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苏州卷)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9日
资源编号 51053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苏州卷)

2023-05-26 中考 0 2,19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合集

备战2023年中考考前冲刺模拟卷(苏州)

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2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答题。(6分)

2022年2月13日,在渡过寒假到校报到后,学生们整理好书包,早早地进入了梦乡。次日凌晨突然接到通知: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统一布署,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暂缓开学。2月14日开始,我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面进入居家在线学习阶段。在线上学习期间,广大教师坚守岗位,认真教学,变身“网络主播”;学生停课不停学,积极参加直播互动,坚持做好自身防护;“大白”和志愿者们则不分昼夜,无(xiá)____顾家,忠实守护着我们的岁月静好。经过全区上下不懈努力,使初一年级终于在512日返校上课。这一天,大家心潮澎(pài)____,好不开心,因为终于又能见到久违的老师和同学。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无(xiá)________   ②澎(pài)________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下列对文段中画线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全区上下不懈努力,使初一年级在5月12日终于返校上课。

B.经过全区上下不懈努力,初一年级终于在5月12日返校上课。

C.在全区上下不懈努力下,使初一年级终于在5月12日返校上课。

D.全区上下不懈努力,初一年级终于在5月12日返校上课。

2.根据语段语境,完成默写。(8分)

苏州疫情突发。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定生活,无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彰显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实际上,家国情怀自古以来便以诗文形式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国人内心深处:范仲淹《岳阳楼记》中“(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出为国家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下人民幸福出力的远大政治抱负;苏轼(3)_________________(篇名)中“(4)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达诗人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5)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表明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7)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别云间》中以铮铮誓言“(8)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活动·探究“戏曲天地”

昆曲,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珍品,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一带,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城区的平江路,以活的动态的形式来展览昆曲艺术,吸引了大批游客。现在,你和小昆结伴前去游览这所博物馆,感受昆曲的魅力。

3.在昆曲博物馆,一位外国友人对《山门》这部折子戏很感兴趣,你想给他做些介绍,以下最符合情景的说话顺序是(  )(2分)

①互留地址          ②介绍名著《水浒传》          ③介绍昆曲知识

④与对方互打招呼    ⑤讲述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

A.③①②⑤④                                              B.④③⑤②①

C.③①④②⑤                                              D.④②⑤①⑧

4.在昆曲博物馆的留言板里,你看了一句有意思的话“活在当下,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的主角”,触发了你对戏曲与生活的思考,你也准备写一句有意义的话。(运用一种修手法)(4分)

 

第二部分(60分)

(一)名著阅读

少平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这天他哪里也没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本书。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

(选自《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5.写出让少平着迷的这本书的书名。(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本书后,少平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请结合保尔·柯察金的某一段经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少平渴望走进书的世界,获取苦难日子里的精神动力。请你从下面的作品中选择一部推荐给他,并告诉他推荐的理由。(3分)

A.《红星照耀中国》      B.《红岩》      C.《艾青诗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枝词

刘禹锡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注】①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州任刺史。他非常喜爱民歌《竹枝词》,于是写了十一首,这是其中一首。②縠文,是绉纱似的皱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第一、二两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描写了瀼西之景。

B.“江上朱楼新雨晴”中的“朱楼”一语双关,既指朱红色楼,也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

C.“瀼西春水縠文生”中的一个“生”字,写出了和风送暖,瀼西春水泛起细微的波纹。

D.诗歌前三句写景,最后一句写人,全诗有声有色,动静配合。

9.“桥东桥西好杨柳”中的“好”字用得妙在何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诗所写为夔州瀼西之地,此地就是作者后来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起的让他二十三年弃置身的“_________________”。但从本诗“人来人去唱歌行”中我们却能感受到作者在当地的风俗生活中也获得了快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_________________,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中向我们也展现出了相似的风俗生活。(填写古诗文名句)(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治大风方

苏轼

钱子飞有治大风方,极验,常以施人。一日梦人自云:“天使以此病人,君违天怒,若施不已,君当得此病,药不能愈。”子飞惧,遂不施。吾以为药有效者,则是天不能病。子飞不察,为梦所胁若余则不然荀病者得愈愿代受其苦。家有一方,能下腹中秽恶,在黄州试之,病良已。今后当常以施人。

