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镇江卷)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9日
资源编号 51065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镇江卷)

2023-05-26 中考 0 70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合集

备战2023年中考考前冲刺模拟卷(镇江)

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面语段,把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面对大海,诗人哭了,诗人战栗(   )了。诗人发现自己以前除了在语言的池塘里沉迷和徘(   )徊,其实一事无成,现在,他终于看见了海,看见了辽阔和浩hàn(   )。天黑了下来,他看见了海的上空那无穷的星辰,也看见了自己内心无穷的星辰。在河流消shì(   )的地方,在大海的身旁,他看见了永恒与无限。

(选自李汉荣《奔跑的河流》)

2.默写。(8分)

(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鹏立志攀登农业育种高峰,决心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农作物种子,造福人类。(填杜甫《望岳》诗句)

(6)要毕业了,同学们喜欢把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给好朋友,以表达真挚的祝福之情。

3.阅读《水浒传》选段,并回答问题。(6分)

“话说(A)……,如何回转去见梁中书,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却待望黄泥冈下跃身一跳,猛可醒悟,拽住了脚,寻思道:“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比及今日寻个死处,不如日后等他拿得着时,却再理会。” ……(A)对曹正道,“王伦当初苦苦相留,俺却不曾落草,如今脸上又添了金印,却去投奔他时,好没志气。因此踌躇未决,进退两难。”

(1)选段中的A是_____________  (2分)

(2)A为什么要自寻死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为什么“脸上又添了金印”?(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①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7万余种,大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左右。②然而,由于过度开发、气候变化等因素,一些野生植物野外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亟待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③近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标志着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开发新的篇章。④今后,国家植物园将继续完善、建构“从种子到种子”的植物保护动态全过程,对生存受威胁物种、区域特有物种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进行有效保护。

(1)第①处语意重复,应把____________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___后添加____________。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互换位置。

5.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6分)

【材料一】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小希在作文里写道,我的父母都是“手机迷”,只要有空他们就会拿出手机玩。我叫他们跟我一起看书、画画,他们来了,总是心不在焉,忍不住看自己的手机。

(摘自《新华日报》)

【材料三】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92.3%的家长称教育孩子很难,“棍棒”教育受追捧、父母与孩子间交流不畅造成家庭“冷暴力”、教育投资不惜重金但重智力轻情商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三个突出表现。

(摘自《百度百科》)

(1)【材料一】的含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入初中后,小希不思上进,作业马马虎虎,成绩退步厉害,结合材料二分析可能出现此状况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就家庭教育给中国父母提两条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6分)

月下登金山  陈继信

江平秋万里,山静月三更。

仿佛寒烟外,瓜州有雁声。

北固山看大江   孔尚任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注释】铁瓮:铁瓮城,镇江城别名,言其坚固如金城,故名。

6.两位作者均在秋天游览大江风貌,前者观于月明之夜,后者观于_______。(2分)

7.两首诗都描绘了作者的想象之景。前者想象___________,后者想象___________。(用诗中语句回答)(2分)

8.两首诗怎样运用衬托的手法来写长江?写出了长江怎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3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①,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②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③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④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⑤,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释】①偏安:封建王朝苟安于一方。②惟:助词,无实义。③并日:两天合并为一天。④顾:只是。⑤“今贼”两句:指建兴六年,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变,牵动关中局势,以及在魏、吴边境附近的夹石,东吴大将陆逊击败魏大司马曹休两事。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躬耕于南阳(       )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3)固知臣伐贼(       )                 (4)今贼适疲于西(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乙】文段都在向皇帝强调要北伐,其共同理由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诸葛亮忠于君主,勤勉国事,【甲】文段表现在____________,【乙】文段表现在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0分)

让事业激励人才   马祖云

①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践证明,推进事业、谋划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雄厚的人才实力。新春已至,许多行业在聚才引才兴才上出真招实招,为虎年的奋斗铆劲蓄力。

