仪表呢?小明和小华经过思考,分别设计了如图丙、丁所示的方案(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并进行了以下操作和分析:

①小明在电路的MN两点之间接入一个电阻箱,调节旋钮使它接入电路的阻值分别为5Ω、8Ω、20Ω,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分别指向1.5V、2.0V、3.0V的刻度线,于是他在表盘相应位置标出了电阻的数值,如图戊所示。以此类推再标出其他刻度线,电压表就可以用来间接测量阻值了,由以上数据可知:电源电压为______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_Ω;

②小华的设计方案,所用器材的规格、电表接入的量程都与小明的完全相同,分析她的设计方案可知:在保证器材安全的前提下,她改装后的电压表所能测的最小电阻值为______Ω。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

1.D

【解析】水能、风能、潮汐能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是可再生能源,核燃料短时间内无法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选D。

2.B

【解析】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环境温度有关,跟响度无关,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琴弦粗细不同,拨动不同琴弦,振动的难易程度不同,从而振动频率不同,主要引起琴声音调不同,故C错误;

D.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弦振动的幅度不同,琴声响度不同,故D错误。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真题】2023年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577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