(选自《东坡志林》,有删改)

【注】①大风:一种风疾。

11.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句中的加点词。(2分)

12.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A.在黄州试之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何陋之有                            D.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

1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若 余 则 不 然 苟 病 者 得 愈 愿 代 受 其 苦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飞不察,为梦所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德馨”是古代文人的共同追求。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刘禹锡和苏轼“德馨”的具体表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最早由美国风景园林师罗伯特·泽恩于1963年5月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提出,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城市中的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都是身边常见的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良好补充,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口袋公园”,不仅盘活了碎地块、闲置地,增加了城市的“绿度”,也拓展了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口袋公园”,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②记者考察了市内部分“口袋公园”,发现有口袋公园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中藏着烟头、包装袋、饮料瓶,堆满被淘汰的桌椅、组合柜、沙发,植被因虫害、水土不服而枯萎,照明不足致使居民没办法晚上活动……这些现象,说明个别“口袋公园”依然存在卫生环境差、绿化管护不到位等问题难题。甚至有的地方只规划了用地,却没有座椅、公厕等配套设施,“只能看、没法用”,既浪费又让人尴尬。

③“口袋公园”考验着一个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品质,建好更要管好、维护好。比如,建立完善管护制度,加强日常巡查管理;探索推行口袋公园园长制、志愿服务等管理模式,责任到人。此外,还要注重开展持续的宣传教育,让居民主动去珍爱城市留白空间,杜绝不文明行为。

材料三

④公园是缓解繁忙拥挤的都市生活对人造成不良影响的重要场所。这种缓解作用是通过将原始、自然的环境引入城市,提供人与自然亲近的机会,从而成为人们逃离现代都市喧嚣、释放压力、缓解精神紧张、实现精神康复和体力再生的地方。而口袋公园,正是基于解决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人们对休憩环境的需求而产生的。

⑤北京王府井街道口袋公园,设计师采用“墙上痕”、“树下荫”的北京寻常的细部,在建筑实践中复辟关于旧城的记忆。这种立足文化的主题设计为口袋公园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成为当前“口袋公园”设计的风尚。该公园将北京传统建筑中的砖墙作为图像提取的对象,翻转砖墙的构造、得到砖缝的负形,借此复原存留在北京人脑海中的,儿时对古老砖墙在阳光照射下的明暗、光影变化的印象。“墙上痕”提示出的情景,是对消失的胡同与四合院的留恋,并兼顾了当代性的观念表达。

材料四

⑥口袋公园中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性质的空间承载。由于活动性质的不同,这些功能空间应相对独立,同时又相互联系。这些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界定就是功能分区。为了避免各种活动相互的交叉干扰,在口袋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应因地制宜,根据各项活动和内容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功能区,比如入口区、安静游览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绿化区等。各区域划分应该遵循舒适原则、便捷原则和主次原则。比如安静游览区应该设计在远离人群的区域,绿植以乔木和灌木间种,有助于形成舒适的空间。儿童活动区要注意场地可达性,一般靠近居住区域。布局灵活多变,设置沙坑、画板等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儿童游戏活动的需要。文化休闲区很多时候是口袋公园的核心片区,其建筑、园艺是口袋公园的主体,大多数规划在公园的中心区域,是游览者主要活动场所。

(综合《姑苏晚报》、《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北京晚报》等信息)

16.小高认为建设口袋公园浪费资源、没有意义。如果你是小新,在阅读了上面的材料后,你会对小新怎样劝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高新区要建设口袋公园,请你给建设部门提出中肯的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高家周边要建设一个“口袋公园”(如下图),其中规划了一处供小朋友活动的区域,你觉得该区域应该规划在图(二)的哪一处,并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味道

燕利

①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像男人一样抽烟,喜欢盘腿坐在床上,嗓门粗大,说话的语气总像跟人吵架。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母亲身上的味道,又酸又臭,稍微靠近一些,便熏得我头晕恶心。后来我知道,母亲是有狐臭。都说狐臭会遗传,我却没有,反而对气味格外敏感。这使我在懂事之后,便开始远远地避开母亲。