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无论是回溯历史还是观照现实,干事创业离不开人才,成就伟业更仰赖于大批人才涌现。与此同时,人才成长也离不开事业所提供的舞台。事业与人才,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③,。志存高远的优秀人才,往往拥有澎湃的家国情怀、远大的理想抱负,自觉将报效祖国与实现人生价值紧密联结在一起。伟大的事业具有强大吸引力、感召力,让天下英才同向汇聚。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愿景,吸引着朱光亚、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投身祖国建设。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召唤黄大年等优秀科学家坚定理想追求、矢志科技报国。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为发挥才智、绽放光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各类人才奔赴干事创业的星辰大海,成就了“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的气象。

④事业如沃土,孕育培养人才。人才如粒粒种子,事业似广袤沃野;种子离不开土壤,向上生长需要悉心栽培。厚植事业发展的土壤,遍洒阳光雨露,才能更好助力人才成长。“两弹一星”事业,培养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等众多科技领军人才;“北斗”全球组网,孕育出大批80后、90后青年人才;载人航天工程,造就了大量专门人才。纵横的现代交通网络,震撼的大型基建工程……成就的背后,是一批批优秀人才的接力奋斗、茁壮成长。如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正值人才辈出、尽显其能的伟大时代。

⑤事业似熔炉,考验锻造人才。A艰苦创业的环境,磨砺出无数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B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C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多少崇山峻岭需要跋涉,有多少风险挑战需要攻克,有多少矛盾难题需要破解。D干事创业往往意味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也是淬炼能力、增长才干的过程。李保国不求名利、不畏辛劳,把科技成果和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毛相林敢向绝壁要“天路”,成为带领群众脱贫的时代楷模;黄文秀回乡奉献,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不凡的征程、艰苦的创业,历练着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时代英才。

⑥“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深刻理解人才发展与事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人才与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必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为团结奋斗、同心筑梦汇聚磅礴力量。

(选自2022年2月9日《人民日报》)

13.如何对待人才,本文与《马说》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文章思路为第③段空缺处补写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刘同学诵读第④段时心潮起伏,情不自禁叹道:“逆境展示奇才,顺境隐没英才。”小刘同学在此处联想到这则名言是否恰当,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⑤段画线句子顺序错乱,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句首字母排序)(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6分)

士兵突击(节选)

兰晓龙

①三个人(指伍六一、成才、许三多)多少是振奋了一下,他们超过了那两名已经油尽灯枯的士兵,一口气把人拉下了几十米。那个终点已经只是八百来米的事情了。

②槲树林中忽然跑出一个跌跌撞撞的士兵,摔倒在袁朗(队长)的脚下,那是第一个到达的士兵,医护人员立刻上前救护,三个人的步子一下慢了下来,互相对望了一眼,伍六一又开始挣扎,这回他的挣扎接近于厮打,一下狠狠地甩开了两人。

③“就剩两个名额了!你们还拖着我干什么?三个人!只要三个人”!两个人呆呆地看着伍六一,身后两名士兵正缓慢但固执地赶了上来。

④成才忽然掉头就跑,往终点奔跑。许三多却看也不看跑去的成才,他将背包背在身子前边,抢上来抓住伍六一,他不想丢下他,他要背着他走。伍六一强挣着就是不让,但那条腿已经吃不上劲了,大半拉沉重的身子被许三多架在肩上。许三多拖着伍六一,向终点做拼命的冲刺。由于负重过多,许三多慢得出奇,他一步一步地往前冲着。伍六一不敢再挣了,他一只腿竭力地往前蹦着,因为现在的速度很重要,他得为许三多想点什么。⑤后边的那两名士兵,慢慢地超过他们了。伍六一受不了了,又开始愤怒地吼了起来:“他们超过你了!放开呀!你又要搞什么?还想在那空屋里做看守吗?……”伍六一的声音里都有哭声了。前边的那两名士兵,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⑥成才已经到达了槲树林终点,那股子猛冲的劲头让他几乎撞在了袁朗的身上。精疲力竭的成才没有倒下,他立刻转过身看着战友:“许三多快跑!许三多, 你加油啊!”

