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课外文言文-人物篇-2023年暑假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趣味阅读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0日
资源编号 53639

专题15:课外文言文-人物篇-2023年暑假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趣味阅读

2023-07-11 七年级上册 0 3,10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暑假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趣味阅读

专题15:课外文言文-人物篇

趣味阅读

1.阅读下面的小故事或经典句子,把来源于其中的成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2)《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王献之)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蒱,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毕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3)《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

(4)《世说新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寻亦收至。( )

(5)《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6)《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冯怀)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埋于二家之表;立异于众贤之外。( )

(7)《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其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尔非吾友也。”( )

(8)《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共作危语,殷有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

(9)《世说新语·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

(10)《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

(11)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

(12)《世说新语·惑溺》: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

(13)《世说新语·雅量》:郄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郄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郄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郄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

(14)《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15)《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16)《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17)《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18)《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19)《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20)《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

(21)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22)《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

(23)《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

(24)《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

(25)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

(26)《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 美矣,未尽善也。’”( )

(27)《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28)《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 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

(29)《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

(30)《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

(31)《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32)《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33)《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34)《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

(35)《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36)《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 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

(37)《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

(38)《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

(39)《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

(40)《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2《世说新语·言语》是《世说新语》的第二门,共108则,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下面四则故事中属于“言语”的一项是(     )

A.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B.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C.王子敬与羊绥善。绥清淳简贵,为中书郎,少亡。王深相痛悼,语东亭云:“是国家可惜人!”

D.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3.《聊斋志异》:虽是一部志怪小说,但非借鬼神以自娱,也非宣扬鬼神观念,而是换角度反映人世常态,揭示社会现象。借花妖狐魅的身份,用虚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如       《锦瑟》《聂小倩》《香玉》;抨击科场的不公,如       《贾奉雉》《于去恶》;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如       《梅女》《席方平》。

依次填入以上横线处的故事篇名,恰当的一项是(     )

A.《婴宁》《司文郎》《促织》     B.《促织》《婴宁》《司文郎》

C.《司文郎》《促织》《婴宁》     D.《司文郎》《婴宁》《促织》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识李·观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②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惧色

注释:①王戎∶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②折枝∶压断枝条。③承间∶趁机。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七岁时,曾经(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处玩,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有很多李子,他就和小朋友争相跑去摘那些果实。

B.王戎七岁时,曾经(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处玩,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有很多李子,小朋友争相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

C.王戎从路边李子的多少而判断李子甜不甜,可见他幼年就能观察、推理,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说明他早慧(聪慧)。

D.王戎面对老虎,别人惊慌逃避,他却一点惧色都没有,可见他有胆量。

5.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①。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②。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③?”寻亦收至。

(《世说新语》)

【注释】①“孔融”句:这里叙述孔融被曹操逮捕一事。中外:指朝廷内外。②琢钉戏:一种小孩玩的游戏。了:完全。遽(jù)容:恐惧的脸色。③大人:对父亲的敬称。

《世说新语》中记录了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的故事。文中的孔融的儿子与元方都很年幼,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和孔融的儿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①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席:坐具、坐垫。②轩冕:轩,大马车;冕,大礼帽。

(选自《世说新语》)

说说文中管宁是怎样的一个人。

7.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魏武:曹操,他的儿子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后,追尊他为魏武帝。②行役:带有任务而跋涉路途,这里指代部队行军。

“望梅止渴”现在用来比喻什么?你如何看待文中曹操的做法。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①,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②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③商容④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②徐孺子:当时的名士、隐士,为人高洁。③式:同“轼”,指乘车时双手扶轼。④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孔子的老师。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仲举是一个怎样的人。

9.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谢公泛舟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①。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②,便唱使还③。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④。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⑥。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谢太傅:谢安。按:谢安在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时常和孙兴公、王羲之、支道林等畅游山水。盘桓:徘徊;逗留。泛海:坐船出海。②遽:惊惧、慌张③唱:提议。④神情:精神兴致。王:通“旺”。吟啸: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诞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⑤说:通“说”,愉快。⑥承响:承,应声。响,声音。

(1)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2)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用什么手法塑造这一形象的?