②我10岁那年,父亲在为人盖房时从二楼摔下来去世了,从此,母亲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一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里蹚来蹚去。每天晚上,对采收摊回来,人都会累成一摊泥。我给母亲温一盆洗澡水, 洗好碗后便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可是最终还是被母亲喊出来给她搓背。母亲的身上又添了浓烈的鱼腥味,和着难闻的狐臭味,我几乎无法呼吸,胡乱搓几把,便逃也似地离开。

③那年冬天,因为城市改造重建,那个菜市场被拆除,母亲失业了。母亲的失业,意味着这个家失去了最坚实的支撑,也意味着我的大学梦将成为一个泡影。那些夜里,母亲似乎一直在咳嗽,有一次,我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我走到母亲的房前,房门虚掩着,母亲背对着我在擦父亲的照片,我听见母亲对着照片说:“……真真这丫头从小心气就高,我不能把她给耽误了……”

④我站在门外,心突然又酸又软,泪水成串地滴落下来……

⑤母亲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赶到医院,拖地板,洗马桶,在八点之前,要把整幢楼的卫生全部打扫完毕。这份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母亲却做得很开心。她身上的味道越来越复杂,有时是刺鼻的消毒药水的味道,有时是清洗剂的淡淡香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母亲身上的狐臭味越来越淡,到后来,我竟闻不出那种气味了。

⑥后来,我如愿以偿,考进北京读大学。每隔一段日子,母亲准时寄钱和信来,总是说让我安心念书,说自己很好……薄薄的信纸上,仍然是母亲特有的复杂味道。大二的寒假,我回家过春节,在小城下车,已经是夜里十点。地上铺着厚厚的雪,寒气逼人。(批注一:这处环境描写值得推敲:)(1)我走出车站,搓着冻僵的双手,疾步往家赶。刚出车站,就听见一声 熟悉的吆喝:“烤红薯,香甜的烤红薯……是那个我一直听了二十年的口音。我慢慢走过去。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一迭声地问我:冷吗?累吗?甜吗?(批注二:这一处的人物描写非常传神:)(2)母亲身上满是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很浓很浓的香味。

⑦那夜我帮母亲推着车一起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母亲说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医院的活人家不让做了;母亲说一斤烤红薯能挣三毛钱,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母亲还说,我有钱,你在学校一定不能替我省钱,要吃好……

⑧我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和迟缓的步履。什么话都说不出,汨悄悄地模糊了双眼。

⑨研究生毕业后,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那个小城,母亲很歉疚:都是我,不然你留在北京发展多好。咱这小城,委屈你了。 我笑着跟母亲开玩笑说,北京再好,没有妈妈,也是一座空城。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⑩回家以后,帮母亲洗澡,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当这时,母亲身上的狐臭味、鱼腥味、汗酸味、香烟味、消毒水味、烤红薯味、油烟味——那些为了养活一个家而产生的味道,此刻全都消失殆尽。

⑪我闻到的,是芬芳的香味,那种淡而舒缓的芳香,才是母亲真正的味道。

(《青年文摘·绿版》2007.9,有删改)

19.父亲去世后,母亲为了撑起这个家,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批注可以是用简洁的语言、巧妙的角度对文章的相关句子进行赏析。请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把文中两处划横线部分的批注补充完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第④段和第⑧段都写到“我”落泪的情形,两次落泪的原因相同吗?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语和小文读完选文后,对第①段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对话。(4分)

小语:“我觉得第①段应该删去,因为这一段写得都是母亲的缺点,比如_________、2______,这与下文写的母亲形象不一致。”

小文:“我觉得不应该删去,虽然写的是母亲的缺点,与后文有反差,但这是用了3______的手法,为下文4________。”

23.《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终于真正理解了母亲的用心,开始“好好儿活”,选文中的“我”最后是否理解了母亲呢?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60分)

24.作文。(60分)

生活中总会有些事在你的记忆里留下痕迹,这些事情或让你开心,或让你痛苦,或让你欣喜,或让你悲伤……

请以“让我______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20分)

1.(1)     暇     湃   (2) 渡     度     布     部    (3)B

【解析】(1)xiá——暇,无暇:没有空闲。

pài——湃,澎湃: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2)渡过——度过,意为:让时间在工作、生活、娱乐、休息中消失。

布署——部署,意为:安排;布置(一般用于大的方面)。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既有“经过”又有“使”,导致句子没有主语,去掉“使”即可。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苏州卷) https://www.0516ds.com/51053.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