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南京卷)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51985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南京卷)

2023-06-09 中考 0 1,38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模拟试卷

备战2023年中考考前冲刺全真模拟卷(南京)

化学试卷

(本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的挥发              B.石蜡的熔化                C.食物的腐烂                 D.胆矾的研碎

2.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碳                                C.钙                               D.铁

3.下列物质能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

A.KCl                             B.NH4HCO3                    C.KNO3                          D.Ca3(PO42

4.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顶流”。“冰墩墩”的冰晶外壳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    )

A.金属材料                     B.天然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5.某同学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图所示,其中显碱性的是(    )

A.苹果汁                                                                 B.汽水

C.酱油                                                                     D.洗发水

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7.北斗三号卫星上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高精度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在元素周期表中铷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C.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                                          D.Rb+的核外电子数为38

8.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高能燃料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磁悬浮列车

D.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可用作气体肥料

9.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的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B.装置②可用作实验室制取氧气或氢气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C.装置④或⑤可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收集装置

D.装置⑥用于收集二氧化碳时,用燃着的木条在导管b处验满

10.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只有隔绝空气的作用                                     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D.升高水的温度,铜片上的红磷也会燃烧

1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焊锡和伍德合金的熔点不同,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组成不同

B.氖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是因为氖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是相对稳定的结构

C.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如果测定结果偏高,可能是因为红磷的量不足

D.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现象,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12.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高效绿色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一种氧化物

B.过氧乙酸中含有臭氧(O3)分子

C.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一氧化碳(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

B.碳酸钙(氧化钙)——高温充分煅烧

C.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14.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图①: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B.图②: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C.图③:将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中

D.图④:通电分解水

15.已知: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陈老师用图1所示装置研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前关闭止水夹和气泵,实验后打开止水夹和气泵),控制浓氨水的温度在t1℃、t2℃时分别采集数据,得到图2所示曲线1、曲线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到一段时间后三颈烧瓶中的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三颈烧瓶中的溶液电导率不断增大,说明H+与浓度不断增大

C.曲线1对应的浓氨水的温度高于曲线2,且三颈烧瓶中的溶液先变红

D.实验后用气泵将装置中的氨气吹扫至稀硫酸里充分吸收,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7

16.(10分)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Ⅰ、下表列出的是每100g某品种西瓜的主要营养素数据。

(1)“X”是指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

(2)“钙、铁、锌”中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Ⅱ、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塑料制品已被广泛应用。

(3)请指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各写出一条)。

①利:______。

②弊:______。

Ⅲ、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4)如图实验可用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a.将一定量的白磷浸入80℃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b.将一定量的红磷浸入80℃热水中,红磷不燃烧。

c.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d.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①c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

②对比a和d,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

(5)实验小组同学欲鉴别一氧化碳和甲烷两种气体,请设计实验并完成下表。

17.(7分)通过海水晒盐可得到粗盐。下图是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进行的三步操作:

(1)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

(2)上述A、B操作中均使用了玻璃棒进行搅拌,其目的分别是:A:_________。B:_________。

(3)经过C操作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_________(只写一条)。

(4)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氯化钠溶液,请用适当的化学方法把它们鉴别开,并完成实验报告。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8.(13分)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对于科学探测月球的金属资源方面意义很大。

(1)月球上存在天然的铁、铝等金属颗粒而地球上没有,原因是______。

(2)为验证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位同学设计了不同方案。

①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根据______现象,得出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小芳选择了光亮的铜丝、____________两种溶液(均写化学式)也验证出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镁和镁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若得到0.4g的氢气,理论上最少消耗铁的质量是多少?

19.(6分)以煤粉灰(主要成分为Al2O3、SiO2及少量Fe2O3等)为原料制取A12O3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

①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②煅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AlCl3·6H2OA12O3+6HCl+9H2O。

(1)“酸浸”步骤中盐酸与Fe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酸浸”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

(2)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名称)。

(3)“除铁”时发生的反应为FeCl3+3NH4HCO3=3X+Fe(OH)3+3C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写化学式)。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6

20.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E可用于金属除銹;F是胃液中含有的酸。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B的俗称:_________。

(2)A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E转化为F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1.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碱式碳酸亚铁【xFeCO3·yFe(OH)2】的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实验中每一步的吸收都是完全的)。

【查阅资料】

(1)碱式碳酸亚铁受热完全分解生成氧化亚铁、二氧化碳和水。

(2)氧化亚铁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会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称取4.83g碱式碳酸亚铁粉末放在装置B中,连接仪器。

(2)打开弹簧夹K,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装置C、D、E的质量。

(3)关闭弹簧夹K,加热装置B,直至观察到装置C中______,再打开弹簧夹K,缓缓通入空气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4)再次称量装置C、D、E的质量。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

在xFeCO3·yFe(OH)2,x:y=______。

【交流反思】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残留固体可能有氧化亚铁、四氯化三铁。

①残留固体可能有四氧化三铁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称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3.36g,通过计算得出残留固体为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解析】

A、汽油挥发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石蜡的熔化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食物的腐烂过程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胆矾的研碎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2.C

【解析】

人体内元素的含量的前五位元素是:O、C、H、N、Ga,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故选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南京卷) https://www.0516ds.com/5198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