⑦袁朗意味深长地看看他,又看看远处的许三多和伍六一,他的眼神里充满了一种钦佩。对于那还在争夺中奔跑的四个人来说,这剩下的几百米简直遥不可及。

⑧成才已经到了!只剩下一个名额了!你看见没有?!”伍六一望着绿意葱葱的槲树林对许三多说。许三多根本就没抬头看,他的力气依然用在对伍六一的拖拉上。“只剩一个名额!你把我拖到也不算!脑子进水啦!”“加把劲……再加把劲! ”

⑨伍六一盯着那张汗水淋漓的虚脱的脸,恍然大悟:“我知道你要干什么了?你想拖着我跑到头,你自己装蛋趴窝是不是?”许三多还是没吱声,他只管脚下使劲。伍六一想突然挣开他,却发现横担在肩上的一只手臂简直已经被许三多的手掐到了肉里。

⑩“蠢货……你不是笨是蠢了……我用得着你施舍吗?……我会去告你的!……你放开……求你放开……到嘴的馒头我们都不吃,现在为什么干这种事?”伍六一已经哭了。“跑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着……最后这一下……我帮一下,又算什么?”伍六一已经完全没力气可用了,他只能看着许三多往前一步步挣扎。伍六一本来是狂怒加无奈的眼神也慢慢平和下来,他说:“许三多,咱们是朋友。”

⑪近在咫尺的砰的枪响,把许三多吓了一跳。伍六一手中的信号枪还在冒着烟, 信号弹正缓缓地升上天空。伍六一一痛一拐地高举着双臂,向着终点挥舞着,他说:“我跑不动了!我弃权!”他真的是跑不动了,刚走出两步,便轰然倒地。救护车是随时准备的,几名卫生兵已经发动汽车过来了。

⑫许三多呆呆地看着伍六一。位六一瞪着他,挥着拳头喊着:“跑啊!许三多!” 许三多掉头开始他的最后一段狂奔。那领先的两名士兵意识到了身后的威胁,也使出了最后的力气狂奔了起来。许三多喊叫了,他在喊叫中开始了不可能的加速,第一次加速就超过了那两人。一个被超过的士兵终于丧失了信心,在许三多超过他的同时摔在地上。然而,他那位战友却不管不顾地回身拉起了他。许三多仍在喊叫着,喊叫声中救护车与他交错而过,喊叫声中许三多的声音将所有人的声音淹没,喊叫声中许三多刚流出的眼泪被风吹干,他在喊叫声中跨越了终点。

⑬成才欢天喜地地跑过来,他想与许三多拥抱。许三多抬起头,那双眼睛里的冷淡让成才愣住了。许三多回头看着刚刚跑过的路,他看到那两名士兵正互相地搀扶着跨越终点。远处的伍六一已经被卫生兵用担架抬上救护车。伍六一笑得像个大男孩一样,向这边不停地挥手。

17.根据故事情节,以“伍六一”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填空。 (4分)

开端:看到第一个士兵到达终点,伍六一挣扎甩开成才和许三多,催他们快走。

发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看到许三多赢得最后一个名额,伍六一开心地向他挥手。

18.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简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许三多拖着伍六一,向终点做拼命的冲刺。(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伍六一本来是狂怒加无奈的眼神也慢慢平和下来,他说:“许三多,咱们是朋友。”(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伍六的心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不抛弃、不放弃”是小说《士兵突击》宣扬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极振奋人心,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50分)

21.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lì  pái  瀚  逝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战栗,形容竭力克制因过分激动而引起的颤抖或因恐惧、寒冷而颤抖、发抖、哆嗦。栗,读lì;

②徘徊,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徘,读pái;

③浩瀚,读hào hàn。本意为水盛大貌,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

④消逝,读xiāo shì。指慢慢逝去,不再存在;消失。

2.洪波涌起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屋舍俨然     学而不思则罔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洪波、宫阙、俨然、罔、凌、婵娟”等字词容易写错。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镇江卷) https://www.0516ds.com/51065.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