10.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任末好学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节

注:①笈:书箱。②庵:茅草建成的小屋。③刻:划。④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 门徒:一同求学的人。

(1)下列选项不能直接体现出任末好学的一项是(       )

A.学无常师,负笈不惧险阻。

B.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C.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D.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

(2)我国古代有许多像任末一样勤学苦读的故事,下列不属于勤学典故的一项是(        )

A.头悬梁锥刺股   B.凿壁借光        C.邯郸学步         D.囊萤映雪

11.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狼(蒲松龄)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竟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

(节选自《聊斋志异》)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瞰担上肉,似甚垂涎       白雪纷纷何所似

B.遂钩肉,翘足挂树间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C.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D.逡巡近之,则死狼也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仰 首 审 视 见 口 中 含 肉 肉 钩 刺 狼 腭 如 鱼 吞 饵

(3)请结合本文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一下这条狼的主要特点。

经典习题

一、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列子》)

(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①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舆:车。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牙∕善鼓琴         B.子猷∕问左右C.取子敬∕琴弹         D.月余∕亦卒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绝         (2)亡            (3)掷

3.翻译下列句子。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4.伯牙为子期而绝弦,子猷为子敬而摔琴,同样的举动,可以看出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看法。

二、阅读文言文后完成习题。

(1)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风流为一时之冠。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 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而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2)工草隶,善丹青。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

(选自《晋书·王献之传》,有删改)

【注】①容止:容貌举止。②殆:懈怠。③吉人:这里指优秀的人。④乌驳:黑色。

5.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1)俱诣谢安           诣:

(2)客问其故             故:

(3)徐呼左右扶出       徐:

(4)羲之密从后掣其笔     密: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

7.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 3 处)

桓 温 尝 使 书 扇 笔 误 落 因 画 作 乌 驳 犊 牛 甚 妙。

8.文章第(2)段主要写了王献之在书画方面的成就,写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9.文中的献之、徽之就是王子敬、王子猷,结合下面链接的《人琴俱亡》,说说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链接材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②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③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陈仲举:名著,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②豫章:豫章郡,郡的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县)。③主簿:官名,主管文书簿籍。④廨(xiè):官署;衙门。

16.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陈仲举言为士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有澄清天下之志/处处志之

C.群情欲府君先入廨/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D.席不暇暖/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17.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18.结合选文,说一说陈仲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论仁信

太宗谓侍臣曰:“《传》称‘去食存信’,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 房玄龄对曰:“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废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纣狎侮五常,武王夺之,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

(《贞观政要·卷五》)

19.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是   (        )

A.向能力行仁信。        行:施行。

B.甚有裨益。          裨益:好处。

C.“去食存信”的大意是“宁可失去粮食饿死也要坚持诚信。”

D.“废一不可”的意思是:荒废其中一种,也没有关系。

2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选文强调要以诚信立国。

B.项羽攻入咸阳后,因为“无信”,被刘邦打败。

C.选文举项羽和纣王的例子,正反对比,论证了仁信的重要性。

D.在今天,“仁、义、礼、智、信”对我们仍然很重要,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我们继承、发扬。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往。

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履;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王子猷、子敬: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王献之,字子敬,官至中书令。两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②扶凭:搀扶。当时贵族的一种气派是走路要由仆人搀扶着。③郗太傅:郗鉴太尉是掌管军政大权的官名。

2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徐唤左右(     )(2)门生归白郗曰(     )(3)咸自矜持(     )(4)因嫁女与焉(     )

27.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扶凭而出/学而不思则罔                B.任意选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因嫁女与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衣服焦然/并怡然自乐

28.请为文中的划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

29.翻译。

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

30.小明对魏晋名士风度赞不绝口,却也有些不理解,”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逸少的行为是否符合魏晋名士风度?请结合选文及你的阅读经验,解答小明的困惑并谈谈你对魏晋名士风度的理解。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甜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旁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子敬:王献之,官员。②顾辟疆:人名。③指麾好恶:指点评论,通“挥”。④伧:(cāng)粗野,鄙陋。⑤箸:通“著”,这里相当于“之于”。

3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径往其家                 (2)顾勃然不堪曰

3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闻顾辟疆有名园(       )     (2)值顾方集宾友酣燕(       )

(3)顾勃然不堪曰(       )        (4)怡然不屑(       )

33.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2)傲主人,非礼也。

34.《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本册教材中的《咏雪》选自《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上文则出自哪一篇?请你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A.言语     B.方正     C.简傲      D.轻诋

我选                           理由: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③,旁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④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⑤门外怡然不屑。(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子敬:王献之,官员。②顾辟疆:人名。③指麾好恶:指点评论。麾,通“挥”。④伧(cāng):粗野,鄙陋。⑤箸:通“著”,这里相当于“之于”。

3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值顾方集宾友酣燕        顾勃然不堪曰

以贵骄人,非道也        不足齿之伧耳

36.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A.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B.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C.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D.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37.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38.《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本册教材中的《咏雪》选自《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上文则出自哪一篇?请你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A.言语    B.方正     C.简傲        D.轻诋

…………

参考答案

趣味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故事或经典句子,把来源于其中的成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望梅止渴)

《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王献之)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蒱,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毕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管中窥豹)

《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肃然起敬)

《世说新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寻亦收至。(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鹤立鸡群)

《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冯怀)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埋于二家之表;立异于众贤之外。(标新立异)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专题15:课外文言文-人物篇-2023年暑假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趣味阅读 https://www.0516ds.com/53639.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